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意义论文,思想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活动,结果得票高居榜首者是马克思(1818.5.5-1883.3.14)。(注:马克思主义光辉不灭[N].光明日报,2003-2-15.)
“千年伟人”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不是专业的教育家,没有留下系统的教育专著,他的(包括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包括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中:有的是从哲学方面论述的,有的是从经济学方面论述的,更多的是在共产主义学说中论述的。他阐述的教育基本原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教育建设的基石。马克思对教育的论述是多方面的,现就马克思和恩格斯论教育的社会性质和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基本问题,谈点学习体会。
一、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问题
综览中外教育史,有关教育的定义不下千百条,但从教育的育人的社会职能来看,教育与社会和人的三边关系,永远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西方教育史中,长期存在着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之争;在我国,也不乏从社会需求和从个人的发展论教育的言论;这正是教育与社会和个体关系的不同观点的反映。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也是教育史中长期存在的观点,在外国有,在中国也有。因而确定教育的性质,正确认识和阐明教育与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三者的关系,特别是确定社会关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应是研讨教育本质并使其走向科学化的根本问题。
(一)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从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性质出发,科学地阐明了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的本质、作用和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等根本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在批判资产阶级的伪善和对共产党人的攻击时指出:“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借以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卷269.)这段话,不仅指出了教育的社会性,同时也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阶级性,说明这个问题并不是共产党人臆造出来的,而是客观的存在。它科学地阐明了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阶级性实质,它不但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伪善,批判了资产阶级捏造的教育超阶级的谎言,同时也是对教育史中长期存在的教育生物起源论的非科学性的有力批判。它不仅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科学界定,也为无产阶级争取教育权而斗争和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论述,在长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曾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文化(包括教育在内)定义为:“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24.)这段话,可以作为教育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典型概括,它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教育的建设,都曾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处理好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缺乏对教育职能的全面理解。如过分看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片面强调教育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作用,而对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教育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特别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关怀,都有所忽视,结果使教育理论和实践走向极为狭窄的和偏颇的道路,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应当引以为戒。
另外,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社会制约性的观点出发,环视我国在加入WTO之后教育出现的新问题:教育的世界性加强了,国际间教育活动的交往将更为突出,教育服务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教育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这些是符合《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基本观点的。当然,今天又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教育中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沉着地应对。
(二)工人阶级争取教育权的斗争纲领
马克思从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性质和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阶级性出发,确定了工人阶级争取教育权的斗争纲领。
马克思在1866年写的《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提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即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教授的那种东西。第三,技术教育,这种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在这个“指示”中,为什么在教育上只提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三件事”,而不提德育呢?这是长期以来在学习马克思教育思想时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我们认为,第一,在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三方面的教育内容中,体现着马克思关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第二,为什么在教育内容中不提德育呢?这是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工人阶级来说,要争取的教育权不仅不是、而且不能是德育。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具体分析了当时工人阶级、特别是童工的状况:由于童工年龄小,反抗力弱,容易管理,而且工资低,因而便成为工厂主剥削的主要对象。资本家为了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尽量延长童工的劳动时间,有的劳动19到22小时,身体与精神都饱受摧残,结果造成童工身体衰弱、智力荒废和道德堕落的悲惨状况。马克思在他的有关著作中,也多是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例证,来说明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悲惨处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在“指示”中提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并把教育内容规定为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三件事”,以此来实施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初步结合,使工人阶级的新一代能够获得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一定的发展,来克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极度片面发展和劳动异化现象。马克思坚定地相信,如果能争取到对儿童和少年工人“按不同的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同时,马克思强调指出:“法律应当严格禁止9-17岁(包括17岁在内)的人在夜间和在一切有害健康的生产部门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所有这些,都是当时工人阶级所必要的生活和教育权利。
至于道德教育问题,在当时不仅不应列为学校教育的课程,而且应当使工人阶级及其子女尽力摆脱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工人阶级的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和社会活动中获得。因为“工人比起资产阶级来,说的是另一种习惯语,有另一种思想和观念,另一种习俗和道德原则,另一种宗教和政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所以,在马克思的“指示”中,只能体现出教育与生产劳动初步结合的基本要求,以及智力和体力最为初步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这也正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为争取教育权而斗争切合实际的教育纲领。
