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的经营管理_电子商务论文

2000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经营状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状况论文,全国重点论文,商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在国家各项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推动下,消费品市场物价指数连继两年多下降的局面得到抑制,开始小幅上升,使得消费品市场环境有所好转,加之春节、五一、十一几个长假的拉动,国内消费品市场保持了1999年10月份以来稳定增长的势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1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其中城市零售额为211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县及县以下为130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

回顾2000年大型零售商场的商品销售经营环境,从总体上看,传统百货店已进入了经营上非常困难的阶段。怎样调整商品经营结构,降低经营成本,改善营销、促销策略、方式,突出特色,既有市场份额又有利润,是大型零售百货商场目前及今后生存和发展必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商品销售概况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273家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商品销售总额实现1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商品零售额实现10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8%。按可比条件计算,增长幅度分别比上年提高5.4、1.9个百分点。

有180家零售商场商品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占65.9%,其中增长速度超过20%的有58家,占21.2%;93家零售商场商品销售总额比上年下降,占34.1%,其中下降速度超过15%的有52家,占19%。

有190家零售商场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占69.6%,其中增长速度超过20%的有69家,占25.3%;有83家零售商场商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占30.4%,其中下降速度超过15%的有47家,占17.2%。

273家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9%。其中,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的有82家,占30.4%,亏损的有33家,占12.1%。其他分类统计见表1和表2。

表1:销售总额增长情况

销售总额

  数量

  总计销售

 占273家商场销

(亿元)

 (家)

 额(亿元)  售总额比例(%)

50以上

  3  176.7 13.66

10~50 

30

  505.3 39.08

5~10   50

1~5  90

1以下

 100

表2:零售额增长情况

零售总额

  数量

  总计零售

 占273家商场零

(亿元)

 (家)

 额(亿元)  售总额比例(%)

30以上  4 

149.8 13.96

10~30  

23   343.3 32

5~10  45

1~5   97

1以下   104

销售特点

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业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传统商品的需求弹性下降,对新增新兴商品的零求欲望上升。从大型零售商场商品销售情况已较明显地反映出这种变化。

1.新增需求商品销售增长快(见图1)。

2.小家电产品销售旺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电热水器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正在大幅度地占领燃气热水器的市场(见图1)。

3.与旅游相关的一些商品销售旺盛。春节、五一、十一的长假期间,众多居民外出旅游,带动相关商品销售的旺盛。2000年,照相机销售比上年增长13.5%,其中5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35.5%,10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13.1%;彩色胶卷比上年增长58.7%;旅游鞋增长18.7%,而皮鞋、布鞋均为负增长;运动衫裤增长34.8%,其中10月份同比增长51.4%;摄像机增长37.7%,其中10月份增长64.5%。

4.大家电商品销售两极分化(见图1)。空调增长幅度比上年增加46.9个百分点,其中5、6、7三个月同比分别增长83.7%、57.5%和154.9%;彩电增长幅度比上年减少23.1个百分点,其中25寸及以上彩电销售增长18.3%,增长幅度比上年减少40.5个百分点。

5.服装销售量平淡,各种服装销量同比只增长1.3%(见图1)。

由于零售业态的竞争加剧,以及受新促销理念的影响,虽然单一的商品打折促销在2000年更加频繁化,但促销手段也在悄悄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如利用店庆促销,把促销活动更多地放在节假日之外等,同时组建大型零售集团、商品经营转型等进行经营发展战略调整的措施也已在一些传统的零售百货店开始实施。

国内消费品零售市场基本面的变化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89404亿元,超过10000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2253元和6280元,城乡居民住房、电信和用电等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城镇居民大件耐用消费品拥有率已基本趋于饱和,从总体上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消费品零售市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国内消费品零售业态“百花齐放”。虽然某一种业态零售额目前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还不高,但其发展速度相当快,这使得国内消费品零售业态供过于求,导致近几年消费品零售市场争夺客源、抢占销售份额的竞争不断加剧。新业态不仅以低价策略侵蚀传统百货店业态的市场份额,而且以新的管理、营销理念给予强烈的冲击。在这种市场状况下,大型零售百货商场不得不加入残酷的价格竞争,不得不只要“江山”(销售额)而舍弃“美人”(利润),一些缺乏竞争能力的零售企业遭到淘汰,被迫转型。

2.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变化速度加快,个性化消费趋于增长。许多商品在款式、功能、外观色彩等方面的变化速度加快,同时满足消费者新增需求的商品也不断投入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上的商品品种不断扩大。同时由于个性化消费欲望的增长,同一种商品的消费群体在缩小,许多商品在市场上畅销时间已变得很短,经营者根据市场来把握经销什么样的商品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以全见长、以大批量进货为主要进货方式的大型百货零售商场来说,这种变化给其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

3.商品销售价格走低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变化使规模经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品零售业态的主要发展方式,这对目前绝大部分还是单体店的大型零售百货商店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4.居民消费结构趋于多样化,食品支出比重下降,非商品性、非消费性支出上升。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49.9%和58.6%分别降到2000年底40%和50%的水平(支出变化见图2)。居民消费结构多样化使得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居民生活消费品需求增长速度之间出现不协调,差距拉大,或发生背离。在这种状况下,要想充分占有市场份额,广布零售网点、扩大市场销售区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经营策略。而这正是以单店形式存在的大型零售百货商场的薄弱环节。

资料来源:国家城调队统计报告

5.商业资本开始趋于强化。近两年商业资本开始活跃,突出表现在一些大型家电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对生产企业的商品订单或商品招标行为上。而许多大型零售百货商店近几年却处于一种商业资本弱化的倾向,在做着出租柜台、产品代销的生意,一些大商场已名存实亡,实际做的是物业生意。这种状况是与现代化零售业态背道而驰的。

6.消费者接受服务的方式或内容发生了变化。国外新的营销、服务理念进入,我国消费者消费行为逐步成熟,由注重售货员的服务态度,转向同时注重售货员的服务水平(商品知识、业务技术等);由注重商品售后服务,转向同时注重商品售前服务(包括商品的高质量、商品功能、材料、质地、制作工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由注重经营商品齐全,转向同时注重商品特色(包括价格特色、新颖特色等);由注重经营环境,转向同时注重人文特色;由注重商品销售服务,转向同时注重休闲、娱乐服务;由注重硬件,转向同时注重软件(现代化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内涵、企业形象等)。

7.节、假日消费比重上升。目前我国有114个“小假”,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全年假期已超过全年天数的1/3,近年来在我国还开始时兴“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这些节、假日为消费者提供了充足的购物时间及消费氛围,节、假日消费已成为消费者一个主流的消费习惯。对商家来说,节、假日已成为拉动全年商品销售额增长的重要因素。

此外,信用消费、网上购物、商品定制、旅游消费等新的、现代的消费方式也已渐渐兴起。

(执笔:曹立生)

标签:;  

2000年我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的经营管理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