一、频谱分析仪Zero Span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儒[1](2021)在《基于新型二维材料光调制的全光纤脉冲激光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一个光的时代,在众多光学领域中,光纤激光技术是发展最为迅速而且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光纤激光应用领域涵盖了工业加工、医疗、光通信以及国防等众多方面。光纤激光器具有独特的细纤芯和双包层结构,使得谐振腔内部具有强烈的非线性效应,如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等,这使得脉冲光纤激光器可以作为一种探索不同调制方式产生脉冲及其动力学过程的理想研究平台。光纤激光器在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作用下产生了众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如光孤子、束缚态孤子、怪力波和方波脉冲等,研究这些物理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深入理解光纤激光器中的超快动力学有着重要意义。2004年研究人员成功地利用机械剥离方法制备出单层石墨烯,自此打开了探索二维材料应用的大门。由于二维材料具有与块状同类物质大不相同的光学、电子和机械特性,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其低维特性以及独特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目前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制作高效、紧凑、宽带调谐的光电和光子器件,例如宽带全光调制器、光频率转换和脉冲激光产生等。近年来,一些带隙易于调节的新型二维材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如三元素过渡金属硫化物和过渡金属碳化物。本论文利用新型三元素过渡金属硫化物钼硫硒(MoSSe)和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s)可饱和吸收体,以近红外光纤激光器为载体,研究了不同调制技术下的脉冲输出特性。并且探索了基于不同种类的MXenes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饱和参数的饱和吸收体对输出脉冲类型的影响,深入地研究了光孤子、束缚态孤子及谐波锁模和方波脉冲的产生机制,对于进一步拓宽基于二维材料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应用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机械剥离法制备出MoSSe可饱和吸收体,并将其插入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稳定的1532.2nm和1532.8 nm双波长被动调Q脉冲输出。当泵浦功率从167 mW增加到350 mW时,重复频率从50 kHz增加到90 kHz,脉冲宽度从2.81 μs减少到1.78 μs。最大单脉冲能量为257 nJ,峰值功率为145 mW。信噪比为50 dB,表明基于MoSSe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掺铒光纤激光器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MoSSe相比于双元素过渡金属硫化物抗损伤阈值较高,可以作为高能量脉冲光纤激光器的潜在候选材料。此外我们将一种新型的声光晶体器件—α-BaTeMo209(α-BTM)应用到掺镱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重频10-50kHz的调Q脉冲输出,在重频为10kHz,泵浦功率为410mW时获得了最窄为167 ns的脉冲,对应的最大峰值功率为1.66 W,为光纤激光器提供了一种性能优异的声光器件。2、利用机械剥离法制备出V2CTx和Ta2(CTx纳米片,并将纳米片与锥形光纤相结合,使用光沉积法成功制备了 V2CTx和Ta2CTx可饱和吸收体,搭建了 Z扫描系统对V2CTx和Ta2CTx纳米片进行了非线性光学表征,大的非线性系数被证明有利于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并且还利用Ⅰ扫描获得了可饱和吸收体在1.0μm和1.5 μm的饱和参数。将其应用到掺镱和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分别实现了耗散孤子和传统孤子锁模脉冲输出。同时分析了 Kelly边带和耗散孤子陡峭沿光谱的形成机制。3、利用磁控溅射沉积法分别制备了 W2C纳米片和基于锥形光纤的W2C可饱和吸收体,利用开孔和闭孔Z扫描技术对其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率进行了表征,同时搭建Ⅰ扫描系统测量了饱和吸收体在1.0 μm和1.5μm处的参数,W2C可饱和吸收体在1.5 μm处调制深度仅为2.1%。将基于锥形光纤结构的W2C可饱和吸收体应用到较长腔长的掺铒光纤激光器中,成功实现了多孤子脉冲。在泵浦功率增加过程中,孤子脉冲数目由9个增加到最多36个,因为相邻脉冲间隔不固定,实验中实现的是松散型束缚态孤子脉冲,研究表明峰值功率钳制效应在孤子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饱和吸收体大的非线性系数,小的调制深度以及激光器较长的腔长均有利于多孤子脉冲的产生。此外利用Ta2CTx可饱和吸收体在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最高阶数为6阶的谐波锁模,Ta2(CTx可饱和吸收体在1.5 μm处的调制深度为4.5%,在色散波和增益损耗及恢复的作用下实现了谐波锁模运转。4、利用磁控溅射沉积法分别制备了 Nb2C纳米片和基于锥形光纤的Nb2C可饱和吸收体,搭建了 Z扫描和Ⅰ扫描系统对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在1.0 μm和1.5 μm波段观察到了反饱和吸收效应,该效应被证明有利于方波脉冲的产生。将饱和吸收体分别插入掺镱和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方波脉冲输出,脉冲宽度从0.652 ns到1.616 ns和从0.33 ns到2.061 ns可调。此外搭建了非线性偏振旋转和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光纤激光器,除了在2.0 μm波段均实现了方波锁模脉冲输出。通过实验对比进一步得出结论,反饱和吸收效应在将双曲正割形脉冲整形为方波脉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掺铥非线性放大环形镜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 h型脉冲输出,其特性产生机制与方波脉冲相似。
