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预习策略论文_孟宪恩 孟春英

小学语文教学的预习策略论文_孟宪恩 孟春英

山东省青岛高新区河套中心小学 266113

一、预习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做好课前预习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提出的。

近几年青岛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流程要求第一课时从语言文字到思想感情赏析整篇文章,第二课时从思想感情到具体的写作手法评析,课时短、任务重,如果没有足够的预习,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学生的预习是实在的、可测的,他们对所学课文前后的练习内容做了比较充分的思考,对老师可能的发问也有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甚至已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为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保证。

二、预习的设计

抓住共同特点,安排预习内容,分层设计。在教研中组织各校的教导主任和部分一线的骨干教师一同商讨,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预习卡,引领学生自主预习,一二年级注重读书和字词的预习,其他年级逐步提高要求增加句段篇的预习。同时设置了学生质疑和资料袋的收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选择性地完成预习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三、预习能力培养

如何使学生具有自主预习的能力,是教学研究的关键。从强行推行预习卡,到不用预习卡而自主预习,才是我们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的引领是关键所在。预习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步“读”:先读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使学生对预习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再读课文,通过读使学生初步知晓课文写什么,怎样写的,鼓励学生熟读能背,积累丰富的规范化书面语言材料。

第二步“思”: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深思,思考课文“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后面的练习内容、生字新词在文中的意思以及运用,这是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自学尝试。

第三步“写”:俗话说: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预习卡中的相关练习,以加深印象,巩固基础知识,提出质疑。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第四步“议”:以小组形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 从比较、分析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环节主要是为了逐步训练学生具有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尽量组织好语言的素质,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对预习准备做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第五步“注”:预习的结果,必须用简明的符号或文字批注在文中,这样做一方面便于教师检查,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科的着眼点在于语言文字表述的方式。因此,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形成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读顺、读熟、读懂、读好,从读中悟,悟后再读,在读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听、说、写的能力。

四、预习的效果

1.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著追求。

2.自我的探索,打好了知识的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3.掌握学生情况,教学目的明确。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4.展示自我,提高学习能力。进行了预习,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习的素质得到相应提高了。

5.培养了阅读书籍兴趣,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总之,一个问题的提出,不会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的研究,需要一线教师共同的探讨。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论文作者:孟宪恩 孟春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的预习策略论文_孟宪恩 孟春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