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与现实关怀--2006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问题述评_文学论文

文化意识与现实关怀--2006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问题述评_文学论文

文化意识,现实关怀——2006年高考卷文学作品阅读题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考卷论文,文学作品论文,意识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种高楼大厦……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这是韩少功的散文《阳台上的遗憾》,也是2005年高考重庆卷的文学作品阅读题选文。紧跟着有这样几道题:19.“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这说明现代城市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加以概括。(4分)21.根据全文,分析作者对旧式宅院和高楼大厦的态度,并就文末“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所蕴含的作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6分)

2005年的湖北卷也选择了一篇韩少功的散文《土地》,文章说到:“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因为人类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也越来越少。“土地”在韩少功笔下,实际就是生命的根基和文化的源泉(精神的家园)。

引用上述材料,是想说明2006年,乃至揣测今后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型的走向。

2006年出现的十几道试题,继续了去年的命题模式,如果套用去年评述的现成话就是:命题遵循《考试大纲》,没有偏题、怪题;注重阅读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基本合理;题意表述清楚,参考答案比较科学、规范、简洁;评分标准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试题的命制本文不想细论,倒想专门说说选文中透露出来的文化意识和现实关怀。

总体上看,选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文化视野;取材上中外兼顾;选文语言生动典范,文质兼美。去年选用的韩少功散文《阳台上的遗憾》,堪称其中典范,它至少包含了下列三个因素:

(1)以敏锐的眼光关怀现实。——“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 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

(2)将现实纳入文化视野下省察。——“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 “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土地”是“生命的根基和文化的源泉”。

(3)面对现实的矛盾,持有辨证分析的态度。 ——“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对照今年的选文,大抵“无出其外”。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检测,也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关注和评判现实的能力,这更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正是因为拥有了文化视野和思辩能力,学生才真正脱离懵懂状态,走向富有理性和激情的青春时代。

如果我们从广阔的背景下审视试题的选文,会发现有一些类型化的主题——本文称之为“母题”,颇值得玩味。我们分析类型,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母题意识”,在宏大视野的观照下剖析文章内涵。然后对文本一一解读,将千字长文读“短”,彻底读懂、读通,把握文章实质;将作者的构思、命意、情感、态度来个“庖丁解牛”般的解析,最终让学生自己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

我们姑且顺着对《阳台上的遗憾》分析的三条线索,来审视今年的试题,将其分为五个类型,这五个类型的母题是:文化碰撞、人与自然、历史沉思、哲理小品和人物速写。(分类是为了方便说明问题,肯定会有一些交叉和未尽善处。)

1.文化碰撞

我们将“文化碰撞”分为两大类型:(1)新旧文化的激荡。 如:广东卷《夕照透入书房》(冯骥才),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汤世杰),重庆卷《说村落》(阎连科)。(2)中西文化比较。今年文学作品选文没有出现典型的中西文化交流母题,但这是“文化碰撞”母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借上海卷论述类文章《色彩》一文略作解说。

2.人与自然

我们将“人与自然”也分为两大类型:(1)家园意识; 每个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四川卷《乡村的瓦》(冯杰)和全国Ⅱ卷《绵绵土》(牛汉)大致属于此类。(2)和谐相处:生机盎然的乐土。如湖北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法]都德),和全国Ⅰ卷的《阳光的香味》(林清玄),都是肯定一种接近自然的温暖的生活,歌唱田园牧歌,赞叹人在自然中享受生命的快乐。

3.历史沉思

“历史沉思”在古代诗歌阅读中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当代散文中亦不乏佳作。一般有对兴亡的慨叹,对今昔盛衰的总揽式评判,即普泛地“发思古之幽情”;还有通过对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借别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品评历史人物事件,寄托个人襟怀怀抱。这一类型有山东卷的《文赤壁》(朱增泉),安徽卷的《行吟阁遐想》(黄秋耘),湖南卷的《在山阴道上》(方令孺)等。

4.哲理小品

“哲理小品”包含深广,内容不一而足。有福建卷的《泪与笑》(粱遇春),天津卷的《造心》,江西卷的《秋光里的黄金树》(周涛),辽宁卷的《杨柳》(丰子恺),浙江卷的《平面的生活》([法]米·图尼埃)等等。

5.人物速写

“人物速写”包罗万象。有上海卷的《世纪之星》,北京卷的《给“书虫”当夫人》等。

4、5两类是为了划分类型的方便而设置,只有大致的思路,并没有比较集中的主题。因此,本文主要解说前三类。

1.文化碰撞

(1)新旧文化激荡

我们身处的是一个特定的时代: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冲撞激荡,商业文化席卷天下,传统正逐渐成为挽回不了的绝唱,挽歌声里,残阳如血。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这是广东卷的选文:冯骥才的《夕照透入书房》。