王澈[2](2021)在《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行业飞速的发展,电子行业对电子测量仪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测量仪器朝着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的方向不断发展着。为了满足不断提升的指标,测量仪器往往功能单一、体积庞大,不能适用于多样复杂的测试需求。可能需要多台仪器的配合使用,才能实现一套系统的完整测试,测试环境搭建非常麻烦。本文以市面上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为基础,结合测试环境分析功能需求,本着小体积、低功耗、多功能的思路设计了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该模块同时具备射频信号的接收及频谱分析功能、射频信号的生成及发射功能和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这三种功能互相关联,可以搭配使用也可以独立工作,使测试过程更加便捷、快速、全面。整个模块的硬件可拆卸重组,根据需求重新组装,便于携带、便于维修,大大提升了测试仪器应用的范围。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在基于高度集成化和功耗最低化的基础上设计了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的总体方案架构。2、研究射频信号接收、发射,以及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案,并针对这三种功能分别设计硬件电路。3、设计基于AD9361单芯片零中频收发模块的硬件电路,并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搭建外围电路;设计基于AD9361的增益控制系统,并根据硬件总体方案完成系统电源模块设计。4、分析三种不同功能的需求,分别对频谱分析仪、射频信号发生器、矢量网络分析仪三个模块进行数字逻辑模块的设计。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具备射频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射频信号发射功能、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的综合测试模块。该模块能发射100MHz~3GHz的射频信号,可以代替简易的信号源使用;该模块也能对100MHz~3GHz的信号做频谱分析,代替简易的频谱分析仪使用;该模块还能对被测件在100MHz~3GHz频段内进行网络参数分析,能够发挥简易的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作用。
肖倩[3](2021)在《宽带信号收发模块驱动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仪器仪表行业的日臻成熟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仪器国产化的趋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此过程中,需求更新、配置升级以及设备模块化等场景下的仪器替换,将不可避免地致使用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仪器现有软件程序进行或重复或过度的二次开发,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国产仪器的良性发展,可以预见的是,仪器驱动程序良好的可复用性和可互换性将成为未来仪器高速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本课题所设计的驱动程序依托于某型宽带信号收发模块,该模块具有射频信号产生及发送和射频信号接收及分析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射频测试领域。本课题针对此款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依照IVI技术规范标准,对其仪器驱动程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一套符合要求的仪器驱动程序。本设计的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仪器驱动的设计与实现。本设计使用的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不属于已有的任何一类,根据本模块的主要功能,遂采用射频信号发生器类和频谱分析仪类仪器规范。仪器驱动器内部采用分层设计,以提高代码的简洁性,增强代码的逻辑性,减小软件模块间的耦合性,提高模块的内聚性,方便了后续驱动软件的重用和升级。2.宽带信号收发模块关键参数的校准。为保证模块性能,通过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找到需要进行校准的关键性参数,并针对性地设计校准方案,以及后续校准参数的调用方案。3.宽带信号收发模块仪器驱动的测试与验证。通过Lab WindowsTM/CVI平台开发了测试界面,方便对模块仪器驱动的功能和性能进行相应测试和优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设计完成了宽带信号收发模块驱动程序的开发,同时通过测试界面实现了软硬件的联调,也实现了对模块接收通道和发射通道驱动程序的调试和验证。整机调试的结果表明,本课题所设计的驱动程序完全满足模块预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谌艺然[4](2020)在《LTE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研究》文中指出基站在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同时也会产生电磁辐射,随着基站数量不断增加,基站电磁辐射准确预测与评估变得非常重要。在当前正在运行的基站中,LTE基站是占比最大的移动通信基站,分为FDD-LTE基站与TD-LTE基站两大类。同时基站电磁辐射暴露水平与其承载的业务流量特性息息相关,传统的基于业务流量基站电磁辐射预测方法,其业务流量模型主要采用泊松分布,但近年来随着数据业务不断增长,业务流量很难用泊松分布进行描述,很难对LTE基站电磁辐射进行准确预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工作如下:(1)对于FDD-LTE基站,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批到达业务流量模型的FDD-LTE基站电磁辐射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FDD-LTE基站不同下行物理信道的时频资源分配机制,结合批到达排队理论,分析同时占用子信道个数的随机特性,建立了PDSCH信道时频资源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同时给出了PDCCH信道与其他固定发送信号时频资源利用率的计算方法,最后根据下行总时频资源利用率预测基站平均电磁辐射水平。在一天不同时段,本文分别对基站时频资源利用率的理论计算值和电磁辐射预测值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得到的时频资源利用率和电磁辐射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率分别为8.82%和5.24%,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对于TD-LTE基站,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尾分布业务模型的平均电磁辐射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数据业务分组到达的重尾分布特性,建立了基于重尾分布业务流量模型的基站平均发射功率计算方法,将移动网络流量与基站电磁辐射暴露水平进行了理论关联,并结合弗林斯传输公式,得到了视距上不同位置的基站平均电磁辐射强度。本文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对基站视距方向上不同距离的平均电磁辐射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得到的电磁辐射预测值与实验测量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率为4.2%,表明该方法能准确预测TD-LTE基站平均电磁辐射。
