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_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_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关于加强论文,党的基层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农村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认真按《决定》的要求,切实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斗堡垒,无疑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及其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长期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首先,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组织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他们所担负的任务职能以及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不同,但是他们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其中,中央组织是党的首脑机关和指挥中枢,负责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全党的重大问题;党的地方组织在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保证全国政令统一的前提下,对本地区的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把党员组织起来的最基本的单位。如果没有基层组织,党就会象一盘散沙,就不能形成有战斗力的集体。从整体上说,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但当前仍有不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如目前农村处于软弱涣散状态的后进党支部,大约占15%。在这些村子里,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完不成,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不大,村风民风不正,社会治安混乱,群众意见很大。长此下去,党的组织基础就必然被削弱,这就会动摇党的根基,危及党和国家的稳定。

其次,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环节。我们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首先要靠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也要靠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来实现。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由于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群众,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领导才有坚定的基础。削弱党的基层组织,无异于自毁长城。苏联东欧剧变原因很多,但拥有2100万党员的基层组织在关键时刻软弱涣散,四分五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导致党最终垮台的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吸取这一深刻的教训。

第三,党的基层组织是实现新时期党的任务,稳定社会的社会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基层党组织是现代化建设的直接组织者,离开了它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句空话。同时,新旧体制的转换和过渡,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变更,难免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产生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就可能激化,从而危及社会的稳定,影响改革开放大业。基层党组织处于社会基层,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各种社会矛盾就能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及时向领导机关反映。

第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够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她忠实地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党的基层组织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直接和人民群众打交道,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党的“窗口”,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了解人民愿望,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直接影响到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党同群众的关系,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党的领导的实现。另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通过党的基层组织,才能贯彻落实到人民群众中去。因此,无论是党的主张,还是群众的呼声都必须经过党的基层组织才能沟通。他们是党联系群众的基本纽带和桥梁。

第五,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的基础,是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组织保证。每个党员,从中央负责同志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党员,都在基层党组织中生活。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组织党员学习、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并按照党章的要求经常吸收新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职责。党的基层组织对抓好党风建设,保证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负有直接的责任,是反腐败的前沿阵地,是党的自身建设的起点和基础。

二、用改革的精神,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的基层建设的新路子

企业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在全国340万个党的基层党组织中,企业党组织约有100万个,几乎占全国党的基层组织的三分之一。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党的阶级基础的稳固,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稳定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各级组织在如何搞好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经验。但在新形势下,还有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企业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如企业的党组织如何设置,活动方式会发生什么变化,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发挥,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如何等。面临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一部分基层党组织感到无所适从。具体表现在:1、思想不够解放,对新问题新情况研究不够,习惯于按老办法开展工作,消极等待,不主动开展工作。2、商品交换原则严重侵入党内政治生活,党员教育缺乏针对性,使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淡漠、价值观念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日益蔓延,参加嫖娼赌博等违法活动时有所闻。3、近年来,在生产一线中发展年青党员少,不少企业党员老化,文化偏低,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青年要求入党的人数在大幅度下降。4、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定,使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不上,长期不能参加组织生活,无法完成党所分配的工作,甚至出现管理混乱和失控的严重问题。5、企业重经济工作,轻党的建设,谈经济的多,讲党建的少,对党建工作满足于照抄照转,应付了事。

第二、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到位,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理想。这是企业党建工作淡化和弱化趋势最突出的表现。党中央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职责规定是很明确的,但是由于缺乏可操作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核心难以把握,难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难以参与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的管理;难以对企业行政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的监督,致使部分企业党组织工作“跟着感觉走”,“看厂长脸色行事”。党组织开展工作“一靠惯性,二靠党性,三靠感情,四靠个人影响”。党组织面临“一无权,二无钱,一张嘴巴讨人嫌”的尴尬境地。

第三,新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严重滞后,是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类新经济组织不断出现,如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企业集团等,而有关部门在规划和设计企业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时,对新经济组织中党的工作考虑不够,加之有些企业受用工条件限制,职工中党员比例很低,很少建立党组织。如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中党组织已经建立起来的仅占14.2%。一些地方政府和党委对外商企业中建立党组织重视不够,有的甚至担心在企业中加强了党组织建设会影响外商投资,不敢提出甚至主动放弃建立党组织。在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和租赁承包企业中,党员管理失控,组织生活难以开展,成为“地下党”。另外私营企业、集团企业党的组织隶属关系不顺,也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第四,不适当地撤并党务政工机构,裁减党务政工人员,致使企业党务政工队伍不稳。在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时,相当一部分企业把党的工作机构合并到行政管理部门,有的则干脆把党的机构全部砍掉,把其职能归并到文化部门。在干部配备上,“政强党弱”;在使用上“先政后党”;在待遇上“政厚党薄”。在舆论上,不适当地宣传:“政工人员减一半,生产产值翻一番”,使党务政工人员的形象和切身利益受到一定损害。相当一部分政工党务人员感到:“政治上矮,经济上穷,生活上苦,工作上难”,因而不安心党务工作。

(二)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的建设总的思路是:加强而不能削弱,改进而不能走老路,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新的路子。当前企业党建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积极探索保证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组织形式。

