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英语论文,生命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期,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努力使所有的学生具有基本的英语素质,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使每个学生具有终生学习英语和其他外语的能力,还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是针对西方青少年中吸毒、自杀、犯罪等生命不良现象提出的。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首次开始实践生命教育的思想,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何谓生命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冯建军,2007)。有学者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要使课堂充满活力,使人受感动,使内心变得善良、温柔、细腻;就是要在课堂上把知识的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是要努力让学生学会感动,学出意义,学有思想,学得快乐。生命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持续不断的滋润,才能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内心。
三、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尝试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和工具,依据教材挖掘生命教育因素是实施课堂生命教育的前提。英语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合理运用教材。在江苏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就有许多很好的生命教育素材,课文涉及学校、家庭、家乡、购物、网络、保护动物、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自然灾害、慈善活动等话题,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些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无疑为英语课堂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如表1所示。
(二)有效渗透生命教育
在深入分析研究教材之后,我们可以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合理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
1.教育学生锻炼身体,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魄,是什么都做不好的。然而,现在许多学生怕运动,整天躲在教室里,怕跑操,怕上体育课。有许多学生中午不吃饭,偏爱油炸食品,体重严重超标,导致自己的体育测试难以过关。
例1:7A Unit 4 Food着重讲述了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课堂上笔者通过与学生自由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适时进行评价,再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最后笔者设计了一个新闻采访,课前准备了Questionnaire: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Do you think you are eating a healthy diet?What good food do you expect?等等,然后让学生一部分扮演记者,另一部分扮演街上行人,让记者随机采访;之后综合采访结果,形成合理化建议——怎样才是合理饮食、健康饮食。最后,笔者将这些建议提出来供大家分享,有效地指导学生合理饮食、科学饮食。
例2:8A Unit 2 School life介绍了学校生活。在学习本单元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What is your ideal school life?学生发挥想象,开展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地描绘出自己理想中的学校生活。在学生描写的ideal school life中有这样的句子:We have a round classroom.We twenty students all sit around our teacher.
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懂得了:必须经常锻炼身体,少看电视,少打游戏,不能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必须要有足够的睡眠;在饮食方面,不能吃太多的甜食,不到校外小摊买油炸食品,要多吃水果蔬菜,注意营养均衡。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2.教育学生与人为善,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有些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不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为别人着想。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有关这方面题材的内容。
例3:在7A Unit 5 Going shopping的Reading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置身于购物情景中学会购物用语,笔者这样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带上事先准备的道具与自己喜爱的伙伴一起开店,或悠闲购物。为了做成买卖,他们极力推销自己的货物,班级马上就成了热闹的街市。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不仅满足了学生角色扮演的心理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举两得。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不得不与伙伴合作,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尽情地表达各自的看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提升语言技能、学习潜能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品质。
例4:8B Units 4&5 A charity show & International charities这个领域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应该是比较陌生的。在开展教学的时候,笔者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弱势群体的资料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如此需要关爱的一群人,然后提出问题:What can we do for the people in need?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学生想出的办法有:do something for the elderly,help the disabled people,give the seats to the elderly on the bus,help the blind to go across the road,raise some money for them等等。最后,笔者让学生写一篇日记:If you are only a student,what will you do to help the children in need?写作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尽可能地将可以做的事情列举出来,如:raise the pocket money to help build schools,buy some books for them to make them learn some knowledge,write letters to encourage them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除了自己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以外,也会给别人带来切实的帮助。
3.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耐挫能力
笔者经常听说学生因不能承受挫折和学习压力而出走、自我伤害,因水、电、火、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也时有发生,年轻的生命一瞬间被无情地毁灭。一些青少年对生命的理解是那么肤浅,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那么的薄弱,对危险和灾难的防患意识是那么的淡薄。经常听到教师在议论:某同学因为一次考试成绩差而不想上学了;某同学因为老师批评了他,就不来学校了等等。从这些现状看来,因为老师、家长给予的都是赞扬教育,现在的初中生往往不能遇到一点挫折,不能承受任何压力。这样下去,他们将来如何能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