尤金权[5](2020)在《一种多频段软件无线电射频前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于上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了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的概念,相较于传统接收机利用模拟电路来实现信号的接收功能,新提出的概念则更希望在数字域上实行各种功能。由于ADC/DAC转换速率和FPGA/DSP数据处理速度受到器件工艺水平的限制,现有的软件无线电设备还无法彻底的舍弃射频前端模块。随着时代发展,前端电路不仅需要能够完成各种频段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工作,还需具有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多方面的特性,使用单片ADC完成多种频段信号的接收,或者在单一电路板上尽可能多的接收各种功能频段信号,这些方面的工作都对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介绍了本文主要的工作。在研究前人提出的软件无线电平台架构的基础上,分别对超外差式结构、零中频结构、低中频结构以及宽带数字直接采样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个常见结构的优缺点,并对射频接收链路的一些主要参数进行了说明,如灵敏度、噪声系数等。本文希望能够接收三个频段的信号,分别是1258.291278.75MHz、24002440MHz和82508450MHz。在设计上,通过射频直接带通采样的方式,在同一条链路上完成1258.291278.75MHz和24002440MHz频段信号的接收;通过较为传统的外差式结构,利用两次模拟下变频链路完成82508450MHz频段跳频信号的接收。其次,针对项目要求,对相关芯片进行选型,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功分器等,并对设计出的射频前端链路的增益、噪声系数等多个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并通过ADS软件对射频前端链路方案分别从频率选择性、链路增益以及链路噪声系数等多方面进行了指标验证,验证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几乎一致,满足项目指标要求。接着,介绍了链路中一些关键器件的设计,如低噪放的级联设计,避免了多个低噪放之间的级联自激;如频综模块的设计,利用两片锁相环芯片分别产生链路所需要的本振信号;如自动增益模块的设计,利用两片压控增益芯片的级联完成最大增益71dB的自动增益模块的设计。并利用Cadence软件设计出了原理图和PCB电路板。最后,论文对多频段射频前端链路的各组件和总体进行了硬件上的测试,验证了设计的链路基本能够达到系统指标要求。
曹艺[6](2019)在《800MHz TETRA数字集群基站测试与不确定度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无线通信因为使用方便快捷,如今已经成为主流通信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前的无线通信类型越来越多,因此对频谱资源的占用更加广泛。这导致在相邻频率范围内,不同的设备之间的干扰越来越严重,因此作为无线电管理单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对无线电设备进行监管。为了降低工作量,提高现场测试的工作效率,本文设计了一种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频谱分析仪、数字信号源等测试仪器仪表实现对TETRA数字集群基站射频指标的自动测试。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数字集群基站测试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开发自动测试系统解决的解决方案。其次讨论了通信领域自动测试的相关技术和理论。在介绍通信自动测试系统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仪器仪表控制总线(GPIB),研究了控制仪表的SCPI标准指令集,讨论了VISA函数库相关内容,并结合程序开发实例进行讨论。着重对自动测试系统总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自动测试系统硬件部分总体结构、参与自动测试的硬件单元以及连接方式。讨论了自动测试软件部分总体结构,将其分为控制界面、自动测试程序以及测试数据写入和读取三部分单元。设计各个单元的功能以及接口方式。分析了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构成及运行流程。在总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800MHz TETRA基站自动测试系统程序设计。分析了TETRA基站自动测试项目、使用设备以及系统连接。根据SCPI标准指令集与VISA函数库的基本内容,编写了各个测试项目的自动测试程序,并给出了自动测试结果。最后根据实际工作总结,分析了TETRA基站测试中宽带噪声和杂散发射测试难点,并给出解决方案。完成该自动测试系统部分测试项目不确定度分析。在分析射频测试不确定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讨论了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以及合成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并构建了不确定度数学模型。根据该测试系统的具体情况讨论了不确定度的相关计算,并给出本自动测试系统的不确定度规则表。
杜兆凯[7](2019)在《基于FFT的便携式频谱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频谱分析仪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教学科研、军事国防等领域,特别是便携式频谱仪,因其便于实时监测某些特定频段的频谱信息,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无线电监测、精密仪器生产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深入分析了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设计了基于优化混频器的数字下变频系统,提出了基于自适应FFT的频谱计算算法并利用软件实现,最终实现了便携式频谱分析仪。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数字下变频数据处理过程中功耗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优化混频器的数字下变频系统。通过把混频器并入到抽取滤波器组,重新布局FPGA硬件资源的分布,减小了功耗。(2)针对单一基数计算信号频谱时速度慢、使用不灵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FFT频谱计算算法。通过融合多种基数并加入选择判断机制,自动选择计算量最少的基数进行频谱计算,加快频谱计算速度,提高了频谱显示的实时性。(3)利用提出的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定制类便携式频谱分析仪。通过与标准频谱仪的功耗和频谱刷新时间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机在功耗和时间上的优势。
