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今天的高等教育日益明显地体现出产业特征,日益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的产业特性,对于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高等教育产业的再认识
什么是产业?新版《辞海》这样解释:“指各种生产的事业。”《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说:“指各种制造或供应货物、劳务或收入来源的生产性企业。”这两种解释都强调了“生产”二字。高等教育是不是一种生产活动,它生产什么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它生产的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这种特殊产品又有两类:一是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二是大量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成果。就广泛的意义上讲,高等教育生产的这两种产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例如,受教育者接受了高等教育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然后又以自己的劳动能力参与社会的生产和服务,创造价值,一方面贡献给国家和社会,另方面又使自己获得利益。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资源都由政府统管统配,高等教育产品全部由政府“收购”,然后无偿分配给部分公民和单位享用,所需费用也由政府承担,虽然存在着事实上的高教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但由于是政府统购统配,而不是直接的市场交换,高等教育的产业性因而被隐蔽了。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社会资源通过市场来配置,高等教育的产业性特征就凸现出来了。高等教育投资和消费的回报,对于企业、家庭和个人的作用日益显著。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参与市场交换的产业。其实,早在1992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就明确地把教育事业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并指出,教育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从而把教育的产业属性实事求是地确定下来。在以后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中又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产业地位。可见,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必须正视的。可以说,承认高等教育的产业地位,是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具体化认识。
那么,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具有一些什么特点呢?
第一是生产性。 既然是产业,必然具备生产性特征。高等教育大大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技能,开发和挖掘人力资源,使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创造价值的人;高校的科学研究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创造出价值。这两个方面是高等教育产业生产性特征的最集中、最具体体现。
第二是基础性。 这是由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作为产业而言,教育是最重要的产业,这种产业造就着其它一切产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其它一切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党的十五大又指出:“人才是科学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这些重要论述都说明了教育及其作为教育中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的地位以及其作为基础产业的属性。
第三是可持续性。 毫无疑问,高等教育产业在我国还是“朝阳产业”,它将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富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不断转变,而越来越兴旺发达。在许多传统产业不断步入“黄昏”之际,展示出它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第四是广泛性。 这既表现在高等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是巨大的产业,表现在从长远看它是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大的产业,还表现在它是一个可以调动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个多方面的参与积极性和投资热情的产业。
第五是专业性。 如前所述,高等教育的产品主要是高层次的劳动者和科技成果两类。这就要求生产产品的工人(教育工作者)、工厂(学校)必须首先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这种生产是专业性很强的生产,这种产品是专业性很强的产品,是一般的工厂、企业所无法企及的,更是无法替代的。
第六是高回报性。 据有关方面的权威测算,教育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农业经济时代不足10%;工业经济时代后期达到40%以上;到知识经济时代则达到50%以上。在一些发达国家,智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本世纪初仅为5—20%,现在已达到60—80%。 而科技素质和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中科院联想以及美国微软集团的发展都证明投资教育的高回报性。
第七是间接性。 对于生产物质资料的产业来说,其生产过程、生产产品是直接的。而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最直接的产品是人们增长的知识和技能,因而是一种间接性生产,其产品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第八是多效性。 高等教育不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好统一。实际上,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的文化事业、意识形态的范畴,与经济的关系不再仅仅停留在纯粹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上,不再与经济截然分开,而是逐步走上与生产活动统一、并行发展的阶段,在社会结构中表现出全方位、多角色的特性,产生着提高国民素质,扩大消费、拉动经济、繁荣文化、传播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等多方面的经济、社会效应。
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承认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特殊产业)能不能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呢?这是目前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对许多人来讲,承认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并不难,难的是推动高等教育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领域、各行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比之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则相对滞后,整个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而转换。因此,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而从发展的方向看,促进高等教育走产业化之路正是为了建立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在这里,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产业化”。