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3072419891014XXXX 浙江省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城市建设与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由于自身所需建造时间短,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小,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备受青睐。随着社会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以及应用流程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就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本身而言,其不仅可以对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升,更加能够在工作质量上良好的巩固,各方面的内容转变,均由此取得了较多的保障。相对而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度并不低,在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上,都存在很多的挑战,而且必须在具体工作的实施层面上,进行科学的改善,这样可以对多方面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创新,由此可以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发展,在全新的路线上不断进步。
1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概念综述
一般来说,预制建筑是通过使用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常规施工技术相协调而建造的。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就是将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各类混凝土构件进行现场装配。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生产制造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板与柱体,尽可能的使用预先装配完的构件进行阳台、楼板等大面积结构的拼装;在装配构件的运输环节,要尽量选择专业运输车辆,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机械性损伤;将这些预制构件运达指定施工区域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吊装与拼接;而后,将预制混凝土构件运送至指定位置,进行灌浆浇筑作业;最后,把独立预制构件组合拼接成完整且连续的构件体系,使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大。对于预制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而言,这种大规模集成生产模式可以提高其综合性能。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点分析
(1)功能多样化。主要有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节能环保、防火抗震等诸多功能。建筑形式灵活多变,可以制作各种轻质隔墙分割室内空间,房间可以灵活布置。
(2)设计多样化。符合绿色建筑要求,设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房屋的整体运用灵活,可以对住宅大小分割。
(3)缩短工期,适应性强。建造速度快,对周围工作生活影响小。建筑构件较标准,具有较大的适应性,预制构件表面平整,外观好、尺寸准确,并且能将保温、隔热、水电管线布置等多专业工作有效集成,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且节省了安装管道的时间。由于质量好,可以省去砌筑、抹灰工序,工期整体缩短。装配式建筑的砼构件由预制工厂批量采用钢模生产,大幅减少现场脚手架和模板用量,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4)构件标准,质量有保证。装配式建筑是将构件厂加工生产的构件,通过特制的构件运输车辆搬运到施工现场用机械进行安装,质量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
(5)节能环保。采用预制或半预制形式,现场湿作业大大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少噪音污染,更可以减少材料和能源浪费。
3科学高效运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3.1前期作业
首先,施工设计。在施工作业前,设计和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详细勘察,并绘制了施工图纸,通过对图纸内容的分析、探讨实现了图纸的完善,明确各施工要点内容,以此来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同时在解决图纸中的问题过程中,设计人员以书面形式与甲方进行了有效沟通,保证了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
其次,施工前的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图纸内容实行施工构件的制作,并确定构件完成时间,从而设置合理的运输时间,让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在构件运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图纸中标记的运送时间实施作业,以免拖慢整体施工进度。为了缩短施工时间、提高吊装质量,工作人员应将构件截面线提前安置,并以预制装配式尺寸为依据完成吊装。吊装小组的成员主要包含吊塔司机、水工、协调员、测量员和辅助人员。
3.2浇筑混凝土的要求
在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之前,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必须要确保缓凝土构件模型的质量符合浇筑要求,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构件模型进行仔细的检查,同时也要不断提升构件质量,提高对钢筋成品的重视度,严格把控钢筋成品的质量,做好检查工作。最后在建筑构件上涂刷隔离剂,至此,浇筑工作完成。在混凝土浇筑工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对建筑构件进行严格的就爱你策,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如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建筑构件出现了变形问题,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3.3预制部件的运输,储存和吊装施工技术运用
因为预制构件的运输,储存和吊装贯穿于整个预制建筑。所以,建筑单位对此非常重视。施工单位必须针对预制构件的数量和质量选用科学适当的运输方法,同时注意预制构件的装卸。在运输的时候,运输人员必须在运输车辆上填充运输和储存预制构件的相应缓冲材料,来保护预制构件,同时规划预制构件的运输路线,以避免突然刹车对预制构件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施工人员必须保证预制构件储存空间的地面平整,避免造成预制构件外部损坏。建筑单位必修确保预制构件储存空间的干燥和封闭,避免预制构件储存的时候出现潮湿现象。简而言之,建筑单位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防止预制构件在存放的时候被破坏,保障预制构件的质量符合设计标准规范,为预制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物质基础。预制构件的吊运安装也极其重要,一般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系统,一种是湿系统,另一种是干系统。湿系统运用的基本流程是:规划安放预制构件,吊运安装预制柱,吊运安装预制梁,吊运安装楼板,吊运安装建筑物外墙,吊运安装阳台,吊运安装楼梯,浇筑混凝土,在建筑物中配置电气设备,以及灌浆建筑物。在湿系统的条件下,预制装配式施工一般用以下施工方法:在建筑墙体上预留锚杆,必须保证锚杆能够插入叠合现浇层;在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时,必须用现浇混凝土浇筑方法将建筑物的上部与楼板紧密连接,建筑物的下部必须与铁件连接,建筑物的下部跟铁件之间务必保持科学适当的间距,确保在地震时建筑物的下部可以在铁件的有效范围内发生稳定的震动。
3.4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施工技术运用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有许多连接预制构件的方法和技术。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和高质量的连接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功能。现在主要选用以下三种重要的连接方式,一种连接方式是机械连接,另一种连接方式是现浇连接,还有一种连接方式是预制内剪力墙螺栓连接。机械连接即是指利用简单的机械连续套筒完成预制构件的连续灌浆作业,同时在其中运用强度好且无收缩性的水泥,从而实现预制构件的科学高效连接,使其连接位置更加稳定,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更高,更加安全,特别要高度关注这种连接对预制构件的内部加固要求标准比较高。现浇连接方法的运用主要针对需要连接但连接位置较小的预制构件,可是此种连接对混凝土浇筑模型标准要求很高。施工队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依据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必须选择相应的科学有效预制构件连接方式,以确保预制构件的连接能够满足建设项目的强度要求。
结语
我国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面,能够按照正确的路线和标准来完成,全局工作的部署,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未来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日后,应继续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面,针对技术内容深入的研究,并且在技术的原创性方面,不断的开展较多的努力,从而确保未来工作的进行,可以保持足够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高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76+178.
[2]董月琴.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38+141.
[3]刘海第.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9(06):57.
论文作者:陈嘉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预制构件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