郑利洋[8](2019)在《基于业务传输间隔分布与天线构造方式的手机电磁辐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在使用各种业务的同时,也暴露在移动终端电磁辐射之下。由于不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数据传输特性不同,导致手机的无线信号发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使用不同业务时,手机电磁辐射变化很大。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于手机电磁辐射强度的预测主要考虑天线特性和路径损耗,无法准确预测手机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的平均电磁辐射暴露水平。另一方面,对手机电磁辐射的人体吸收研究主要通过天线本身的辐射特性进行仿真,没有考虑智能手机天线的构造方式对手机电磁辐射传播环境的影响,导致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传输间隔分布的手机平均电磁辐射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时间特征,建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传输间隔时间概率分布,并根据业务间隔分布得到手机发送信号占空比,通过占空比预测手机平均电磁辐射强度。本论文通过收集到的QQ用户聊天数据,建立了手机QQ消息的间隔时间概率分布模型,并预测了使用QQ时手机发送信号占空比和手机平均电磁辐射强度,占空比和平均电磁辐射强度的预测值与测量值的平均误差率分别为12.3%和6.4%,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手机平均电磁辐射强度。(2)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线构造方式的手机电磁辐射比吸收率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的天线构造方式建立手机仿真模型,并根据真实手机的SAR测量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使用手机模型对手机电磁辐射人体比吸收率进行预测。本论文针对不同的天线构造建立了四种手机模型,结合可调整姿势的人体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人体对塑料机身单极子天线手机的电磁辐射比吸收率最大,且金属机身对单极子天线有更强的限制。此外,使用手机时人体手部对电磁辐射有较强吸收作用,导致人体其他部位电磁辐射比吸收率显着降低。(3)在通过实验验证第三章提出的理论方法时,为了提高实验测量效率,本论文开发了一种电磁辐射远程测量控制软件。该软件支持预定义测量参数的常见网络制式信号电磁辐射测量,同时支持自定义测量参数和测量流程,控制频谱分析仪进行自动测量并保存结果,并能够监控实时测量数据、网络连接状态和电源状态。本论文使用该软件进行了不同场景的测量,与手动测量相比,不但测量结果更为精确,且测量时间更短。
温馨[9](2019)在《偏振压缩的795nm量子光源及量子增强铷原子磁强计》文中研究指明偏振压缩光是以光场偏振态来表征的一种量子光源,两个正交偏振光在偏振分光棱镜上合成新的偏振态,若其中至少一个偏振态是压缩的,那么,在特定的位相下,合成的新的态则可能是偏振压缩的。偏振压缩光可以直接与原子系综相互作用,用以读取原子自旋的信息。与经典的相干光相比,偏振压缩光具有低于散粒噪声基准的噪声背景,在测量中将获得更高的信噪比,是精密测量领域极具潜力的新工具。偏振压缩光的基础是正交压缩,光学参量振荡是制备频率大范围可调的压缩光的最佳方案。利用非线性晶体在光学腔中与光场的强相互作用,可以进行频率转化以及相应噪声特性的调控,输出的光子具有较强的量子关联,显示出压缩的量子特性。压缩光在量子光学的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量子通讯网络、量子信息、量子存储以及精密测量等。在精密测量中,经典极限通常受限于光场的散粒噪声和原子的自旋投影噪声,通过光场的偏振压缩和原子的自旋压缩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灵敏度。例如,波长处于原子跃迁线的偏振压缩光可以用来探测原子系综自旋的演化,以此对系统状态进行推测。原子系综通常对外场有特定的响应频率,为满足对特定信号的测量,需要在相应的特征频率上制备偏振压缩态。我们的实验研究将制备一套具有偏振压缩特性的铷原子D1跃迁线795 nm的量子光源,搭建基于非线性磁光旋转效应的光学原子磁强计,探索压缩光对磁场测量灵敏度的提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并搭建半整体倍频腔,利用PPKTP晶体实现腔增强的高效倍频。对倍频过程的转化效率、光束质量及系统稳定性等进行研究。对内腔损耗、热吸收、热稳定性等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低功率水平下,与四镜环形腔倍频进行了对比;(2)设计并搭建了四镜环形倍频腔,对非线性晶体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对PPKTP,LBO,BiBO三种晶体的倍频特性进行了对比,详细分析了在795 nm波段倍频的优缺点,为倍频过程的晶体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3)利用OPO实现了795 nm正交压缩态的制备,得到了该波段目前最高的压缩度。研究了光场位相的锁定,在位相锁定的情况下得到了偏振压缩,并对偏振压缩的特性进行了表征;(4)制备了795 nm低分析频率的偏振压缩。分析了低频段的主要噪声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低频噪声进行了严格地控制。研究了用于压缩真空与明亮相干光位相锁定的量子噪声锁定方法,并在实验中成功实现。在2.6-100 kHz的低频段得到了795 nm的偏振压缩;(5)搭建了基于非线性磁光旋转的光学原子磁强计,研究了磁场测量灵敏度对系统参数的依赖关系,分别使用相干光和偏振压缩光对灵敏度进行了评估,在使用压缩光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量子增强的测量。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设计的半整体谐振腔具有低损耗,结构稳定,高转化效率的优点,非常适合低功率下倍频;但随功率增大,由于腔内热量的积累,热稳定性变差,这时四镜环形腔将更有优势。