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智能化特征,同时其运行的效率也更高,在当今的变电运行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发展方向。通常,我们所说的智能化就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进行变电运行工作。在变电运行过程中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十分有效的提高变电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对维护成本也能予以十分有效的控制,所以其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分析
1 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1.1 实现局部或全局智能控制智能化
变电站所表现出的一大特性,就是其对于设备控制的智能化。那么在针对相关的一次设备采取光电技术的过程中,其所就地控制柜所产生的效果实际上就和微型的GIS控制器相当。而在二次设备之中所使用的相关高压电压封闭装置、自动化控制、漏电闭锁智能交流互感器,进而有效的实现了相关设备运行的智能化操作运行,这一功能的实现,实际上一定程度上使得相关故障排查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此外,智能化设备还有效的实现了,电能传输本身和电力设备之间的智能控制功能。
1.2 引入控制终端计算机
终端对于变电站运行来说,就属于运行过程中的大脑,变电站所表现出的相关实际运行状况,能够直接利用计算机终端来进行计算,达到极短时间内进行判断、处理的目的。也就是说,控制终端的应用为变电站的故障解决以及输变电事故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光纤技术的应用和集成化电力装置
光纤技术本身使用相关的帮助措施,有效的满足了变电站内部各个控制层所表现出的相关局域网管理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本身可以直接在一次和二次设备层以及相应的控制中心中进行持续性的播散。那么在这一基础之上,大量数据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光纤技术能够使得传输体系更加的稳定、可靠。电能检测设备本身所表现出的设备、管理设备等方面表现出的集成化的特性,主要是属于一种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这项技术本身表现出的相关优势,主要就在于安装成本、缩短工期等方面。
1.4 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应用
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中央处理设备的负荷,降低了潜在风险性,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这项技术实现的原理是在三层中分别安装具有智能控制和处理能力的设备,实现了各自具备分级调控功能。
2 智能变电站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
2.1 一次设备智能化实现
智能组件按间隔配置,包括断路器及与其相关的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220kV智能终端按双套配置(母线除外),220kV母线智能终端按单套配置。110kV智能终端按单套配置。智能终端就地安装于智能端子箱,分散布置于配电装置场地。断路器根据在线监测要求,在本体或操作机构预装传感器。35kV一次、二次设备均在开关柜内安装,采用常规设备,不设置智能终端(主变间隔除外)。主变间隔设置单套智能终端。为配合顺序控制,提高智能化程度,35kV采用手车试验、运行位置可电动操作的开关柜,接地开关采用电动机构。在主变本体端子箱内设置单套智能终端,执行主变非电量保护功能,重瓦斯保护跳闸通过控制电缆直跳方式实现。
2.2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220V直流系统中组装了两个500AH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从而可以有效的对电源起到保护的作用。直流系统电压主要采取的是220V、直流母线为两段单母线,每一段母线接一组蓄电池和一套浮充电设备。在对于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选择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两组6×20A的充电装置。直流系统采用成套装置,充电及馈线等设备组屏6面,均放置在二次设备室。直流负荷供电采用放射状供电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取消UPS系统专用蓄电池组。在交流系统失电后,UPS系统由站内直流系统蓄电池组供电。智能站用交直流电源一体化系统所有屏柜均放置在二次设备室内。另外,鉴于配电装置处智能终端、电子式互感器等电子设备需直流电源,在配电装置处设置4面直流分配箱,以节省直流馈线屏和长距离电缆。
2.3 高级变电功能的实现
智能变电站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测,可以实现智能报警和智能信息的分析,并且还可以对线路的故障进行综合的控制等功能。
2.3.1 变电设备整体监测
计算机终端在使用的过程中加上站控系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设备的检测功能,同时,还可以无间歇的获取更多智能变电站装置的运行信号和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从而有效的降低无效数据的收集,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监控的效率。由于技术的水平有限,使得一部分对于智能变电站的整体的检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各个变电站之间可以有效的对核心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检测,从而有效的提高检测的高负荷设备。
2.3.2 线路综合故障控制
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故障的排查都在于数据的采集的能力。而且智能变电站在参考在线信息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模型技术,可以有效的采取先进的技术进行数据的采集,从而可以开发诊断系统。在这种技术之下,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将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输入到数据库和诊断系统,待系统运行之后,可以对一定时间内变电站系统工作的状态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对设备进行具体摄入的评价。智能变电站还可以智能防御,和传统的变电站的封闭功能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增加了很多的自动封闭的系统,并且加强了站控端的自动封闭的功能。
3 变电运行管理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完善
3.1 技术上的完善
首先,自动化通信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属于基础性技术,后续的很多技术完成都离不开自动化通信技术。因此,就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优化,加强通信通道的建设,确保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顺利进行,实现自动化设备遥控的顺利进行;其次,提高数据信息的采集技术和传输技术,自动化设备的各项指令发出并不是随意的,是需要在获得数据信息的分析基础上实现的,只有确保了数据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是正确合理,才可以使自动化技术得到更好更深层的利用;最后,重视对自动报警装置的建设,自动化技术的最初应用目的就是减少危险处人工操作的危险性,但是并不代表其自身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还需要设立相应的自动报警装置并加强日常的监督和维护管理。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在很多环节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投入,从而促进工作人员的合理安排,但是自动化技术的相关设备是需要定期的进行维护保养的,这就需要专门的安排技术人员负责这一块的内容,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化队伍,加强技术理论和时间的培训教育,不断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可以对自动化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的解决,同时对各个岗位的权责进行明确细分,进一步的提高管理的效率。
结语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智能化特征,同时其运行的效率也更高,在当今的变电运行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发展方向。通常,我们所说的智能化就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进行变电运行工作。在变电运行过程中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十分有效的提高变电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对维护成本也能予以十分有效的控制,所以其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1]余静,蒲晡.试论智能变电站在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191+263.
[2]吴伟.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中的问题解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8:162-163.
论文作者:赵宁 杨永伟 孙浩 彭亚飞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智能论文; 变电站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终端论文; 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