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实力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都在逐渐增加。土木工程设计的专业性比较强,并且复杂程度比较高,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则不仅会对土木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导致工程建设效益降低,严重制约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因此,对土木工程设计工作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设;结构;地基加固技术;运用
引言
土木工程是建筑中的主要分支,其结构的牢固性以及地基的可靠性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土木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要重视对施工过程中加固技术的应用,为后续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工程建设奠定基础,最大限度的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
1 土木工程结构与地基加固的重要性
1.1 提升土木工程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是一个土木工程重要的经济指标,土木工程本身质量问题,土木工程使用功能改变等都会对土木工程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土木工程因以上原因被拆除,就会产生严重的浪费问题。通过优化土木工程结构和地基加固设计,可以极大提高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减少各种质量问题及功能改变后对土木工程使用的影响。
1.2 提升土木工程的耐久度
耐久度是一个土木工程重要质量指标。土木工程在建造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指人为因素,如施工不当、人为破坏、维护不当等;客观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对土木工程材料的侵蚀,比如风吹日晒、降雨降雪等,土木工程的耐久度达不到设计标准,就很难满足人们的居住水平要求,应用结构加固技术可降低这些因素对土木工程的影响,提高土木工程使用的质量和安全。
1.3 提升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
抗震能力是一个土木工程重要安全指标。随着地质板块相互间的作用越来越频繁,在未来地震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低烈度地区出现高烈度地震的机率越来越大,地震一旦出现,将会对人们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威胁和破坏。目前我国大多土木工程设计的抗震能力仅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对于低烈度地区出现高烈度地震的情况还缺乏对应的方案,为增强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出现的加固技术已成为土木工程设计的研究方向。
2 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加固技术的运用
2.1 置换混凝土加固技术
置换混凝土加固技术是通过对原结构件中有物理缺陷区段或力学性能不能满足当下使用要求的局部区段的混凝土进行有效清理甚至剔除,对其需要加强的局部区段进行重新浇筑品种相同但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从而恢复原结构件的承载力的一种直接加固技术。置换混凝土加固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局部置换的结合面进行清理和剔除时,会使得原混凝土结构露出坚硬的结构层,清理工作需达到结构层表面满足粗糙而洁净的要求,这样在微膨胀剂的预压应力促进下新浇筑混凝土的水泥胶体便能渗入原结构层中,并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与其粘合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结构加固的效果。
2.2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
砌体是用砌筑砂浆将砌块砌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承重结构物。和其他加固技术相比,砌体结构加固技术的没有明显的优势。虽它也具有一定的抗压承载力,但在其他力学性能上的表现就差的很多。因此砌体结构的整体性表现相对较差,承载力也比较低,在外荷载作用下也比较容易出现或大或小的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砌体结构的常用加固技术大体分三种,分别为:砌体直接加固技术、改变荷载传递加固法和外套结构加固法。在建筑的施工当中,安全性能是首要的前提与保障,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安装结构进行全面的保护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3 土木工程建设中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
3.1 加筋加固技术
一般来说,加筋加固技术主要用于一些环境比较特殊、对施工能够造成一定困难的地区,而我国由于地形环境较为复杂,因此此项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加筋加固技术由加筋土法、锚固法以及竖向加固体复合地基法组成:加筋土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使用时必须在土体当中加入能够起到抗位作用的钢筋等材料,减少、抵抗或缓冲上部建筑物施工或完成后所施加的压力;锚固法主要针对上部建筑物的边波软弱位置进行加固,使用时必须用土钉等减压材料,缓冲或降低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增加边波的坚固性;竖向加固体复合地基法是专门针对深层的软弱状态,使用时要加桩柱,提高地基的抗压力,降低次固结沉降。
3.2 化学加固技术
化学加固技术主要有深层搅拌法和灌浆法两种。深层搅拌法是指将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之后,灌入到原地基结构当中去,与原有的材料结合形成更加牢固的复合地基,增加承重能力,防止产生建筑物墙体开裂、倾斜、断裂等现象,是一种简单、常见的方法,主要应用于有机物较高的泥炭土或者淤泥土;灌浆法则更适用于软弱土或岩体土,尤其是岩石性质的地基,由于岩石的内部结构不稳定,空洞较多,只能够用灌浆法进行填充,主要的方式有深入灌浆、高压灌浆等方法,并且材料更加丰富,不仅仅是水泥和石灰。
3.3 挤压加固技术
挤压加固技术在自然土质为湿陷性质的地基中较为普遍,适用于松散的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以及地下水位以下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包涵了多种方式:强夯法、振冲密实法、挤密碎石桩法、土、灰桩法等。其中强夯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对一个重量较大的夯锤施加外力,在重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自由下落,能够对地基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和振动力,增加其固结性,承担更多的压力。
3.4 排水固结的方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应用于地下水位超过地基加固的高度时,通常由加载预压法和超载预压法组成:前者适用于软土、粉土等土质,后者适用于粘性土和粉土中,原理基本相同,都是设置排水装置,区别在于超载预压法要远远大于上部建筑的承载量,而加载预压法与上部建筑的承载量相当。
3.5 换填加固技术
在地基加固中,换填法应用较多,当建筑地的自然地质无法满足现实的土木工程建设的需要时,就可以采用换填加固法,是指将工程地基位置以下的一定范围内不符合要求的软弱土挖除,然后换填入韧性高、强度高、压缩性低的没有侵蚀性质的材料。换填加固法包括换土垫层法、振冲置换法、强夯置换法、碎石桩法、石灰桩法和 EPS 轻填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施工中的各项技术都能够得到发挥,降低了施工的难度,优化了建筑的结构与质量,加强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技术加以合理的运用,并且不断优化、创新、引进土木工程地基加固技术和结构加固技术,促进其全面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昊,冷捷.在土木工程设计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知识,2017,37(02):63.
[2] 翟少冲.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运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115.
[3] 黄嵩.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16):80.
[4] 李宁.土木工程设计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知识,2017,37(13):45.
[5] 徐云涛.浅谈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7(24):99+102.
论文作者:王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土木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土木论文; 预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