我们的研究为倍频腔型设计提供了参考;(2)我们研究了不同非线性晶体的倍频,特别是比较新的BiBO晶体,对晶体的参数及倍频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晶体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数积累;(3)研究了偏振压缩的特性表征,并将压缩频带扩展到kHz频段。我们实现了对低频噪声的控制及光场位相的量子噪声锁定,这些方法可以扩展到其他的探测系统中;我们将具有量子特性的偏振压缩光注入光学磁强计,与相干光的情形相比,压缩光降低了背景噪声,提高了信噪比,测量灵敏度也相应提升。该结果验证了压缩光在精密测量中的量子增强效应,表明了压缩光可以在精密测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胡蕊[10](2019)在《基于GPU并行计算的实时谱处理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图形处理单元(GPU)具备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凭借其大量、简单的运算器并发执行大规模线程以实现并行计算。实时频谱分析系统一般具有宽带、高采样率、数据吞吐量大的特点,借助GPU的高效并行运算能力,将大量频域运算、统计处理等事务部署给GPU完成,可以大幅提高频谱处理效率。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GPU异构计算体系,以OpenCL为软件编程框架开发的实时频谱分析仪软件,该频谱仪在信号处理方式上采用面向吞吐量的并行处理方式,具有实时高效的特点。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时谱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架构设计。软件针对实时频谱分析的计算、显示等需求设计了软件系统主控模块、测试模块、图形显示模块和算法处理模块。(2)GPU并行计算在实时谱软件中的应用。利用GPU的并行计算能力,借助面向异构系统的OpenCL标准,对时域信号流进行重叠加窗、傅里叶变换、幅值压缩、检波以及三维频谱密度统计等实时信号处理。(3)基于GPU的图形显示技术。该技术包含三维频谱图的对数压缩、统计插值和数字余晖算法,瀑布图显示以及单谱数据显示。(4)GPU高速运算与软件运行协调机制的研究。为提高实时谱整机软件的执行效率,协调GPU运算与软件运行时产生的速度匹配问题,软件采用了多线程通信的同步机制,使用互斥量和信号量的方式实现线程间的同步。论文完成了基于GPU的实时频谱仪软件的设计,利用“CPU+GPU”的联合执行模式进行频谱分析计算,将密集计算部分放置到GPU上进行处理,解决了实时性要求较高情况下,CPU不能满足宽带频谱计算需求的技术瓶颈。同时,该设计提高了频谱分析处理的效率,实现了频谱测量的各项功能。经实验证明,基于GPU的实时频谱处理性能突出,与CPU同时采用并行框架OpenCL进行频谱处理分析,512K数据量时其频谱分析效率是CPU的1.39倍,且三维频谱的计算刷新率达到了30帧/秒。
二、频谱分析仪Zero Span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频谱分析仪Zero Span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型二维材料光调制的全光纤脉冲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纤激光器概述 |
1.2 脉冲光纤激光器 |
1.2.1 调Q光纤激光器 |
1.2.2 锁模光纤激光器 |
1.3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1.3.1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 |
1.3.2 非线性环形镜放大锁模光纤激光器 |
1.3.3 基于可饱和吸收体的锁模光纤激光器 |
1.4 光纤锁模激光器中输出脉冲类型 |
1.4.1 传统孤子脉冲 |
1.4.2 色散管理孤子脉冲 |
1.4.3 自相似脉冲 |
1.4.4 耗散孤子脉冲 |
1.4.5 束缚态孤子脉冲 |
1.4.6 方波脉冲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理论分析 |
2.1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基本理论 |
2.1.1 锁模光纤激光器结构 |
2.1.2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原理 |
2.2 光纤的特性 |
2.2.1 光纤模式 |
2.2.2 色散特性 |
2.2.3 非线性效应 |
2.3 脉冲传输方程的建立 |
2.4 传输方程中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 |
2.5 脉冲传输方程的求解方法 |
2.6 数值模拟脉冲的演化 |
2.7 小结 |
第三章 调Q脉冲光纤激光器 |
3.1 基于MoSSe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掺铒光纤激光器 |
3.1.1 MoSSe饱和吸收体的制备 |
3.1.2 MoSSe材料表征 |
3.1.3 被动调Q实验装置及结果分析 |
3.2 基于α-BTM声光晶体的主动调Q掺镱光纤激光器 |
3.3 小结 |
第四章 传统孤子与耗散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
4.1 光孤子 |
4.2 基于V_2CT_x可饱和吸收体的近红外光纤激光器 |
4.2.1 V_2CT_x纳米片的材料表征 |
4.2.2 非线性光学表征 |
4.2.3 负色散传统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
4.2.4 双波长全正色散耗散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
4.3 基于Ta_2CT_x可饱和吸收体的近红外波段光纤激光器 |
4.3.1 材料表征 |
4.3.2 全正色散耗散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
4.3.3 负色散传统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束缚态孤子与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 |
5.1 基于W_2C可饱和吸收体的多孤子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 |
5.1.1 束缚态孤子 |
5.1.2 W_2C纳米片的制备及应用 |
5.1.3 多孤子脉冲的理论分析 |
5.2 基于Ta_2CT_x可饱和吸收体的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 |
5.3 非线性偏振旋转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方波脉冲锁模光纤激光器 |
6.1 基于Nb_2C可饱和吸收体的方波脉冲锁模光纤激光器 |
6.1.1 材料制备及表征 |
6.1.2 方波脉冲掺镱光纤激光器 |
6.1.3 方波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 |
6.2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方波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 |
6.2.1 短腔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 |