加点的“挪”字表明夕阳将要下山,表现了对书架和传统文化的依恋。“书架”无疑是回应上文的疑问: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作者说:“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文字是我们的生命。”可是,在今天商品世界的浪潮里,这些也在渐次式微。画线的句子,更是表现了作者对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奈。

作家冯骥才致力于民间工艺的拯救已不是新闻,但是传统不因拯救的心切而放慢它消亡的步伐,这才是我们最感“无奈”的地方。

如果说民间工艺与百姓生计的关系还不够密切,那么,“供养着我们的田野”,养活我们的土地,绵延了数千年的农耕以及建立在农耕上的文明,则无论谁也无法回避了。前面说到的韩少功的散文《土地》,正是这一主题,今年江苏卷的选文《一幅烟雨牛鹭图》又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那个场景真正的主角。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惟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惟一财富?那个场景尽管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神,凝视,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那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的永远的牵挂。

“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惟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惟一财富?”——作者这些感叹,这些重新拾起的话题,这些对农业,对土地的传统感情,今天一定是被我们忽视又忽视了的:“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的的田野,已经被房地产开发商变成了一个个“加州阳光”“明月广场”“复地朗香”,现代人永远牵挂的不是老牛木犁,而是对现代舒适生活的无休无止的追求和榨取。农耕文明在现代化的一路欢歌声中早成绝响。诗人的感伤与留恋阻止不了现代文明匆匆而无情的脚步。

画线句“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表现的是对农耕文明的眷恋,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传统一点一点消失,这些感伤的挽歌,不是激烈的“痛”与“悲”,是咬啮人的、让人心神不宁的“惘然”。这两篇都可以说是“传统之殇”。重庆卷选择了阎连科的《说村落》,(顺便说一句,阎连科是不多的几位会超越当代的作家之一。可惜我们明显对他关注得不够。)这篇短文把上述两篇“殇作”推进了一步,除了社会巨变,我们内心也在“叛变”。他不是一味伤感和抒情,他在反省: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在他看来,村落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是我们贮存诗意的田园牧歌的地方;更寄托了数千年来传统文人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即忧患苍生的意识;最后,农民在深重的苦难面前,还有他的固陋、狭隘、麻木与隐忍。学生应该知道今天的“三农”问题,虽然城市化进程正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加快,一些美好的东西,譬如说温馨的人际关系、关注苍生的忧患意识、自然朴素的生存方式都在遭遇毁灭性的破坏,阎连科以文学的方式表达了他的忧患和反思。他意识到: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因此,他有了一些积极的建议:呼唤村落以外的人,关注今日村落的处境和命运,关注村落和村落意识的重建。我还要说一句杀风景的话:城市化进程是大势所趋,农民多半不会阻挡破坏,相反是欢欣鼓舞。因此,村落意义的丧失,有村落以外的人的冷漠,也有农民自己的参与,农民自己的“背叛”。

(2)中西文化交汇

城市面貌是地区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的直观反映,城市色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城市色彩”在国内是一个新课题、新领域。……

商业区常常以商业街或商业广场等形式出现,其色彩一般是城市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应该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商业区所应采取的控制策略是不同的。传统商业街所要传达的文化含量并不亚于其商业性,因此,色彩的处理应慎重,广告招贴和商品陈列应遵从传统方式,避免因色彩面积过大而破坏景观。而一般商业区以商业活动为主要目的,色彩多变、强烈冲击的视觉效果有时也不失为一种特色。但国内很多城市的商业区经常存在广告过多、过于杂乱的通病,相对而言,欧洲城市的商业区则要“安静”得多。……

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实施可以使城市成为舒适美观的人居环境,但如何正确实施则有赖于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和设计。

“城市色彩”可以反映城市的地区、民族和文化特征,选文从课题性质、研究内容、控制城市色彩的依据和研究目的四个方面来阐述“城市色彩”这个新话题。并提出,对城市色彩加以控制,最终使城市成为美观舒适的人居环境的研究目的。

这个文本有强烈的现代性和浓郁的城市文化色彩,颇能反映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品位;也很好地践行了上海的品牌语文杂志《语文学习》的宗旨——“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上海卷用的这篇文章,是在引导学生做家园的真正主人。学习语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本文不能详论,但教会学生以文化眼光审视身边物事,至少是重要目的之一。如果在学生阶段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通达的见识,则一国将来的国民就可能具有清明的理性,高尚的趣味。可惜我们教育中太浓的功利色彩早已把残存的诗意和深切的趣味打得七零八落。