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纲领,必须争取立法,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通过普遍的立法行为能够得到靠许多分散的个人努力所无法得到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这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为工人阶级所设计的为争取教育权而斗争的基本内容。
时代改变之后,应当根据实际要求,增加新的内容,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原有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德育和美育等内容,并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实施现代教育的基本方针和途径,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弘扬。把马克思主义体脑结合的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中德、智、体、美各育协调发展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德育摆到一个突出地位上,是我们当前教育战线应当完成的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了详细的论述,指出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40.)这是我国实施道德教育的基本纲领。
(三)关于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的教育措施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之后所提出的10项措施中,有关教育的规定是:“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卷273.)在这些规定中,包含有普及义务教育、废除童工劳动、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基本措施。
普及教育,本来是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造就具有一定文化和技术的劳动者而提出的教育口号。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情况下,资本家大量廉价雇用童工和女工,使劳动人民的子女,从其幼小的时候起即走进工厂,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因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拉萨尔派提出企图通过“国家实施普遍的和平等的国民教育,实施普遍的义务教育,实施免费教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卷22.)的主张,不仅是空洞的、不可能实现的,而且还会麻痹工人阶级的斗争意志,因而受到马克思的坚决批判。当时只有争取工厂立法,限制童工劳动时间,取得在一定时间内的受教育权,把教育与生产劳动适当结合起来,才是可行的措施。所以马克思肯定欧文的教育实验,认为它反映出未来教育的萌芽,对未来消灭体脑差别将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对于我们认识教育的本质及社会主义教育的实施,如普及义务教育、实施教劳结合、解决经济落后地区学生的入学和辍学等问题,仍不失其指导意义。在我国,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搞好普及义务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必须做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做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不仅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所必需,也是造就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所必要的基础工程,绝不能等闲视之。
二、关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社会力量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综合国力也主要是体现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因而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人的发展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论述人的发展之前,有必要首先谈谈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本质的论述。
(一)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人具有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两个方面,体现着人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对此都有所论述,但强调说明的是人的社会本质。
马克思曾明确地提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道:“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人的自然本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它以遗传素质的形态表现出来,其中最主要是大脑的功能、各种感官的功能,以及肌体组织的功能。这些自然本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本质,而且远远高出于动物的自然本质。陶行知先生说:“人有两件宝,双手与大脑”,说明了人类自然本质高出于动物自然本质的主要方面。人的自然本质,包含有先天的“沉睡着的潜力”,它提供了人的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如果人的遗传素质在某一方面有了缺陷,就必然影响到后天的发展。但人的知识、思想和品德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包括了环境和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更为明确地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卷87.)这个观点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卷18.)的观点完全一致。肯定人是社会动物和人的社会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资产阶级人性论及自然主义有关人性主张的根本区别。
从人的发展历史看,人的自然本质,就个体来说是先天的,但就人类来说是后天的,是人类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恩格斯论《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卷508-520.)一文具体地论述了这一问题。因而人的自然本质,就人类的发展史来说,同样是后天的产物,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它的上面仍然打上了社会性的烙印。没有人的社会生活,就不可能把猿的自然本质转化成人的自然本质;没有人的社会生活,人的自然本质也将无以表现和发展;因而人的社会性,贯穿于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二者的形成和发展之中,构成了人的“类特性”,因此企图将人的某些社会特性,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从动物的“合群”和“守土”等本能活动中去找根据,没有任何科学基础。
我们肯定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本质是人的基本特性,并不忽视对人的自然本质的研究和肯定。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在人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其中许多问题至今还是未解之谜,需要加强科研予以解答,也需给以合理的教育促其发展。
(二)关于人的发展问题
人的本质主要是人的社会性,人的发展也主要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正是从这些基本观点出发,马克思才以社会的劳动分工来分析人的发展情况及其发展历程。
在原始社会,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尚未分离,而是在原始的状态下体现在一个人的活动中,所以才有“原始的丰富性”。当然这种原始的丰富性,是在一种极为低下的水平上以朴素的天然的浑然一体的形式表现着。
奴隶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劳动大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发生了分离。这在社会发展史上是历史的进步,但在人的发展史上却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野,出现了阶级的对立,脑力劳动者居于高贵的统治地位,对体力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压迫。由于劳动的异化,造成了体力劳动者极端片面发展的境地。
在阶级社会体脑分离的状况下,社会是在对立的范围内发展着,社会上少数人(统治阶级和知识阶层)的发展,是在牺牲大多数人发展的前提下得到发展的,而且这种发展是建立在体脑分离、脑力劳动者剥削体力劳动者之上而得来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这种发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仅在于劳动阶级被排斥于发展之外,而且还在于把劳动阶级排斥于发展之外的剥削阶级在发展方面也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虽然是不同于劳动者的另一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所以‘非人的东西’也同样是统治阶级命中所注定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这就是大工业生产力出现之前人的发展的概况。这种片面发展的状况,在大工业生产力出现之前的工场手工业生产中,由于过细的分工,使劳动者的片面发展达到了极端。