6.2.2 长腔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 |
6.3 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 |
6.3.1 1.0 μm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 |
6.3.2 2.0 μm h型脉冲光纤激光器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 |
7.2 工作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发表论文两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产品现状 |
1.2.2 可重构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2 收发机架构 |
2.2.1 超外差式收发机 |
2.2.2 数字中频收发机 |
2.2.3 零中频收发机 |
2.3 射频信号收发模块方案设计 |
2.3.1 芯片选型 |
2.3.2 接收通道整体方案设计 |
2.3.3 发射通道整体方案设计 |
2.4 网络参数分析模块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1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整体结构设计 |
3.2 数字信号处理板实现方案 |
3.2.1 PXIe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
3.2.2 FPGA选型 |
3.3 射频板实现方案 |
3.3.1 AD9361 模块设计 |
3.3.2 时钟模块设计 |
3.3.3 FMC与FPGA接口实现方案 |
3.3.4 外围射频通道设计 |
3.4 射频转接板实现方案 |
3.5 网络参数测量板实现方案 |
3.5.1 激励源功分电路 |
3.5.2 开关电路硬件设计 |
3.5.3 定向耦合器耦合电路 |
3.5.4 信号传输等长电路设计 |
3.6 电源模块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数字逻辑设计 |
4.1 AD9361 相关接口逻辑设计 |
4.1.1 SPI控制逻辑设计 |
4.2 频谱分析仪数字逻辑设计 |
4.2.1 频率分辨率带宽 |
4.2.2 分辨率带宽滤波器设计 |
4.3 射频信号发生器数字逻辑设计 |
4.3.1 DDS主动发送模块设计 |
4.3.2 数字调制设计 |
4.4 网络参数分析仪逻辑设计 |
4.4.1 同步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射频信号发生器功能测试 |
5.2 频谱分析仪功能测试 |
5.3 矢量网络参数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宽带信号收发模块驱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宽带信号收发模块的发展现状 |
1.2.2 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模块整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硬件平台 |
2.2 系统软件平台 |
2.2.1 驱动开发方案 |
2.2.2 软件开发平台 |
2.3 驱动功能需求分析 |
2.4 总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块内核层驱动设计与实现 |
3.1 模块的识别 |
3.1.1 配置模块驱动 |
3.1.2 安装模块驱动 |
3.1.3 模块驱动通信 |
3.2 内核层驱动的实现 |
3.2.1 初始化资源管理器 |
3.2.2 模块读写功能 |
3.2.3 关闭设备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块应用层驱动设计与实现 |
4.1 模块应用层驱动框架 |
4.2 接收通道功能实现 |
4.2.1 初始化接收通道 |
4.2.2 采集参数设置 |
4.2.3 参考电平设置 |
4.2.4 采集模式设置 |
4.2.5 频标功能设计 |
4.3 发射通道功能实现 |
4.3.1 初始化发射通道 |
4.3.2 输出参数设置 |
4.3.3 延时功能设置 |
4.3.4 调制功能设置 |
4.3.5 多普勒频移设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块参数校准设计与实现 |
5.1 本振通道增益校准详细设计 |
5.1.1 本振通道增益校准方案设计 |
5.1.2 本振通道增益校准方案实现 |
5.2 接收通道增益校准详细设计 |
5.2.1 接收通道增益校准方案设计 |
5.2.2 接收通道增益校准关键实现 |
5.3 发射通道增益校准详细设计 |
5.3.1 发射通道增益校准方案设计 |
5.3.2 发射通道增益校准关键实现 |
5.4 本振泄露校准详细设计 |
5.4.1 本振泄露校准方案设计与实现 |
5.4.2 温度对本振泄露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块驱动测试与验证 |
6.1 测试平台搭建 |
6.2 测试界面设计 |
6.3 模块驱动功能验证 |
6.3.1 驱动程序调试 |
6.3.2 模块校准功能验证 |
6.3.3 接收通道功能验证 |
6.3.4 发射通道功能验证 |
6.4 模块驱动性能验证 |
6.4.1 模块驱动环境性测试 |
6.4.2 模块驱动压力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LTE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LTE基站发射原理及网络流量的自相似性 |
2.1 LTE网络架构和协议栈 |
2.2 LTE下行物理层传输机制 |
2.2.1 LTE下行物理层时频资源 |
2.2.2 LTE下行物理信道与信号 |
2.2.3 LTE下行资源调度 |
2.3 网络流量的自相似性 |
2.3.1 泊松流量模型 |
2.3.2 自相似流量模型 |
2.4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批量到达排队模型的FDD-LTE基站电磁辐射预测方法 |
3.1 基站平均电磁辐射 |
3.2 FDD-LTE下行信道时频资源利用率计算 |
3.2.1 PDCCH信道时频资源利用率 |
3.2.2 PDSCH信道时频资源利用率 |
3.2.3 固定信道的时频资源利用率 |
3.3 FDD-LTE信号的最大电磁辐射强度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方案与设置 |
3.4.2 FDD-LTE信号发送时频资源利用率验证与分析 |
3.4.3 FDD-LTE基站最大电磁辐射分析 |
3.4.4 FDD-LTE基站电磁辐射预测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重尾分布业务模型的TD-LTE基站电磁辐射预测研究 |
4.1 TD-LTE基站平均发射功率 |
4.1.1 TD-LTE基站上下行子帧配比 |
4.1.2 下行功率分配 |
4.1.3 重尾分布业务模型 |
4.2 TD-LTE基站平均电磁辐射 |
4.3 TD-LTE基站电磁辐射预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研究成果 |
