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教招生制度改革浅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改革论文,高教论文,成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成人高教招生应理顺的两个关系
在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现行的成人高教招生考试政策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主要表现为:一是成人高教招生对象的面太窄,离大众化的教育要求还相差甚远;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招生计划等限制过多;三是现行的入学考试制度大体上还是参照普教考试的模式,实行多门文化课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这样就会使一些爱好学习、急于学习的成人,或生产一线的骨干、劳动模范以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时间长、年龄偏大的成人难以通过考试入学,这是极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为此,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理顺以下两个关系:
1.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成人高等教育是社会需求的直接产物,其发展自然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可以说市场需求是成人高等教育得以兴起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源泉。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理顺了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成人高校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招生计划。现行的政策中,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招生计划与成人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统一下达的。事实上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其招生工作比普通招生工作遇到的不确定因素要多得多,普通招生生源对象比较单一,相对稳定,计划与市场需求比较好预测。而成人招生面对的是多年龄段的复杂群体,这一群体对办学种类、办学形式和办学要求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再加上各人所在的行业不同、家庭情况的不同,使得成人招生计划的制定一方面要考虑社会需求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考生个人的情况,增加了计划制定时预测性的难度。这就要求,成人高教招生计划的制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做到开放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而在总量上实行宏观控制为宗旨。
2.行业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成人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以社会需求的从业人员为对象,以社会上行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的。因此,社会上行业的兴衰、冷热,有无发展前景等等,都直接影响到成人高校的人才培养。如,某一时社会上大多行业普遍需求疲软的专业,却恰恰在另一些少数行业却是热门专业;而社会上大多行业普遍需求的热门专业,又恰恰在某一些行业是冷门专业。因此,成人高校的招生工作,既要研究和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也要研究和分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要以动态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实行招生工作,只有不断地适应新情况,适应新需求,开辟新市场,才能保证高校成人的招生工作做到与时俱进。
二、成人高教招生改革的思路
通过以上对两个关系的梳理,我们知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当社会的文明程度较低,发展变化速度缓慢时,它对人才的需求是单一的、稳定的和一般知识型的;而当社会的文明程度较高,发展变化剧烈、迅速的时候,它对人才的需求则是多维的、动态的,如需求能力型和实用型的,或是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正以高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的态势推进,加之知识更新、科技成果应用周期日益缩短,社会对劳动力种类的需求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加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是处于动态之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各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成人高校招生工作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其调控功能,调整好专业结构和培养规格,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当社会的文明程度较低,发展变化速度缓慢时,它对人才的需求是单一的、稳定的和知识型的;而当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发展变化剧烈、迅速的时候,它对人才的需求则是多维的、动态的和能力型、实用型的。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正以高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的态势推进,加之现代社会因知识更新、科技成果应用周期日益缩短所带来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的迅速变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是处于动态之中。加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各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如何不断完善其调控功能,如何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规格,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成人高校招生的改革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大课题。
1.转变招生工作观念,把招生工作自觉纳入市场经济轨道
我们的招生工作,要在认识上尽快转变观念,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规律出发,坚决脱离计划经济的轨道,自觉地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在机构职责的转变上,也应该及早调整,以适应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需要。
2.合理设置学制,将学校办出专业特色
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其课程及管理模式等都是模仿普通高校而设置的,没有成人高教自身的特点。成人高教应从实际出发,从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扬长避短,因时、因地制宜,建立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教育体系。事物发展的差异性构成了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层次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客观上也必然要求人才数量、规格、层次的多样化。因此,各地的办学模式不应是统一的,也不必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学制宜长则长,需短则短。专业设置也要根据自身的办学能力和社会需求,强化市场导向意识,不仅要和国内市场接轨,而且要和国际市场接轨,这是中国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求。只有贴近市场需求,高职院校才能为当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改革招生考试时间,实行春季招生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成人高教院校是处于饥饿和半饱状态。少数院校因生源枯竭而不得不停招。实施夏季报名、秋季考试、春季入学,可以说成人高教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方面,它有利于稳定学校办学规模。大量普高落榜生在秋季经过成人高考选拔后进入各类成人高教,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生源。有了规模,学校就有效益,就有利于学校各方面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新生报到率,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多年来,有相当一部分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成人高考,把成人高考当作练兵场,脚踏普招与成招两条船,一旦被普通高校录取,就舍弃成人高等院校,造成成人高等院校生源流失,而实行夏季报名、秋季考试、春季入学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4.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以适应成人的学习特点
成人高教招生制度改革,还应涉及现有的招生政策和入学考试制度。在招生政策上,应适度放开招生计划,对社会紧缺而又生源好的专业应扩大招生,对社会饱和而又生源差的专业应缩减或停止招生;在入学考试上,适当降低学员入学“门坎”,减少文化课考试科目,增加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试,采用国家和学校命题相结合的招生考试办法,逐步向“宽进严出”过渡。除此之外,还应改革课程结业考试制度,根据成人记忆力差,但接受能力强、学习应用性强、自学能力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的特点,可以采取分段考试,平均记分的方法来考核成绩。这样,既照顾了成人的特点,也能较全面地检查学员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促进学员更认真、全面地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