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艳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0061)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提出人们的美好生活成为了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而美好生活本身不仅有其物质构成,更为重要的体现了丰富的道德价值意蕴,这就需要社会主体——人,要有极高的素质,而未来社会的主要力量就是在读的大学生,他们是未来的栋梁,因此如何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就成为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十九大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时代国家主要社会矛盾已经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与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矛盾,这一转向意味着美好生活体现了对于人的正确理解。马克思指出,人是一种不同于物的存在,他的本性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人通过劳动摆脱物的存在方式,人通过劳动实现人的超越性,超越物种的规定限制,不受生命本能支配,具备自我主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特性,这就意味人的一定自由的,一种不受本能和外在力量支配的自由,作为自由的人有着更高的价值追求,理应在解决了生存困难基础之上,成为极具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然而,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造就了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目的,以享乐主义为荣的生活倾向,以占有物质数量而忽视人的内在价值为倾向的价值观,形成了占有式的生存方式,这些社会风气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爱情观和婚姻观,为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就现状而言,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以占有多少作为人生成功标准的价值倾向,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社会主义中国一直与贫困作战,求生存作为历史性的战略考虑毋庸置疑,然而这样的战略考虑改变了中国人的物质贫困,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精神富有,一切向钱看,钱如一个魔咒控制了每个生活其中的人,大学生受其影响,将大学的目标、职业规划的目标和成功的目标单一化为钱,只要赚取更多的物质财富,才是个人能力的证明,只有占有无尽财富才算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这样的价值观何以能造就新时期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果对美好生活的理解都错位,何来美好的生活。
第二,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存在极大问题,中国现在就业压力大,相比较大学毕业后的收入教育成本可谓是高昂,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其普及程度是面向贫困生的,但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投入总是渴望有回报,因此,教育成本太高导致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以赚钱为目的,为社会奉献成为被个别大学生诟病笑谈,不过是书面上应付党和老师的口号而已,这样的职业道德怎么能与美好生活联系起来呢,职业作为一个人完成人生的重要舞台,职业不仅仅是赚钱的手段,更是展现一个人的才华,体现一个人人生价值的舞台,如果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围绕赚钱展开,那最终的结果就是人沦为金钱的奴隶,把自己当成了手段,而不是把人当成了目的,美好生活的主体应该是具有一定担当的具有较强责任意识的人,而非金钱的奴隶,否则在金钱的追求中体会的就不是精神的长久愉悦而是压抑的精神折磨。
第三,新时期的大学生爱情观存在很大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学生缺乏对爱情的深刻理解,爱情指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这一定义就决定了爱情的三个基本特征:强烈、纯真、专一,也就形成了爱情的三要素:性爱、理想、责任。而性爱:把爱情与其它情感如友情、亲情等区分开来。理想:赋予了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责任:是对性爱和理想的升华,也是爱情能够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缺乏正确的认知,把谈恋爱作为大学阶段的必修课,把友谊错当成恋爱;错把恋爱中的两人关系当成了各自的整个世界,失去了大学锻炼自己社会交往的能力;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婚前性行为,可能影响大学生对婚姻生活的的期待,婚姻以爱情为基础,以责任为核心,用法律做保证,缺乏对爱情的理解,用可计算的方式来恋爱和结婚,造成的结果就是失恋失德,因爱生恨;失恋失态,消极颓废;失恋失学,耽误正常的学习生活;失恋失命,出现意外情况。总其根源都是缺失了自己对家庭、社会和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和信念造成的,而责任的缺失如何能建构美好生活呢?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任务和压力就比较大,如何通过一学期的几十节课时来完成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如何与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做斗争,如何才能完成大学生的思想重构,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就成为了挑战。而现有教材、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存有一定的问题。
第一,课时压缩,教材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却没有深刻的理论作为支撑,如果仅仅阐述概念,那么势必使课堂内容缺乏说服力,大学生进入大学非常渴望思想的洗礼,而不是去记住自己早已熟知的名词定义,因而就迫切需要对概念本身的理论支撑做出必要的阐释,从思想史的角度激发大学生求知的渴望,不断去认同我们教材的正确结论,但仅有的课时和教务进度的严格要求,致使教学内容空洞枯燥,从而失去了政治理论课的魅力。
第二,绝大数老师的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采取的方式就是从问题开始,特别是从社会上存在的个别问题切入理论的教导,来阐述理论的正确性,反证的方式没有从理论本身来阐述其的正确,冲击力比较大,理论的说服力却没有被伸张起来。其次,个别问题虽然具有代表性但却没有普遍性,这就意味着以问题切入教学的方式从正面来讲是反面教材,但也无异于传播一种负能量,大学课堂变成了娱乐把八卦,如果针对问题不能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阐释,就会停留于问题的表面,课时压缩就造成了“问题还是问题”,根本无法得以解决。大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会走向两个方向,或者走向社会所期待的高尚,或者走向问题所传递的低速,因而课堂教学造成的结果是困惑、迷茫,大学生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的教学模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第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新时期的美好生活建设服务,然而,从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层面却不断地在压缩政治理论课的学时,而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甚至要求大学政治理论课要服务于专业课,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内容,但是如果价值指示器错了,专业知识为谁所用,服务于什么目的,就是一个价值层面的问题,旧的历史时期以追求物质财富的诉求成为大学的指示器,所以一切服务于专业,政治理论课变成了大学不得不完成的政治任务,是不是有可能,连政治理论课都要取消,大学到底是培养人还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说到底就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新时期的美好生活核心是道德价值,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相比较于专业更应该成为对人之为人的判断,更是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核心内容,没有人否认专业的重要性,但否认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就是教育理论出了问题,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
针对学生和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来自学生,更严峻的是学校的轻视造成的课时压缩,让这门课的魅力锐减,新时期美好生活如何通过对人的政治理论塑造完成主体价值观念的改变就更迫切。所以,第一,我们应该恢复原有的政治理论课的课时,第二,转变教学模式,加强课堂教学的理论深度,以思想史支撑而非用社会问题支撑,第三,将十九大报告的核心思想深入贯彻,改变学校政策决定者的教育理念,把大学变成精神殿堂,而非职业培训机构。
作者简介:高海艳,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论文作者:高海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政治理论论文; 大学生论文; 美好生活论文; 大学论文; 爱情论文; 思想论文; 社会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