例5:在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自读课文,再谈感想:What do you think of Justin and Paul?大家畅所欲言:brave,clever,confident.我追问:If you are Justin and Paul,what will you do?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向他们学习,在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坏人时,不要害怕,而是争取急中生智,抓住坏人。
例6:7B Unit 5 Abilities中Reading的主人公张华虽然只有16岁,但勇敢地救出了邻居——一位79岁的老人。以此教育学生要向张华学习,不畏艰难,机智勇敢。
例7:在8B Unit 6 A charity walk中,参加慈善义行的人必须走两天两夜,爬二十多座山。以此告诉学生要有耐挫心理,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4.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掌握避险的技能
多年来我们的传统教育多是对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宣传,少有避险技能、自救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应急避险的意识和能力是安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种意识和能力不会凭空而降,需要从小教育,点滴培养。
例8: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这一个单元讲的是台湾地震的情况,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防护措施和保护生命教育。近几年频繁的地震,让我们深感地震的灾害性;因为地壳的运动,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地震。展示和了解地震当时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地震中逃生的技能。在创设出情景的前提下,笔者以幻灯片的形式将地震中出现的情景再现,抛出讨论话题:Do you know how to survive in an earthquake?学生热烈讨论,给出了如下方法:try to stay in the open air,stay in the corner of the room,lie in bed,climb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jump through the windows,hold the head and hide under the desk if we are in class等等。这时教师可以当场示范,并让全体学生当场模拟演示。处理完毕整个文章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If there were an earthquake here and there were no time for you,what would you do?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给出了许多有创意的答案。此时笔者再适时作出点评:No matter what terrible disasters you are facing,don't give up easily.在激烈讨论过程中,在仔细的观察与思考过程中,在切实的情景实践中,学生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应急措施:在生命还未受到威胁时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生命遭遇威胁的时候,除了该有的镇静,他们还知道了该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尽可能地不受到威胁。学生同时意识到,所有的措施都是为了让生命延续下去,生命的脆弱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爱护它。
5.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人口过快增长,就会造成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困难,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污染、水土流失、世界性旱涝灾害等。因此加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例9:8A Unit 4 Wild animals是有关野生动物大熊猫的,这一单元介绍了熊猫“希望”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以及现在熊猫所面临的环境和生存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当大家在讨论“希望”的成长过程时,笔者适时追问一问:Why does the writer give the giant panda the name Xi Wang?供小组讨论。略带深度的问题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学生争先恐后地用英语交流。以下为部分师生对话:
(T:Teacher S1:Student 1 S2:Student 2 S3 :…)
T:Why does the writer give the giant panda the name Xi Wang?
S1:Because in English Xi Wang means“hope”.
T:Well,but what does the writer hope?
S2:He hopes Xi Wang will grow up happily.
S3:He hopes we will take good care of Xi Wang.
S4:He hopes we people will take actions to protect Xi Wang and other giant pandas.
T:I agree,and then what actions can we take to protect Xi Wang and other giant pandas?
S5:In the last paragraph,make giant panda reserves bigger,encourage farmers to leave giant panda reserves,stop people from cutting down trees and forests.
T:Any other actions?
S6:Make posters to let more people know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giant pandas.
在对话中,笔者通过追问,点拨、引导学生不断在阅读材料中准确寻找并理解信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始终积极性高涨,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在想办法保护大熊猫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保护动物及环境的意识。
例10:8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是有关阳光镇几十年来变化的一个单元。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辩论,让学生针对变化的优劣来阐述观点,并且说明理由(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在阐述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将城市变化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笔者就此阐述了生态环境与生命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life in the nature),并告诉学生: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应得到尊重,一切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人类应当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生命是依附于自然环境而存在的,一旦环境被破坏,生命也将不复存在。学生由此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摒弃了破坏环境的各种行为。
实践证明,借助单元话题渗透生命教育,对学生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与道德素质、净化他们的心灵都能起到一定作用。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们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看到这种变化,甚是欣慰。
四、结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正确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生命质量,并不断创造生命的价值。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单元话题,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并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把握好生命教育的切入点及其与语言教育的结合点,真正将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落到实处。
标签:初中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