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规划改造设计方法及对策分析论文_许平原

(国网安徽电力长丰县供电公司 安徽合肥 231100)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会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变电站压力增大,对变电站进行改造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改造变电站的投资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进行变电站改造的时候,必须保证其改造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才能保证变电站改造的质量。本文主要对35kV的变电站改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造设计方法,希望能够帮助35kV变电站改造更好的进行。

关键词:35kV变电站;规划设计;方法对策;分析

我国电力工业诞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发展非常缓慢。直到建国以后,我国的电力产业才开始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用电量也迅速增加,这也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机遇时期。在改革发展的趋势下电力工业飞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供应千家万户及各种工业生产,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

1、35kV变电站概念、现状及问题

1.1 概念

35kV变电站是指35kV的高电压的场所,我们都知道输送电能时用高压输送消耗电能比较少,变电站就是为了输送电能时将发电厂发出来的低压电转变为高压,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将高压转变为低压,完成电能的运输,同时减少电能的损耗。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35kV变电站属于第四类变电站,这类变电站投入少,相对来说,建设比较容易,技术要求低,所以我国西部建设时采用了大量35kV变电站。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西部电量需求量增大,之前建设35kV变电站已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经常会出现变电站超负荷,供电不稳定,变电站覆盖区域偏小等问题,给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所以,我们必须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要求,对变电站进行一定的改造设计,拿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1.2 现状实例

例如:长丰县35kV杨庙变电站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G206国道东侧,全站面积1056平方米。站内安装了1台容量为6.3兆伏安的主变压器,本期35kV出线两回,10kV出线三回。现在35kV变电站已经无法满足长丰县杨庙地区尤其是四树工业园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为了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需要,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改造。

1.3 存在问题

(1)供电不可靠,稳定性差

35kV变电站目前存在配电网络较薄弱,不能实现自动化,调容技术落后,调压技术方法繁琐,速度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35kV变电站电网供电能力不稳定以及不太可靠等困难,我们需要尽量解决这些问题。

(2)不能满足无人值班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35kV变电站需要24小时有人值班,要通过巡视和检查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确保供电的稳定性,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有一些已经改造成无人值班变电站,可以通过监控来检查机器正常运行。不过一旦出现故障,需要专业人员前去修理,能维持变电站的继续使用。

2、35kV变电站系统改造设计方法方向

2.1 小型化

为了降低变电站修建花费,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占用面积,以免妨碍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变电站应该向小型化发展。

2.2 综合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提供了基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能,通过计算机对变电站的监控监测,实现可以实现变电站的远程调控,减少变电站的建设投资和人力投入,加快无人值班的发展。

3、35kV变电站系统改造设计对策

3.1 35kV配电网络的规划设计

现在,我们想要改造35kV配电网络,首先需要,在原来35kV变电站中间,合理增加新的35kV变电站,一覆盖配电网络的薄弱之处,减少原变电站供电压力。然后,我们需要将每一个村建设一条十千伏线,建立新的配电网络,减少变电站每个村的供电距离,减少电力损耗,提高用电效率,以此提高供电站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

3.2 35kV变电站可靠性稳定性提高

想要提高35伏变电站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我们首先需要派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检查变电站主仪器和相关配件,及时更换不稳定或不可靠装备,保证设备长期用,保障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然后,检查周边安全隐患,确保远离居民区一定距离以上,确定周边地形没有可出现的危险。其次,一定要做好防雷工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最后,一定要定期检查和维修,要保障备用电源可用,以免发生意外造成停电,提高变电站供电稳定性。

3.3 35kV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35kV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提供了可能,全国有部分变电站已经实现了综合自动化和无人值班化。为我们改造新的变电站提供了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尽量实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和无人值班化。首先,我们想要实现无人值班化,我们需要安装完整的监控系统,保证我们能够远程监视和操控变电站。然后我们需要采用良好的通信通道来完成远程的信息传递。想要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我们需要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比如发生故障,可以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自动启用备用电源,以提高供电站发生问题的解速度,提高供电站的供电稳定性。例: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主接线设计图。

3.4 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的提高

(1)运用自动调压技术

相比以往造价高、使用方法繁琐、占地面积大的调压设施,自动调压技术具有相对便宜即造价低、操作方便即能够实现自动调压、体积小等优点。自动调压技术还能提高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减少了人力财力的浪费,对变电站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2)运用自动调容技术

同样是为了提高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我们可以运用自动调容技术,实现自动调容,降低电量不必要消耗。它的作用主要是在用电负荷增加时增加变电站容量,减少超负荷运行的状况,减少超负荷运行对仪器造成的伤害,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

(3)降低故障停电时间

想要提高供电质量,可以从降低停电方面做起。首先我们可以设定定期排除故障,清除供电线路上容易发生故障的因素。然后我们可以设计用电、计划用电,比如居民用电高峰期降低工业用电,居民用电低谷期计划增加工业用电,这样可以错开用电高峰期,减轻用电负荷,以免发生停电。最后为了减少停电,我们要时常检查备用电源,一旦发生故障,立即启用备用电源,减少停电时间。

结语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高,35千伏变电站面临着巨大压力。但是由于资金和人手的限制,我们应该先对变电站改造最需要的地方进行改造,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进行改造过程中,我们需要首先拿出适合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设计方案,不能依照之前的例子照搬,一定要选择符合当地情况。要做好面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应对防护措施,满足供电区域的用电需求,维持供电站的智能化与安全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国印.35kV变电站的自动化继电保护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2(21):133.

[2]张宝归.35kV变电站的接地系统设计与施工问题研究[J].低碳世界,2013(12);105-111.

[3]邹东海,张葛祥,代植成,赵俊博.混合量子进化算法在110kV变电站规划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20).

[4]范冲伟.城郊35kV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选择及布点研究[J].供用电,2011(05).

[5]李军,郭玉华,王钧,景宁.基于贪婪随机自适应过程的多类型卫星联合任务规划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10):2162-2165.

论文作者:许平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35kV变电站规划改造设计方法及对策分析论文_许平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