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药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的关系论文_唐梦馥

探究中药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的关系论文_唐梦馥

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 150000

【摘 要】在中药的相关研究工作中,其药性本身的科学依据以及性效规律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以传统功能的中药进行研究,并且从药性组合方面来进行讨论,将药性和药效之间经过对比来寻找其对应规律。通过一系列的研究首先揭示其药性的物质基础,进而对其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最终建立了一个从症候到功效最终针对其药性进行研究的体系,进而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药性组合;性效规律;合理用药;中药新;药创制

在整个中药学理论中, 药性是其中一项比较基础的理论,在中医以及中药这两个学科中起到了一个连接纽带的作用,并且重要也因此有别于其他的天然药物。当前已经有很多学者针对重要的性味归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最终证明了性味归经共同表述了中药的作用一起寄自身的特征,所以这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应该统一进行研究。本文从药性组合和功效之间的关系入手,希望可以给中药药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药性组合的见解

对于药性这个词来说,其本身涉及到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药物的性能,另一方面是药物的性质,但是历代医学家经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往往都将二者合并起来进行研究,这样就总结出了一套完善的用药规律。当前来看,我们应该重视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将药性和药效二者关联起来,并且开始着手研究其内在的原因。经过了研究之后我们发现,虽然药性对药效有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但二者也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个药性中的诸多要素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形成一个整体,这种药性的整体才能够决定其功效。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药性内部各要素的研究工作,从多个维度和层次入手,分别研究其和中药药性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多维药性,通过这种研究方式,我们就可以确定多种中药药性个体和其所组成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单味药来说,其本身就是多个药性组合成的整体,所以我们在进行药性的研究时,应该结合其配伍规律。

将两个或以上的不同药性加以组合,就产生了药性组合的概念,明朝的《本草经疏》即说明了药性不同的组合方式就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并且也已经确定了性味归经这几个要素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对于药性组合来说明其并不是随机排列的,经常是以其药性自身存在的特点作为依据,来确定的组合形式。正常来说,归经有12个类别、气则分为寒凉平温热这5种,味则分为酸苦甘辛咸淡涩这7种,一共可以产生420种药性组合。在对中药进行组合,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存在于药性分布中的特征,对这些特征进行总结,我们就可以对于药性组合进行改良。

二、运用药性组合来研究药性和药效之间的规律

针对药性组合来研究药效,这其实也离不开针对药性中的每个要素在整个药方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这种方式既包括宏观上的规律和原理,又包括围观上的每一个细小的要素,所以可以从多层次和多尺度来组成一个更为立体的研究框架。

(一)基于药性组合的性效规律研究内容

(1)中药药性-功用关系的药性组合规律与基础理论研究。

该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层面,通过明确药性与功效关系,发现药性一功效规律,形成“药性组合”应用基本理论,为其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2)药性-功效物质基础与作用靶点研究。

针对特定功效相关药效所对应的靶点、药物作用靶点及受体,进行药物物质基础和靶点辨识,明确药效物质作用靶点,揭示药性相关物质基础与其作用靶点关联性规律。

(3)基于药效学的药性-功效关系研究。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各药性组合相关的生物效应,明确性昧、归经的调节与影响,建立药物性、味、归经作用性质、特征与作用的药效表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基于代谢特征的药性-功效关系研究。

从代谢特征角度研究药性-功效关系能够通过药性相关生物过程的终端效应表征药性与功效对机体的作用。综合评价药性对机体代谢网络影响结合中医理论揭示药物性、昧、归经核心要素之间的网络关系。

(5)临床有效

方剂的药性组合规律研究。从临床有效方剂中发现药性组合与功用关系的基本规律,明确典型药性组合与辨证分型、方剂功效的临床应用规律。验证构建的“药性组合”应用基本理论。

(6)基于生物网络的药性-功效关系研究。

在药性组合物质基础、作用靶点、药效表征和代谢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用生物信息方法构建揭示药性组合与功效关系原理的生物网络。对不同药性组合相关生物网络的对比,通过网络效应指标的上调或下调,阐释药性对生物网络调节的作用性质,通过药物所影响的关键指标及相应靶点明确药性对生物网络调节的基本特征,通过网络的效应传递和终端效应标识效应分布。上述6个部分研究各有重点、相互衔接、交叉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基于药性组合的性效规律研究优势

结合上述6部分内容,研究药性与功效关系的科学原理与客观规律,其优点主要表现为如下3个方面:

(1)从特定功效相关的关键药性组合选择药物,体现了药性自身的系统性和中医认知的整体观l1。关键药性组合体现了功效的作用特征,有利于阐明不同药性在特定功效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及其有机联系。

(2)基础研究与临床验证结合,“性-效-证”相结合。通过揭示药性组合共性与个性间的关系,明确药性不同要素的作用性质、基本特征与效应分布,阐明药性产生功效的机制,体现了药性核心要素的网络特征和性效证的一体性。研究结果可指导临床用药与药物研发。

(3)宏观规律与微观机制呼应

从宏观层面,研究药性与功效关系的客观规律,体现了药性核心要素的网络特征和“药性一功效一证候”的一体性,研究结果可指导临-用药;从微观层面,研究药性的物质基础、作用受体、生物效应和代谢网络1。通过揭示“药性组合”共性与个性间的关系,明确药性不同要素的作用性质、特征与部位,阐明药性核心要素在功效中所发挥的作用。

基于药性组合的临床用药与新药创制中医临床用药时,性、味、归经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3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从不同角度共同表达其功效。通过药性组合对药性-功效规律开展系统研究,可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三、结语

本文以药性组合作为基本依据,将药性和其功效进行了连接,这对于其药性理论的研究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以后将会以此为基础,对于药性好药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此,相关研究人员应该注意,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方法,这样才能运用药性组合的相关理论来知道临床用药,给诊疗复杂疾病提供理论基础,促进祖国医药在新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付勇,姚洪武,刘岩,曾南,夏厚林. 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内在规律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12)

[2] 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 建立和发展中药药性评价平台[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08)

[3] 陈素红,吕圭源. "性、味结合归经"层面研究中药药性[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04)

[4] 侯士良. 中药药性是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04)

论文作者:唐梦馥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探究中药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的关系论文_唐梦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