首先,党的制度建设要与国家的立法相接轨。党的建设,党的核心作用要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出现。国家在立法的时候要统筹兼领,把党组织的设立、人员的配备、作用的形式、经费的开支纳入法制轨道,使党的核心作用得到贯彻落实。

第二,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党组织要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政策的实施就必须参与董事长、经理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1)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尽可能依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生产经营管理班子。对那些具备党员条件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班子的成员尽可能吸收入党,使党组织能在董事会发挥作用。(2)在重大决策之前,党委成员的董事将即将讨论的重大问题报告党组织,党组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职工的意见,然后,召开党委会讨论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再由党委成员董事将党委的意见带给董事会。(3)通过立法形式规定党组织的主要成员列席董事会会议。(4)在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组织可以将正式意见正式通知董事会。(5)决策后,公司党委要定期听取董事长、经理的工作报告,经常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及时向他们提供意见和建议,并且要通过监事会、职代会、工会进行监督,保证监督执行。

第三,探索党组织参与人事任免权的形式。企业党组织既要保证企业和厂长的用人权,又要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参与人事任免权。其形式可采取:(1)与行政干部一样,认真贯彻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反对任人唯亲。(2)按照管理权限,协助上级党组织对公司的董事和监事的选任和聘任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公司的负责管理人员的选任和聘任提出意见和建议。(3)负责对公司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日常培养考察和教育工作。(4)对准备聘任的经理和管理人员进行考察,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分别由董事会或者总经理任免。(5)对党群体系的领导班子和人员进行管理和直接任免。

第四,调整和改进企业党组织工作机构的设置,加强党务队伍的建设。企业党的工作机构设置,要本着精干、高效、协调,有利于党的工作,有利于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能把合理精减机构当作削弱企业党的工作,也不能认为企业不需要的工作机构而轻率地加以撤并,规模大人数多的企业可以分设组织、宣传和办公室等机构,但应适当精简人员。小型的企业可以设立统一的工作机构。

对于企业的党务人员,应该采取措施加以稳定。在精简管理人员时,要保持适当数量的专职人员。党务、政工人员的职级待遇应与同级行政管理人员相当,一视同仁;大力培养复合型干部,使他们成为既善于经营,又善于做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党政干部交叉任职,逐步做到在选拔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时,要从经过党政工作两种岗位锻炼而且实绩突出的人员中产生;中小型企业,可以实行党政一肩挑。但一肩挑的干部必须具备两个职责的素质。

第五,适应新的形势,切实改进党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1)把搞好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作为企业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企业的中心任务制定党组织的活动计划,形式要灵活多样,切忌形式主义。(2)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重大措施实施之前,要在党内先动员,先行动。把克服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支持厂长(经理)工作的重点,发动党员集中力量攻关,起模范带头作用。(3)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融合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4)党的组织生活,创优争先,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要力求结合生产经营和党员思想实际,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第六,探索在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在所有的新经济组织中,都必须建立党组织,包括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要公开亮牌,不能搞“地下党”,也不要以工会的牌子出现。凡有党员三人以上的都要建党,不足3人,或没有党员的,可以通过派、改、合和纳的方式建立起来。派就是在企业组建时,有意识地派进党员;改就是由原有的党组织改过来;合是几个公司联合建立支部;纳就是积极在外资企业中发展党员。党组织的负责人一般应由中方党员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担任,以利于掌握全局,开展工作。党组织的工作方式,一般采用兼职的办法,条件许可的也可以设立专门精干的机构和人员。党组织的职责,主要是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坚持不懈地对中方员工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抵制国外腐朽思想的侵蚀,搞好自身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工会和共青团工作等等。

(三)在探索新路子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必须以《决定》的精神作为探索的指导思想。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要不要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党组织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了一些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两个搞垮,一是搞垮一批包袱沉重、资不抵债又扭亏无望的企业;二是搞垮企业的党组织。有的人甚至说,搞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把党组织挤出企业,挤得越远越好。他们的理由是,政企分开,政府对企业的直接领导已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党的作风也应该改变,政府的职能在减弱,党组织也要削弱。还有一些人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里,党组织是不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是经济组织,政党是政治组织,不太相容。我国复关后,要与国际接轨,就没有必要再搞党组织。西方企业没有执政党的基层组织,他们的企业照样搞得不错。这些议论和观点,对党的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四中全会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在所有的经济组织中都必须建立党的组织;党的组织必须起政治核心作用。四中全会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并发挥作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因此在企业建立党组织有法律根据。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无疑是正确的,但它不纯粹是经济组织,它还必须担负培养“四有”职工的任务,是社会组织,就有建立党组织的必要。在建立现代企业的长过程中,需要靠党组织把握政治方向,维护国家的利益。企业建立党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如果不把工人阶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党的执政地位就会软弱。

