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期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溯源——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核心论文_陆婵娟

学生时期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溯源——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核心论文_陆婵娟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要:马克思《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人生中第一篇学术性的著作,这篇博士论文可以看作马克思生思想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对这个世界的第一次自由宣言。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蕴藏的自由思想,与马克思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从小所接受的古典教育是分不开的。本文力求从马克思学生时代去挖掘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来源。

关键词:马克思;学生时期;《博士论文》;自由思想

一、自由之萌动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德国莱茵省的特利尔,特利尔曾是罗马的殖民地,小城里保留着罗马时期的众多遗迹。以此同时,这座古城的资本主义发展较为迅速,启蒙精神和自由主义弥漫着这座小城。在莱茵地区并入普鲁士之前,得益于法国的政治、经济改革,废除了制约发展的封建体制。当1814年莱茵地区并入普鲁士之后,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思想已经主导了这座小城。

马克思的父亲是一位犹太血统的律师,受到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他广泛阅读了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者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的著作,具有理性主义、宗教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思想,对启蒙和自由充满了热望。马克思的童年时期深受父亲的影响。

马克思12岁进入特利尔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中学学习,在威廉中学,宗教课是必修教程,这使他得以系统学习了基督教教义、训诫及基督教教会的历史等宗教思想。中学毕业时,马克思攥写了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毕业论文,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为人类谋幸福的愿望。

二、大学里的激进与浪漫

17岁的马克思离开家乡到波恩大学求学,波恩是一座大学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座莱茵河环绕的古城里,有着不少罗马时代的遗迹。波恩大学的学生常常进行“新潮”的活动,比如喝酒、写诗、谈恋爱……,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常常与这座历史名城不相符。年轻的马克思成为了“新潮”活动的一员,第一年的大学生活做了很多不靠谱的事。

在启蒙精神的影响和指导下,马克思通过写诗释放着对燕妮和自由生活的热爱。年轻马克思的感性和追去自由的个人气质在这种连空气中散发着浪漫主义气息的校园氛围中得以释放。但是,这在父亲看来是非常失败的一段经历,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1836年10月,马克思从波恩大学转到了柏林大学,虽然不情愿,但在这个清静的大学里,马克思得以静下心,如饥似渴的读书、探索、学习。

柏林大学浓烈的学习氛围使年轻的马克思很快投入到令他着迷的哲学世界里。这所学校人才倍出,哲学家费希特、黑格尔在这里获得过名誉博士证书。在此期间,他读康德、费希特的著作,但他很快意识到他们认为最高的存在就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观存在,单纯用康德和费希特的观点不能解决理想与现实存在的对立和统一。马克思随后转向了黑格尔,他通读了黑格尔的著作,完成了他整个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痛苦的转变。黑格尔作品晦涩的内容,离奇古怪的调子,这让马克思又再次沉溺在汹涌的思想海洋中。

青年黑格尔派是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分裂出来的一个激进的思想流派,成员大部分是黑格尔的较年轻的自由派学生,他们志在革新黑格尔哲学。黑格尔认为普鲁士封建专制统治和禁锢人们思想的基督教是合理的和必然的。青年黑格尔派正好相反,他们把自我意识作为研究主题,认为自我意识体现时代的精神。

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学派尤其是鲍威尔的影响下,开始研究古希腊罗马哲学。

三、博士论文的选题

在众多文献中都有提到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选题问题,以下两个是大家都一致认同的。

首先,伊壁鸠鲁哲学与马克思所要追求的哲学立场相契合。

自由是古希腊人本真的生活状态,他们并不像现代人受自由被压制的困扰,因此当时的自由学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宣扬城邦自由是最高的自由,个人自由屈从于城邦的自由。到了古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哲学,由于罗马人的入侵,自由的理念开始发生转变,个人的自由受到压抑,于是个人自由高于一切,城邦也不能任意剥夺个人的自由。在本真意义上,这种自由就是原子式的个人自由,它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而体现伊壁鸠鲁的个人自由,这为马克思当时的思想打开了一扇窗户。晚期古希腊哲学的现实指向与马克思追求现实自由的哲学立场相吻合,这是马克思选题的原由。伊壁鸠鲁哲学在当时的主流哲学中属于另类,其宗旨不是追求知识以承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体系化的哲学逻辑架构,而是要通过心灵治疗让人们在哲学中找回自我,实现个体精神的自由。正是这一点触动了马克思当下普鲁士政府的统治压抑着人们的自由,伊壁鸠鲁哲学与马克思所感受的政治状况相契合。

《马克思传》的作者戴维•麦克菜伦在思考马克思为什么在构思自己的博士论文时会选择伊壁鸠鲁哲学作为自己思想的来源时指出:首先,伊壁鸠鲁是个无神论者,他重视人的主体和自主性,把人从一切超验的宗教中解放出来:其次,对自由个人的意识的强调为人们指出了一条超越“总体哲学体系的道路伊壁鸠鲁的个人自由,甚至他的整个哲学都具有实用性,那就是为了人们内心的宁静,为了减轻人们的痛苦,让人们去快乐地生活。

