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 150080)
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量为(1.5±0.7)g;对照组患者24h尿蛋白量为(1.9±0.8)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分别为(202±38)μmol/L、(8.5±0.6)mmol/L;对照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分别为(211±45)μmol/L、(9.0±0.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缬沙坦;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1],病情逐步进展,导致尿毒症发生,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尿蛋白监测值在1.0~3.5g/d之间,患者均为轻度、中度肾功能损害;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为(45.1±3.7)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为(3.1±1.3)年;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5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为(44.8±3.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为(3.3±1.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饮食控制,保证患者低盐、低蛋白、应以丰富的饮食,采取利尿、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缬沙坦治疗,给予患者缬沙坦胶囊治疗,每日160mg;观察组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缬沙坦的用法和用量和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患者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每日20mg。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24h尿蛋白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量为(2.3±1.3)g;对照组患者24h尿蛋白量为(2.2±1.2)g;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量为(1.5±0.7)g;对照组患者24h尿蛋白量为(1.9±0.8)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分别为(215±45)μmol/L、(9.2±0.7)mmol/L;对照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分别为(214±47)μmol/L、(9.3±0.6)mmol/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分别为(202±38)μmol/L、(8.5±0.6)mmol/L;对照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分别为(211±45)μmol/L、(9.0±0.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食欲不振,1例呕吐;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呕吐,2例食欲不振,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肾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慢性肾炎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慢性肾炎可以由循环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淀在肾小球,或者抗原和抗体在肾小球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组织损伤;也可不通过免疫复合物,通过旁路系统将补体激活,导致肾小球炎症。临床研究显示,蛋白尿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损害肾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治疗慢性肾炎多采取对蛋白尿控制,延缓疾病发展。缬沙坦是一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该药物能够对血管紧张素进行抑制,将出球小动脉扩张,使其大于入球小动脉,使肾小球高滤过降低,从而改善患者蛋白尿症状[2];同时该药物还能够对炎症因子产生进行抑制,避免肾小球硬化现象发生,达到对肾功能的保护效果。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脂蛋白浓度,并能够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并对脂质代谢异常导致的肾小球损伤有良好的修复作用[3];同时该药物在免疫调节和抗炎的效果较为显著,对单核细胞转化和活化进行抑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量为(1.5±0.7)g;对照组患者24h尿蛋白量为(1.9±0.8)g;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分别为(202±38)μmol/L、(8.5±0.6)mmol/L;对照组分别为(211±45)μmol/L、(9.0±0.6)mmol/L;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表明了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彩娥.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485-486.
[2]景蕊.阿托伐他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4):335-337.
[3]王慧娟,郭永兵,杨保锋.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39-40.
论文作者:赵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患者论文; 慢性肾炎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分别为论文; 肾小球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