(5)一种多频段软件无线电射频前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射频接收前端的基本原理和方案分析 |
2.1 射频接收链路常用的结构 |
2.1.1 超外差结构 |
2.1.2 零中频结构 |
2.1.3 低中频结构 |
2.1.4 宽带数字直接采样结构 |
2.2 射频接收前端关键技术指标 |
2.2.1 灵敏度 |
2.2.2 噪声系数 |
2.2.3 动态范围 |
2.2.4 线性度 |
2.2.5 相位噪声 |
2.3 指标参数及总体方案设计 |
2.3.1 指标参数 |
2.3.2 总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频段射频前端电路的设计 |
3.1 L、S频段接收链路前端设计 |
3.1.1 射频前端ADC采样率分析 |
3.1.2 链路设计 |
3.1.3 ADS仿真 |
3.2 X频段接收链路前端设计 |
3.2.1 链路参数分析 |
3.2.2 X频段接收链路设计及计算分析 |
3.2.3 ADS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前端链路的实现 |
4.1 关键电路的设计 |
4.1.1 本振电路设计 |
4.1.2 AGC电路设计 |
4.1.3 低噪放电路设计 |
4.1.4 电源模块的设计 |
4.2 PCB版图的设计 |
4.2.1 板材选择 |
4.2.2 PCB叠层设计 |
4.2.3 微带线特征阻抗设计 |
4.2.4 PCB布局与布线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频前端模块调试及结果分析 |
5.1 射频前端链路调试 |
5.1.1 实物与测试平台 |
5.1.2 基于ADF5355 本振电路测试 |
5.1.3 基于ADF4351 本振电路测试 |
5.1.4 LNA性能测试 |
5.1.5 AGC性能测试 |
5.2 射频前端性能测试 |
5.2.1 系统增益及动态范围测试 |
5.2.2 噪声系数测试 |
5.2.3 谐波抑制及镜像频率抑制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800MHz TETRA数字集群基站测试与不确定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无线电测试对于无线电管理的重要性意义 |
1.1.2 TETRA数字集群系统在大连地区的广泛应用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无线电测试技术国内外发展 |
1.2.2 测量不确定度的提出和国内外发展 |
1.3 当前TETRA数字集群基站测试存在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
1.3.1 数字集群基站测试面临问题 |
1.3.2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TETRA数字集群基站自动测试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通信自动测试系统 |
2.2 GPIB接口总线 |
2.3 SCPI标准指令集 |
2.3.1 SCPI的概念 |
2.3.2 SCPI的特点 |
2.3.3 SCPI标准指令集的格式 |
2.4 VISA函数库 |
2.5 TETRA测试数据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站自动测试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1 自动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
3.2 自动测试系统硬件平台 |
3.3 自动测试软件部分总体结构 |
3.4 软件功能设计要求 |
3.5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构成及运行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4 800MHz TETRA基站自动测试系统程序设计 |
4.1 TETRA基站自动测试基本配置 |
4.2 测试程序设计及自动测试实现 |
4.2.1 仪器仪表的程序控制连接 |
4.2.2 自动测试基本实现 |
4.3 自动测试程序实际测量结果 |
4.4 TETRA基站自动测试系统实现 |
4.5 TETRA基站测试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
4.5.1 宽带噪声和杂散发射测试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
4.5.2 频谱仪测试TDMA信号实时性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自动测试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
5.1 系统不确定度的基本特征 |
5.2 射频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
5.2.1 A类不确定度的计算 |
5.2.2 B类不确定度 |
5.2.3 合成不确定度 |
5.3 不确定度数学模型构建 |
5.4 不确定度的相关计算 |
5.4.1 功率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
5.4.2 频率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
5.5 基于自动测试系统的具体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FFT的便携式频谱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频谱分析仪原理及系统方案 |
2.1 传统频谱分析仪工作原理及分析 |
2.2 系统设计方案 |
2.2.1 硬件设计方案 |
2.2.2 软件设计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优化混频器的数字下变频系统的设计 |
3.1 数字下变频原理 |
3.2 混频器优化及DDC系统设计 |
3.2.1 混频器的优化 |
3.2.2 DDC系统结构设计 |
3.3 功能验证与资源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自适应FFT频谱计算算法设计 |
4.1 常用的频谱计算算法 |
4.1.1 按时间抽取的基2-FFT算法 |
4.1.2 按时间抽取的基4-FFT算法 |
4.1.3 按时间抽取的基8-FFT算法 |
4.1.4 各种频谱计算算法比较 |
4.2 改进的频谱计算算法 |
4.3 自适应FFT算法的实现 |
4.3.1 数量级计算模块 |
4.3.2 数据码位倒序模块 |
4.3.3 单位蝶形计算模块 |
4.3.4 变换计算模块 |
4.3.5 反变换计算模块 |
4.3.6 数据预处理模块 |
4.3.7 算法自适应选择模块 |
4.4 验证与比较 |
4.5 频谱细化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理论及整机验证 |
5.1 测试方案 |
5.2 MATLAB理论仿真 |
5.3 频谱仪整机测试 |
5.3.1 信号个数测试 |
5.3.2 频率分辨率(RBW)调试 |
5.3.3 频谱分析带宽(SPAN)调试 |
5.4 性能提升验证 |
5.4.1 功耗优化验证 |
5.4.2 计算速度提升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8)基于业务传输间隔分布与天线构造方式的手机电磁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本知识 |
