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罗定市罗定第二中学 5272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今后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地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 渗透
一、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1.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2.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
3.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比赛的各项规则。
4.集体主义、纪律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
5.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6.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意志品质教育: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勇敢坚毅,吃苦耐劳,自尊自强。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应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2.顽强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竞争意识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4.自控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中应善于采用反思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但有时又管不住自己的行为。在教学中遇到违纪情况时,教师应先冷处理,让其能继续随堂学习,课后再进行个别谈话。这样既维持了教学的正常秩序,又照顾了学生自尊心的需要。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再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同时也会改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威信。
5.自信心的培养。每个学生体质是不尽相同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体质的差距更为明显。体质好的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高,得到乐趣也多,而体质差的学生往往由于自卑心理采取一些逃避行为。对于这些同学,教师应多给与一些暗示(鼓励的语言、肯定的眼神),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可以,使学生产生“我行、我可以”的信念,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找回学习乐趣。
6.健康人格的培养。健康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健康才美丽的观点,同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同时,将运动塑造美丽作用的赞赏,不时传递给学生,教师融于无形中的观点会对学生的审美观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气质,将美育融入于无形之中。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1.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认识,用以影响学生言行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我认为可分讲解和谈话二种。具体来说讲解是根据集体情况,比较系统地分析各种情况。运用这种方法要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观点明确,不能让学生感到是说教。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内容要有血有肉。我最认可的是谈话,因为谈话,教师就某一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某一道理的方法,也称个别谈话。教师可与学生谈心,通过交流,一点一滴启发引导,使学生心悦诚服地乐于接受教育,同时也使教师了解学生内心想法。
2.榜样法。由于中学生在思想和个性发展的形成过程中,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容易接受眼前的事物,所以示范榜样法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作为教师就应时时处处成为学生仿效的楷模。再加上教师规范的动作示范、行走坐卧、外在仪表和丰富的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模仿中对比自我,从而得到全面教育。(2)充分运用社会上的人和事来教育,特别是体育方面。现代的中学生不光热爱运动,对运动员也像偶像一样崇拜。因此教育要善于运用典型和反面进行教育。(3)可在学生之间树立典型,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成为德育教育滚动的“教材”。
3.评比法。体育教学中运用评比大多在班组、小组或个人之间进行,内容上可有组织纪律性和常规执行评比。
方法还有很多,视具体情况还可以运用表扬批评法。由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可灵活运用或创造性运用各种教授法。
参考文献
[1]程业华 《体育课中德育渗透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国学校体育,2005,(2)。
[2]薛平平 《体育是“以德育人”的一门大课》.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12期。
[3]黄兴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湖北体育科技,1999年,02期。
论文作者:陈星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教师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中论文; 方法论文; 集体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