第二,必须对企业的领导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的变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领导体制是为完成任务服务的。而不同的阶段,党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因此领导体制不能是静止不变的。45年来,企业的领导体制和党的体制不断发展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949年建国到1956年“一五”计划完成,在企业实行“一长制”,党组织起监督保证作用。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组织是领导核心。从1984年到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恢复实行厂长负责制,党组织起监督保证作用。从1989年至今天,形成三句话的格局,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从上述体制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党的领导体制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总是和党与国家的任务相联系的,利弊都有,那种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不现实的。因此,必须把握两个观点:(1)要历史地看待体制的变化。一定的体制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在当时的条件下都发挥过作用,不能把它说得一无是处。同时,无论哪一种体制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要恰当地估计它的局限性,不要恋恋不舍过去的那一套。(2)在探索新体制时,要清醒冷静,要看到正反两方面的利弊得失。不要把探索中一时一事的成功当作普遍的规律去推广,更不能把非本质的东西当作本质的东西去推广。现代的领导体制不可能尽善尽美,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实行,在实行中完善。

第三,要以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标准。面对现代企业制度,不少人对党组织作用的估计十分悲观,他们认为,“党的领导作用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削弱的时候”。“企业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是在野党,在外商企业是地下党”。“市场经济越发展,党的机构越精简,党的权力将越来越少,党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少”。显然,他们把党的机构多少,权力的大小作为判断党的作用的标准。诚然,如果党在企业没有组织机构,没有必要的权力,如重大问题决策的参与权,人事任免的参与权,对董事会的监督权,党的核心作用就无从发挥。但如果机构很全,人员众多,党的活动也搞得“轰轰烈烈”,搞形式主义,也不能说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出来了。因此,机构、人员、权力不能作为判断党的工作好坏的标准,而只能以是否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和完成本单位任务的效果作为标准。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巨大进步,广大农村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功不可没。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面临许多新情况,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不仅难以完成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而且将严重削弱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县乡党委缺乏忧患意识,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县乡干部政治上目光短浅,缺乏忧患意识,对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党建工作形成上面急,中间热,下面冷的局面。许多工作,中央有文件,省里有要求,但到基层落实不下去。县乡书记下乡,问经济工作多,谈党建工作少,有些甚至两、三年没有讨论过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工作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布置任务多,检查落实少;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讲究形式多,注重实效少。

2、农村党员和干部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光荣感、责任感、党的观念明显淡化,党组织的吸引力下降。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基本解体,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成为农村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农民对党支部的依赖性减弱了。同时随着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农村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衡量人的价值尺度出现多元化、复杂化,党员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象过去那样受人重视和尊重,而富裕程度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不仅受到农民的普遍认同,也得到各级党组织的认可和嘉奖。再加上一些经济落后的地方,党的生活时间和党员活动经费均无保证,使得一些党员光荣感责任感淡化,各种糊涂观念应运而生,什么“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党员不党员,只差二角钱”,“党票不如钞票”。很多农村青年对入党抱无所谓的态度,要求入党的人数大幅度下降,党员队伍后继乏人。

3、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党支部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吸引力,一些地方宗教宗族势力膨胀,党组织面临严重挑战。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绝大部分行政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没有电话,没有广播,没有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由于贫困,村支部不仅没有为群众办实事,而且还要摊派集资,降低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影响了村干部的积极性。许多地方,农村干部没有人愿意干,或者轮着干,致使宗教宗族势力乘虚而入,一些地方,宗教宗族势力已有相当影响,个别地方情况严重的甚至超过了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甚至左右村支部和村委会。

4、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不起作用或作用很小。这些支部的共同点是:支部书记素质低,懂工善商的极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低,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组织制度不健全,长期不过组织生活,外出党员很多,缺乏管理;干群关系紧张。这类中间状态的支部大致占60%。他们仅满足于完成上面交给的任务,看摊守业,对率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缺乏能力和本领。

(二)加强和改善农村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

1、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好领导班子,尤其是选好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是搞好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变山变水先变人,变人先变带头人。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实践证明,哪里的党支部坚强有力,其他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得好,经济和各项工作也进步快,反之,各项工作就处于被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选。在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下选拔那些热心为群众出力,公道正派,能领导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入班子;对精心选拔仍无合适人选的村,可以从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得力干部到村任职;注意从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务工经商能人中选好苗子,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二是训。加紧培训提高支部班子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调。对那些年老体弱、不发挥作用的支部书记,必须坚决调整。四是稳。农村干部常年工作在第一线,任务重,难度大,非常辛苦,各级党委既要支持他们工作,又要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年老退下来的可给予一定退休补贴;为村干部办养老保险;对打击报复干部的,要严加惩处,等等。

2、选准一条适合当地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是搞好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强,群众生活改善大的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就强,各项工作也好开展;而那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往往也是党支部工作比较差的,各项工作也不如人意。因此,要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就必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选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

3、健全党组织生活,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制度都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不断完善。应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以法建村,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这是实现村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的有效形式。

4、当前村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力争在三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把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党支部整顿好,建设好,尤其是要选好支部书记。

5、必须明确各级领导的责任。县委书记应当对本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首先负起责任,要亲自调查研究,安排部署,督促检查。上级党委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得好不好作为考核县委和县委书记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依据。

标签:;  ;  ;  ;  ;  ;  ;  ;  ;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_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