2.1 电磁辐射计算方法 |
2.1.1 电场强度 |
2.1.2 功率密度 |
2.1.3 比吸收率 |
2.2 电磁场数值方法 |
2.2.1 有限差分法 |
2.2.2 有限元法 |
2.3 电磁辐射限值标准 |
2.3.1 国内相关标准 |
2.3.2 国际相关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业务传输间隔分布的手机平均电磁辐射预测研究 |
3.1 基于业务传输间隔时间的手机平均电磁辐射预测方法 |
3.2 数据集及参数估计 |
3.2.1 数据集 |
3.2.2 模型参数估计 |
3.3 实验方案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手机发送信号占空比预测结果 |
3.4.2 手机平均电磁辐射预测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天线构造方式的手机电磁辐射比吸收率研究 |
4.1 手机天线构造分析 |
4.2 手机仿真模型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3.1 塑料机身PMA天线仿真结果 |
4.3.2 金属机身PMA天线仿真结果 |
4.3.3 塑料机身PIFA天线仿真结果 |
4.3.4 金属机身PIFA天线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磁辐射远程测量控制软件 |
5.1 软件工作原理 |
5.2 软件功能框架 |
5.3 图形界面设计 |
5.4 软件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偏振压缩的795nm量子光源及量子增强铷原子磁强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压缩态光场 |
1.2 基于非线性磁光旋转的光学原子磁强计 |
1.3 量子增强的光学原子磁强计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量子光学基本理论 |
2.1.1 光场的量子化 |
2.1.2 粒子数态 |
2.1.3 相干态 |
2.1.4 最小不确定态 |
2.1.5 压缩态 |
2.2 偏振压缩 |
2.3 磁光旋转 |
2.3.1 线性磁光旋转 |
2.3.2 非线性磁光旋转 |
2.4 探测 |
2.4.1 平衡零拍探测 |
2.4.2 偏振压缩探测 |
2.4.3 偏振仪 |
2.5 磁强计的基本极限 |
2.5.1 原子投影噪声 |
2.5.2 光子散粒噪声 |
第三章 795nm近红外光至397.5nm紫外光的倍频实验 |
3.1 引言 |
3.2 位相匹配 |
3.3 腔型的选择 |
3.4 非线性晶体的选择 |
3.5 小结 |
第四章 795nm偏振压缩光的实验制备 |
4.1 引言 |
4.2 偏振压缩光的制备 |
4.3 低频压缩 |
4.3.1 低频噪声 |
4.3.2 量子噪声锁定 |
4.3.3 实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压缩光的量子增强铷原子磁强计 |
5.1 引言 |
5.2 压缩光对偏转角的测量 |
5.3 经典的铷原子磁强计 |
5.4 磁场测量灵敏度 |
5.5 量子增强的铷原子磁强计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基于GPU并行计算的实时谱处理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实时频谱仪发展现状 |
1.2.2 GPU技术特点及计算领域应用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GPU技术的频谱仪方案设计 |
2.1 频谱分析仪方案概述 |
2.2 GPU体系架构与特点 |
2.3 基于GPU的频谱分析仪方案设计 |
2.3.1 系统软件框架及处理流程 |
2.3.2 技术指标 |
2.3.3 频谱仪软件技术方案设计 |
2.4 GPU编程框架方案选择 |
2.4.1 OpenCL与CUDA对比及选择 |
2.4.2 OpenCL并行编程框架 |
2.4.3 PyOpenCL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PU的频谱分析设计 |
3.1 频谱处理并行化分析 |
3.1.1 GPU频谱处理流程分析 |
3.1.2 FFT运算的并行化分析 |
3.2 重叠加窗算法 |
3.2.1 信号加窗原理 |
3.2.2 重叠帧原理 |
3.2.3 重叠加窗的GPU算法与实现 |
3.3 幅值压缩算法 |
3.4 频谱三维压缩算法 |
3.4.1 频谱三维压缩原理 |
3.4.2 频谱三维压缩并行算法及GPU实现 |
3.5 数字余晖显示 |
3.6 检波算法 |
3.6.1 各检波方式的原理 |
3.6.2 检波的GPU算法设计及实现 |
3.6.3 基于GPU的瀑布图显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频谱分析仪软件设计 |
4.1 绘图库PyQt及PyQtGraph介绍 |
4.2 数据缓冲机制 |
4.3 线程间通信 |
4.3.1 信号槽机制 |
4.4 用户界面设计 |
4.4.1 QtDesigher介绍 |
4.4.2 界面布局管理 |
4.4.3 图形显示区域设计 |
4.5 Marker数据测量功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频谱分析仪测试与功能验证 |
5.1 GPU环境搭建 |
5.2 CPU与GPU计算效率测试 |
5.3 频谱显示功能验证 |
5.3.1 基础显示功能 |
5.3.2 重叠率与窗函数的显示 |
5.3.3 数字余晖与插值显示 |
5.4 检波功能验证 |
5.5 Marker测量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频谱分析仪Zero Span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型二维材料光调制的全光纤脉冲激光器研究[D]. 李国儒. 山东大学, 2021(10)
- [2]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D]. 王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宽带信号收发模块驱动设计与实现[D]. 肖倩.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LTE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研究[D]. 谌艺然. 湘潭大学, 2020(02)
- [5]一种多频段软件无线电射频前端的设计与实现[D]. 尤金权.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800MHz TETRA数字集群基站测试与不确定度评估[D]. 曹艺.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7)
- [7]基于FFT的便携式频谱仪的设计与实现[D]. 杜兆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基于业务传输间隔分布与天线构造方式的手机电磁辐射研究[D]. 郑利洋. 湘潭大学, 2019(02)
- [9]偏振压缩的795nm量子光源及量子增强铷原子磁强计[D]. 温馨. 山西大学, 2019(01)
- [10]基于GPU并行计算的实时谱处理软件设计[D]. 胡蕊.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