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胡永梅

探究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胡永梅

胡永梅(四川省天全县第二初级中学 四川 天全 625500)

摘要:历史学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如何改进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本人长期从事初中历史科教学,就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我从教师如何去做这方面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025-02

1.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1.1 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具备这一条件的老师不但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生。

1.2 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在老师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我们老师要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所有学生。老师不仅是学生良师,而且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1.3 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老师在课堂上不应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老师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有他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情感去感化教育他们。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愈深,爱之愈烈。其次对学生的关怀要落到实处,以此形成一种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2.师应加强内在素质,以便拓宽知识面,提高效率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会觉得乏味,难以听懂,甚至不想学,也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上课时多穿插一些内容、故事,以及和事件相关的一些内容,这样就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看一些参考资料和跟本学科相关的科目,以增长知识面,开阔视野。教师一定不能只满足现有的知识,时代越发展,要求教师要有越高素质。我们千万不能象毛泽东同志笔下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要经常的给自己充"电"。

3.师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教学的问题相当程度是语言的运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借助于语言来向学生传播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所以教师除了有内在素质外(即人们常说的"内才")还需有过人的"口才"。以致上课时能充分发挥,讲起来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形象生动,讲起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反之,如果教师上课"语无伦次",学生学得眉头苦皱,影响课堂效果。

4.师巧讲,学生巧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习历史主要是让学生记住很重要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师只讲学生不记,或者教师不讲学生死记都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灵活的讲授与学生听讲结合,这样效果会更好一点。

对于历史事件学生难记住的是时间,如哪个朝代或者是哪个时期。授课时教师要恰如其分地"难为"学生一下。比如,我在讲"文景之治"时这样设问:大汉王朝为什么会强盛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少数知道的学生会这样答:"文景之治"给大汉王朝带来了较长时间的强盛。这时我又问:"文景之治"是汉朝时期的事吗?通过质疑得到的答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大多数学生会记住"文景之治"是汉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出自于汉朝两个有作为的皇帝汉文帝与汉景帝。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而且还会进一步去了解这两个皇帝的一些治国方法与治国策略,同时体会到了"文景之治"的意义。

5.用多种途径丰富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小鸟,是永远飞不起来的,他的学习是教师逼迫下的被动学习,可想而知课堂效率有多高。相反,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会全身心投入,钻研、探索、孜孜不倦,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使学生印象深刻,有效地创设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到"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用箭头带领学生重走长征路。在这个过程中可穿插"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长征的艰难万险,真正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惊叹毛泽东"用兵真如神",等等。

善于运用对联、诗歌、成语典故来丰富历史课堂,可使历史课成为神采飞扬的文学课堂。毛泽东自投身革命以来,写了大量壮美的诗篇,这些诗篇如史诗般与近现代历史相关联着,如《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与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渡江战役,等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多用成语典故,旁征博引,能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成精神酿蜜的百花园。

6.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对新课程,我们常常苦恼于资源的无处寻找,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接触课程资源,但是没有从宏观上加以把握,没有明确地进行分类,使用时目的性不强,缺乏系统化,难以产生宏观效应。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先从教材入手,反复推敲、体会,根据学习目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整合、裁剪,突出重点、难点;之后以教材为核心,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充分挖掘、利用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

7.教师与学生角色对等,让学生进入学习

当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告诉他们学习方法以及把书本上的资料数据传输给学生时,他的身份是教师。当学生把教师不知道的资料告诉教师时,教师的身份就由教师转变为学生了。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不是绝对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局限于传统的师生关系,可以转换一下双方的关系,这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但这需要教师放下架子,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还可以安排自由讨论小组,教师当好组织者的角色,信任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自己展开辩论。比如,在上“重庆谈判”这一章节时,可以根据蒋介石连续发了三封电报给毛泽东这一情况来进行讨论。面对蒋介石的“盛意”邀请,毛泽东该怎么去做,这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难题是:毛泽东该不该去重庆?“去”与“不去”的各自理由又是什么?结合当时的实际背景来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就会明白重庆谈判的历史真相。在讨论中,知识是接受最快的。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料结合史料来进行问题设想,在这种环境中提高知识的储存量,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所以,在新课改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各个学习章节的不同,实施有效的学习方案,坚持以学生为本来进行感情教育。在教学中创造适合教学的情境环境来吸引学生,然后把他们带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中,这样学生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活动,理解当时人物的感情变化,从而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有继续学习历史的欲望。这样,学生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就不会感觉枯燥乏味了。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即使是一堂课也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传递,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新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9)

[2] 戚雪琴.例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与管理,2011(6).

论文作者:胡永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探究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论文_胡永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