其次,选题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青年黑格尔派重视古希腊哲学,尤其是古希腊晚期哲学,他们主要研究伊壁鸠鲁、斯多葛派和怀疑派的哲学,因为他们认为自身所处的环境和状态与晚期希腊的政治状况及其相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青年黑格尔派的布鲁诺•鲍威尔是马克思大学时期的老师,他鼓励马克思通过撰写博士论文,实现到大学里当教师的职业规划,在鲍威尔的建议下,马克思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并以希腊晚期哲学为研究对象,展开系统研究。

四、《博士论文》中的自由之光

马克思博士论文完成于1841年3月,在耶拿大学答辩,4月15日论文通过,至此马克思的学生生涯完美落幕。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研究了两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异同,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原子论中关于偏斜运动的观点,因为原子脱离必然性做偏斜运动意味着“自由”,正式通过这篇论文,马克思的自由思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把偶然性作为研究对象

《博士论文》的第一章内容主要阐述了两名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上的区别。德谟克利重视必然性,贬低感性现象,认为必然性才是真实的存在,感性世界不过是主观假象,因此,他的哲学研究对象是必然普遍规律性。伊壁鸠鲁则把感性世界视为客观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德谟克利特不满足于哲学,投身于经验世界中,走遍半个世界寻找他所追求的必然性,据说,为了不受感性世界的迷惑,他刺上了自己的双眼。而伊壁鸠鲁则在哲学中感到幸福,获得了心灵无纷扰的宁静,临死前泡了个澡喝了美酒,然后安然离世。

德谟克利特一心追求着感性世界背后超验的的必然性,而他的方法是不断从实证知识出发以期获得理性的绝对真理,其结果总是在经验世界中打转。伊壁鸠鲁走的则是一条不同的道路:生活于经验世界中,承认外在经验的真实性,臣服于哲学,享受着超越心灵之平静。两个人过着颠倒的生活,一个是在超验的世界里寻找必然性,一个是在现实世界里追求自由和幸福。

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对偶然性的强调,伊壁鸠鲁把偶然性看成是真实的存在,正如西塞罗对他的评价:“太阳在伊壁鸠鲁眼里,只有约莫两尺大”。显然,伊壁鸠鲁的哲学研究对象就是由偶然性构成的感性生活世界,这也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的明确定位。

其次,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体现自由意志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原子运动的最大分歧——偏斜运动进行了分析。伊壁鸠鲁认为原子有三种运动:一种是直线下落运动;第二种是偏斜运动;第三种是原子的互相排斥运动。两人的原子论区别在于第二种运动。

伊壁鸠鲁的偏斜运动长期遭到了西方许多哲学家的嘲讽,他们认为原子运动是必然的、被规定好的,伊壁鸠鲁只是想要逃避必然性,才想到了偏斜运动。黑格尔对伊壁鸠鲁的评价很低,对伊壁鸠鲁的独特的原子“偏斜”学说,黑格尔也不屑一顾。马克思却称赞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对伊壁鸠鲁的偏斜运动持肯定态度,因为它象征着人的自由意志。

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并没有意识到原子偏斜运动的存在。为什么原子会出现偏斜运动?这个问题得从两者都认同的原子做排斥运动说起,虽然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都赞同“排斥”,但意义却完全相反。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和排斥运动在德谟克利特统统被归为一种必然性的行为。如果原子不做偏斜运动的话,原子之间就永远不可能相互碰撞、相互排斥。只有不同的原子做偏斜运动,原子相互碰撞、相互排斥才有可能发生。正是在这种相互碰撞、相互排斥的运动中,原子才能通过其它原子意识到它自身的存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这样写道:“排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因此,它是同那种自认为是直接存在着的、抽象单一的自我意识相适应的。”正是由于原子的排斥、冲突、碰撞,才形成世界。

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不仅能说明原子在它们运动过程中结合的可能性,更体现了人类个体所是有自由意志的,这种自由是由脱离必然性的偏斜表现出本质的。“排斥”运动使原子从物质的必然性束缚中得到解脱,实现自由,人也一样,一个人只有跟另一个人发生关系,这个人才不是自然的产物,要使自己成为作为人的人,就必须打破相对的定在。偏斜运动是自由意识的体现,是自我意识对必然性的抗争,马克思从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学说中揭示了人的自由的内涵。

人的自由的实现不能通过探求普遍必然性的自然科学的方法,充满偶然性的感性的生活才是人的自由存在的根据。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借用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表达了个别自我意识的自由,来打破黑格尔绝对精神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黑格尔的世界是完美的,但是哲学如果仅仅是高高在上的一个完美体系,没有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让自由的哲学到现实世界中去干一番事业,那么这个体系仍然不是一个完美的体系。

对马克思而言,自由如同强烈的磁铁深深吸引着他。马克思并不满足于伊壁鸠鲁只寻求内心的宁静,那种脱离现实、逃避现实只寻求自我精神的宁静并不是他心中的最完美的自由,他认为现实的自由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因此他强调哲学必须干预现实生活,要求实现“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从而在实现当中实现自由,达到自由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2]罗晓颖.《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

[3]聂锦芳.作为马克思晢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5):14-17

[4]侯小丰.伊壁鸠鲁哲学的现实指向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奠基一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J].东岳论丛,2012,33(12):54-59

[5]舒心心、穆艳杰.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源[J].社会科学占线,2014(7):17-20.

作者简介:陆婵娟(1984-),女,壮族,广西田阳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文作者:陆婵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学生时期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溯源——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核心论文_陆婵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