如果把高等教育或高校理解为“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企业,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那固然与教育产业的性质和任务相违背,与我国的教育法规和党的教育方针不相符,是不可取的。因为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产业,同样也是一种事业。但如果我们把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理解为在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法规的前提下,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引进产业的经营机制,进行产业化管理。笔者认为是完全应该的,也是可能的。按照这种理解,高等教育走产业化之路,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第一,从必要性方面看,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我国社会综合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这种战略地位和作用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而是高等教育本身的特性所赋予的。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高等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趋势今天已经越来越明显。其次,可以为我们深化当前的高教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从产业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目前最紧迫的是要改变投入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不佳、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等问题。承认高等教育可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就可以把诸如市场导向机制,重视投入产出、追求效益机制,竞争机制,等价交换机制等产业经营机制引入教育改革,解决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专业改造、课程设置、教师聘用、教学质量、学生分配、办学经费、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二,从可能性上看,首先,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文化需要”就包含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学历层次、接受高等教育,学到知识的教育。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占相应年龄组(20—24岁)人口的比重只有9%,低于世界低、中等收入国家24%的平均水平。1998年《国际统计年鉴》统计,每百人中大学生数为美国32.2人、日本21.2人、韩国13.4人、菲律宾15.2人、新加坡4.7人、泰国2.9人、印度2.5人,中国为1.39人,如按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数统计,则只有0.46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而近十年来,我国家庭,尤其是城镇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子女教育、学习费用增长最快。因此,培育高等教育产业,增加教育消费和支出,既可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国民素质,又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于民是好事,于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有助于转变教育只应该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消费观念。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有强烈的需求,另方面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又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大发展非公有制学校的力度,鼓励企业、团体、个人以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和个人创办、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多种所有制学校办学的试验,繁荣民办教育,使高等教育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增加教育收费。事实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日益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费来源多样化的特点,为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不断创造着条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再次,有助于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高等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渠道,它在综合国力各构成要素中起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很难建成社会主义的。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鉴于目前我国文盲和低学历、低素质人口比重过高的实际,只有大力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人力资源所提出的要求。
最后,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冗员众多、人浮于事现象十分突出。1998年,全国高校共有职工110万人,其中教师42万人,仅占全部职工数的40%多一点,行政后勤人员占60%;师生比是1∶7,而美国是1∶17,印度是1∶14,只相当于国外高校的1/2—1/5;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很低。据清华大学统计,全国高校20%的仪器处于闲置状态,许多高校教师的周工作时间不足10小时,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从事校外“兼职”和“第二职业”上,优秀人才和中青年教师待遇偏低,教师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办社会,大量应当由社会负担的工作没有从学校分离出去,过多地占用了学校编制和经费。上述情况表明,高校还有巨大的办学资源可挖,在政府不必增加太多投入的情况下,只要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就可以扩大和加快高校发展步伐。
三、推进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从本质上说,高等教育产业化是通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产业体系,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高等教育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产生出最佳的人才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推进产业化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创造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所必需的市场环境和条件。高等教育产业化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高教产品(人才、科技成果等)必须是为市场生产的,二是高等教育要有一定的规模。一句话,高等教育产业化只有在市场化和集约化这两个前提下才有可能顺利进行。这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所必需的最起码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为此,首先国家应该从政策和法律上确定上述方向并予以导向,对高等教育产业给予多方面的法律保障以及政策倾斜和必要的支持,如在融资渠道、专业设置、招生分配、办学模式等方面给高校更大的自主权,使高校具有真正的法人地位,能够面向市场和需要自主办学。其次,高校要在政府、社会的密切配合下,主动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着眼于市场需要、市场规律和市场发展趋势,围绕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来调整和确定产业的内容与结构,大力培育和开拓产业市场。再次,要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高校现在一方面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着进一步的发展,另方面又存在着人力、设备等办学资源方面的严重浪费,存在着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只有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学科建设、扩大办学规模、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才能真正提高办学效益,推进高等教育发展迈向新台阶。
