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通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由于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孔隙比相对较大,内部含水量较高,同时承载力较低,在外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土体容易发生较大的沉降,进而导致土体变形过大,最终对路基的稳定性及行车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而强夯法是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强夯法概述,然后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强夯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强夯法施工技术;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应用
引言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整体质量。软土路基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是不可避免的,在控制不到位的情况下,常常出现路基塌陷、变形、沉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大大降低了施工质量。必须对软土路基的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难点,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对施工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进行充分把握,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和责任心,保证施工能够符合规定的标准。有效使用强夯法,能够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为车辆的通行提供方便,促进交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1 强夯法概述
1.1 强夯法的工作原理
应用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夯锤自由下落产生的冲击波使土体排出过多的水分,减小孔隙比,压缩土体体积,使地基更加密实,与此同时,该冲击波引起的震动,在土中依然能够以波的形式向地下继续传播。在此过程中,若将地基视为弹性半空间体,则夯锤自由下落的过程也是将势能转变为动能的过程,当夯锤夯击地面的一瞬间,动能中的一部分会通过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一部分会由于摩擦因素的影响,将动能转变为热能,其余部分的动能会对土体造成冲击,使土体产生自由震动,同时还以纵横波和表面波的波体系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土体发生作用。纵波大部分是对液相的作用,使孔隙间的水压力得到有效增大,将水分排出,此过程中,土颗粒也会产生一定的错位,使土体骨架产生解体,随后,横波会作用于土颗粒,使其更加密实。
1.2 施工参数确定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强夯法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通常而言,强夯法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参数有:加固深度、夯击次数、间隔时间等。在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以及适用要求,借鉴以往的施工经验,对设计参数进行初步选定,然后对现场试验段进行施工,根据施工结果调整各参数,并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最终确定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2.1 施工准备
市政道路工程的软土路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地形、气候和土壤颗粒等进行详细考察。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对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使客观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增强施工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另外,在施工场地周围存在建筑物的情况下,会对施工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专业的检测站点,在施工中采取挖隔振沟的方式进行,保证施工设备的顺利使用,使选择的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效用。
2.2 平整场地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障碍物,施工前应使用相关机械设备,将施工现场的土地进行相应平整。如果场地平整度满足要求,可选用推土机进行施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另外,需要估算夯实后的地面沉降值,从而确定地面的高程。为了对地面进行有效防护,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坏,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前需要对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位置进行检查和确认,保证施工场地能够符合规定的标准,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2.3 测量放样
在放样测量中,应保证夯点之间的距离为6m,桩身布置应选择方形为主体,施工方法和技术选择必须严格符合设计规范和要求,第二个夯实点的设置需要位于第一个夯击范围的中心点。然后,选择全站仪或钢尺来标记每一个捣实点的位置,一般选用白灰和木桩作为标记材料,在此基础上,测量各捣实点的原始地面标高。在采用压实技术之前,地基的实测地面承载力为160kPa和180kPa,在施工的规定标准值以下。在施工初期,为了在规定范围内缩小水位与规定值之间的差距,需要对各点进行夯击,同时,测量水位沉降与孔隙水之间的压力,并详细记录相关数值,为后期的施工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2.4 碎石铺设
如果地表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有饱和细颗粒土,为了增强土壤表面的坚实度和稳定度,则应在底土表面铺上砾石层,层厚控制在2m以内,以保护表层土壤,保证土质能够符合施工的标准。碎石铺筑可以增加夯击的夯实力,控制冲击波引起的表层土体松动,对超静水引起的压力进行及时消除。
2.5 夯点施工
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夯击前,必须标注出首次夯击的位置,通常情况下,用石灰或者小木桩进行标注,将误差控制在4cm范围内,在保证数值准确性的前提下,使地面高程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具体来说,夯点施工需要做好以下3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前,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尽量避开凹凸不平的地面,采取合适的方式和设备对地面进行平整。再次使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对场地标高值进行测量,以保证设计的夯实面标高水平。然后,利用全站仪对施工现场地图的角度进行测量,并对坐标精度进行检验。经监测人员测试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选择专业的经纬仪,在现场布置第一个夯实点。为了使捣固锤准确到达相应位置,需要在捣固点的位置标注白灰,以提高施工的便利性。第二阶段,在第一个夯实点施工完成后,监理应检查夯实点,保证各个夯实点的距离的合理习惯,同时对夯击的力度进行严格控制,使夯实的效果能够更加明显。针对夯击的阶段性成果,记录出相应的数值,安排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继续进行场地的平整和回填工作,然后重复第一阶段的工作。利用全站仪进行调查地图角点,加快捣固点的识别速度,增强坐标点位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三阶段,无须再安排捣实点,观察捣实体积,将捣实的体积控制在相应范围内。为增强施工的稳定性,需要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采取合理措施,有效控制捣实次数和捣实距离,在出现偏差的时候及时进行纠正,使施工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通常情况下,可以选用长度2.4m、重量25t的平底铸钢锤,这种刚锤的刚度和硬度较好,能够对土体进行有效锤击,提高土体的密实性。完成夯实施工后,可采用推土机平整土地,同时控制碾压混凝土标高,使其达到施工标准。
结语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能够使施工范围内的土质得到有效改善,增强路基的坚实性与稳定性,为车辆的通行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必须对强夯法的特点、难点等进行详细了解,在考察施工现场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加固参数,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步骤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使施工的整个过程达到规定的标准。在完成施工之后,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全方位控制,切实提高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水平,实现良好的施工效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忠彦.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0)
[2]李叔平.简述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3)
[3]晁铁彦.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强夯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陕西建筑.2018(07)
论文作者:李丽妙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土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夯实论文; 地面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场地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