大工业生产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指体脑结合)创造了前提,因为大工业是先进的和革命的,大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者“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起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科技的发展又使大工业生产不断地发生变革,要求劳动者适应科技和生产发展,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熟悉生产系统,可以自由选择职业,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总之,大工业的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提出了客观需要和创造了物质基础,过去只专精于一艺的人,将为通晓生产系统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代替。
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并未走出片面发展的困境。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不但系统论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劳动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更进一步指出:“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按照社会计划来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时候,社会就消灭了人直到现在受他们自己的生产资料奴役的状况。……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在这里,恩格斯除肯定了生产力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之外,又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改革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指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这就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作了全面的论述。
在我国的今天,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大工业生产也在全国范围内起着主导作用,为实施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创造了客观条件。但是,我国的生产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社会还带有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特点,这会在教育和人的发展上有所反映。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理想目标,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教育上的奋斗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也会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中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应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来具体实施,扬其所长,补其所短。全面发展属于一般要求,对于具体教育对象来说,又需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这一点也尤为重要。
(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协调发展,但从体脑结合到体脑差别的消灭,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为达到这一目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成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基本内容。
如前所述,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提出:“对儿童和少年工人应当按不同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并认为“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正是基于这些思想,马克思才充分肯定了欧文的实验,在《资本论》中明确地指出,由于欧文的实验,“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16卷218、217,第2卷410,第46卷167,第3卷23,第3卷507,第23卷535,第20卷318,第23卷530.)并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按照各种年龄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卷24.)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不仅是为工人阶级争取教育权所设定的教育内容,也是为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更是为了未来人类走向全面发展的理想所设定的教育内容。当时教劳结合的主要任务,是“劳动者知识化”。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无产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基本内容。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列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综合技术教育列为普通教育的重要原则和主要内容。就我国教育的建设过程来看,从苏区起到抗日根据地再到全国解放后,一直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为教育方针。在教劳结合中,既有发展生产的要求,又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特别是对知识分子来说,教劳结合是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必要的教育手段,无数的革命干部就是从这条道路中走过来的。因此,在我们的教劳结合中,思想政治教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除“劳动者知识化”而外,更主要的是“知识分子劳动化”。
邓小平同志在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更赋予它以现代意义的具体内容,他提出教劳结合不仅是“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在结合中,“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仅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3-64.)在他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指导下,在“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赋有现代化的内容,更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地联系了起来。
总之,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思想,是同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密切结合的,只有不断提高劳动的科技含量,才能逐步缩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所以,普鲁东的综合劳动的思想(认为一个人掌握了多种手工劳动的技能,即可达到全面发展)必然遭到马克思的批判,(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卷135-136.)因为它不是向现代化生产的方向前进,而是向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向倒退。
基于我国当前生产的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我国当前教劳结合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基础教育来说,要根据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系统地安排中小学生的生产劳动活动,从简单操作到复杂运作,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在劳动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才能。
(2)继承我国劳动教育的传统,在教劳结合中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增强学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劳动观念,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
总之,要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来统帅教劳结合的实施,扩大劳动与现代化的科技结合的内容,增加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教育,使教科劳达到一体化,与时俱进地提高教劳结合的水平。
以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基本问题的粗浅理解,由此可见,所谓时代意义正如《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卷228.)它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根据当时的客观情况和历史任务,从实际出发提出和解决教育问题。二是我们应如何根据现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回答当前面临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生命力。
标签:教育论文; 工人阶级论文; 恩格斯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