第二、解放思想,引进产业经营机制。既然可以在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法规的前提下,促进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那么就可以采取一些产业的经营机制来发展高等教育产业。这些机制应从高等教育的特点出发,充分引入市场调节手段,使之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使高等教育从计划控制模式下摆脱出来,逐渐形成国家、市场、社会、学校责任分明、衔接协调、相互促进的开放的运行方式与运行过程。在这一运行机制下,办学主体趋于多元化、投资主体广泛化、师资队伍高质化、教育效益高效化、教育结构在市场作用下趋于优化,教育产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动态的适应与均衡。从这个总目标出发,至少可以将如下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产业:一是市场导向机制,即一定要根据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办学,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由市场和社会需求来确定,并随着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等价交换机制。由于高等教育产品的消费对国家、社会、个人三者都有益,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实施高等教育成本由受益者分担的政策。三是投入和产出效益机制,力争用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变高校长期存在的不讲投资效益的状况。四是竞争机制,一方面使高校真正向社会自主办学,由市场和社会检验其质量、决定其存亡;另方面在校内人事和分配制度中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多劳多得、优质优薪的机制,增强每一位教职工的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
第三、强化高校内部的产业化管理。即按照产业化规律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办企业和后勤服务进行管理。首先,就“人才培养”来说,每一个高中生一经高校培养之后便成了掌握有专门技术本领、能够从事某种复杂劳动的人才,通常情况下,其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高于没有专门技术的普通劳动者,相应地得到的劳动报酬也高于普通劳动者。由于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设备、信息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因而就必须讲求质量控制、成本核算,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就如同企业的生产需要控制成本,提高质量一样。这是其一。其二,高校的办学经费可以由需要和使用人才的各方按需投资,即国家需要的人才由国家投资,企业需要的人才由企业投资,个人希望自我塑造和发展的由个人出资,学校自己看好的人才由学校先投资,待这些学生毕业时再根据市场行情收费转让。这样才符合“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才可能对学校的投资结构进行重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可见,对“人才培养”实行产业化管理是具有可行性的。
其次,就“科学研究”来讲,它同人才培养一样,也需要人力、物力、时间、设备、信息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因而也必须讲求投入产出的效益,引导更多的“科学研究”直接面向市场,主动参与经济建设,使科学研究过程直接与现实生产过程相连接。为此,进行产业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再看看“校办产业”和“后勤服务”,市场经济体制下,校办产业同生产企业一样,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寻发展,就必须实行产业化管理,按产业化运作的客观规律来经营。倘若继续按过去学校行政管理的办法来管理校办产业,那是注定要失败的。“后勤服务”亦如此,要改变高校后勤服务中目前存在的低质量、低效益状况,走上高质量、高效益,自我壮大、自我发展之路也必须讲求投入产出效益,进行产业化管理。这样才可能逐步丢掉学校办社会的沉重包袱。
第四、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需要消除的误区和处理好的关系。当前,不少人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解过于狭隘和片面,认识上往往把产业化等同于企业化,等同于收费化,等同于赚钱化。这是十分片面和有害的。应该看到,从本质上说,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最重要的是管理方式的科学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结构规模的合理化、办学资源的最优化、办学质量的优质化、办学效益的高效化。它所追求的是投入、规模、结构、成本与产出、质量、效益的较好统一。它要求在发展中处理好数量、规模、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防止重规模、重数量、重速度、轻结构、轻质量、轻效益的倾向;处理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产业规律的关系,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既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又大胆借鉴和引入产业管理机制;处理好政府投资与多渠道筹资的关系,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体制;处理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与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关系,形成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政府依法治教的局面;处理好社会效益即人才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第一位;处理好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的关系,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只有这样,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才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
总之,产业化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终选择。惟有如此,才能使“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个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解决;也只有以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高等教育才能彻底解决自身发展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走向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