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用于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 年6 月至2014 年3 月收治的62 例中风偏瘫患者,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中西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各31 例。对两组的运动功能、进食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为(78.6±4.52)分,常规护理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为(62.1±5.33)分。中西医护理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明显比常规护理组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护理组需协助进食病例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护理用于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护理;中风偏瘫;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201-01
中风偏瘫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与运动功能障碍[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2 例中风偏瘫患者,分析中西医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 年6 月至2014 年3 月收治的62 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脑血管疾病协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均经过MRI、CT 等检查确诊。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均处于康复训练期,并经过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关节疾病与肝肾功能疾病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各31 例,中西医护理组男16 例,女15 例,年龄42 至74 岁,平均为(60.3±5.4)岁;常规护理组男18 例,女13 例,年龄43 至75 岁,平均为(61.2±4.6)岁。两组在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依据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包括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以及抗感染治疗等,并维护患者机体的酸碱与电解质平衡,密切关注各项生命体征,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对中西医护理组患者采用中西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①心理护理。中风偏瘫患者由于存在语言与运动障碍,很难与他人正常沟通,可能存在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做好中风偏瘫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多与患者交谈以获得他们的配合。同时让患者家属了解具体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并避免出现各种并发症。②肢体护理。由于长时间运动不便,中风偏瘫患者的患病侧肢体可能出现变形。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患病肢体的护理工作,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对于肢体运动困难的患者,可以借助针灸进行辅助治疗,促进患者肢体末梢神经恢复正常。对于出现肢体痉挛的患者,应该合理给予药物并根据穴位治疗法进行对症护理,同时对患者的后背进行穴位按摩。③膳食护理。中风偏瘫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可能存在衰退情况,并会出现气血亏虚的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进补膳食。如对于气血不足者可以进食山药、红枣等,对于痰多者可以给予冬瓜、萝卜等,对于便秘患者则应多进食蔬菜或高纤维食物。④康复训练指导。在治疗期间指导患者进行行走、直立等训练,并帮助患者放松关节,同时辅助进行肢体关节按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功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并了解两组患者的进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8.0 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为(78.6±4.52)分,常规护理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为(62.1±5.33)分。
中西医护理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明显比常规护理组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情况对比(x±s )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中西医护理组 31 42.3±6.32 78.6±4.52
常规护理组 31 42.1±5.73 62.1±5.33
2.2 两组患者进食情况分析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23 例患者可以自行进食,8 例患者需要他人协助进食;常规护理组17 例患者可以自行进食,14 例患者需要他人协助进食。中西医护理组需协助进食病例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中风偏瘫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存在意识、语言以及肢体等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3]。通过合适的护理干预并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可以缓解肢体障碍情况,并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情况[4]。同时中风偏瘫患者由于气火郁结、忧思烦躁以及饮食不当等,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等情况[5]。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进而提高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中,经过三个月的康复训练与护理后,中西医护理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明显比常规护理组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西医护理组需协助进食病例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中风偏瘫康复训练中的西医体现在用药方面,而中医体现在穴位按摩、针灸以及食疗方面,两者联合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对于中风偏瘫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 潘国庆,刘密,罗清平.浅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03):63-64.[2] 冯岩,李亚文.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60 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1(13):74-76.[3] 张海雁.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15(12):32-33.[4] 陆岸英.早期针灸加康复训练对偏瘫后肢体功能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1,14(07):54-55.[5] 梁冰,郦忆文,王敏华,王敏.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13,18(03):124-125.
论文作者:张彦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1
标签:患者论文; 中西医论文; 两组论文; 常规论文; 肢体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情况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