我们今天所有的努力为的是什么?我以为应是为了自己和他人,在明天生存得更合理、更深情、更优雅。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先得关怀身边的文化生活现象。内地一些城市砍掉原生态的行道树,在广场上用塑料棕榈点缀虚假的南国风情时,市民也许还在庆幸改革的春风终于吹拂了家乡的原野。这种屡见不鲜的滑稽剧能够上演,除了决策者的肤浅之外,跟市民的文化意识不高也有关系。再譬如:一些城市在竟相比建“××第一高楼”时,南京提出了保护“城市天际线”问题,这才是正经。

特别有意思的是,上海卷设计的试题也暗藏“天机”:作者提到欧洲城市的商业区时用了“安静”一词。请推断“安静”的原因。——这实际上是一个中外文化的比较问题,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能不思考我们城市的商业区不“安静”的原因吗?答案是“欧洲城市的主管部门进行了严格管理,当地市民具有较高的城市色彩意识”,非常明显,我们的不足在哪里。在唤起学生文化反思意识的同时,我们未来的市民,知道了什么是合理的优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语文教育如果在启发民智上下一点工夫,才真的天高地远,大有可为。

2.人与自然

(1)家园意识:每个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

人性本自然,在农业社会,人类虽然难以制服强大的自然力,但多数时候,人类与自然还是和谐一体。人类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不得不违背自然本性,去创造文明。进入文明世界,人类又必须遵循文明习俗规定的生存方式,必须抛弃许多自然本性。这种抛弃注定是痛苦的,让人感伤、怅惘、无奈的;可是人又不得不抛弃,不得不承担这份抛弃后的苦痛与遗憾。上文韩少功说得很清楚:“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作家承担了人类精神的更多的苦难,也营造了精神家园让人们栖息。这类反映回不去的故乡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赞美的文字,在现代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特别醒目,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还乡”。尼采说:“吾行太远,故孑然失其侣,见放于父母之邦矣!”现代化拒绝了传统,自然生存的目标既然失去,故乡就成为不断推远的地平线,永远无法抵达。一个人如果生命感觉过于敏锐,达到的境界过高,故乡就真的回不去了,孤独的荒原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失去故乡的人们,无法找到一个温暖的角落,他们将永远被怀乡的痛楚灼伤。

上面说的是类型化的感情和主题。掌握这些之后,我们看看四川卷《乡村的瓦》(冯杰)。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乡村的瓦》中,“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表达了“我”灵魂归乡的愿望。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团结与温情;对乡村的坚守。文章还写道:“有一片瓦迷路了。”实际上说的是“我”对乡村的背弃;同时被城市拒绝和抛弃。——这跟阎连科《说村落》何其相似!表现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在追求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和面对行将消失的美好过去时的迷惘。(前面已经说过,分类是为了方便解说,其实母题也有交叉现象。)

《绵绵土》(全国Ⅱ卷)则是很传统的散文,绵绵土的特点是:细柔、温暖、金黄色,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作者对绵绵土的感情是:对故乡和故乡习俗的深切怀念,对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我们有了上面对母题的分析,解答这类文本就比较容易了。

(2)和谐相处:生机盎然的乐土。

如湖北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法]都德),和全国Ⅰ卷的《阳光的香味》(林清玄),都是肯定一种接近自然的温暖的生活。

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这样的骚扰中间,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没有比这样的安置看来更可爱了,老公羊看到了它们的石槽,感动得流出的眼泪,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还从未看到的农庄有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的看着它们的周围。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它们跟在羊群后边十分忙碌,以农村庄上就只看到它们。……它们边舐着它们的菜汤桶,边同农庄上他们的同伴们谈论着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着露珠的大朵的紫色的毛地黄。

人和羊和狗,从阿尔卑斯山归来,带回了生机、喜悦和欢欣。生命之间和谐相处亲密交流的画面让人无限景仰。

那时是春未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得泼在为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劳动的美好,可惜“文明”的人,嗅觉在都市里也已经退化,闻不到真正的自然的芬芳。不过,这个文本略嫌做作,也是林清玄的特有风格;文字十分精致,一则小故事加一点聪敏的小感悟,逐渐变成一种滥俗的模式。学生习作喜欢模仿这种套路,但囿于见识,常常画虎类犬,因此顺便提醒一下。

3.历史沉思

这类文章多以历史眼光审视、评判历史人物事件,表明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褒奖或贬抑之情。有时还在兴亡变迁中寄托个人襟怀怀抱。

山东卷的《文赤壁》(朱增泉),安徽卷的《行吟阁遐想》(黄秋耘),湖南卷的《在山阴道上》(方令孺)属于褒扬历史人物类。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全文主要讲述了苏东坡大获全胜的原因:一、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磨练出的坚强意志,二、旷达的性情,豪放的襟怀风骨,三、信笔纵横的杰出才华。

我们可以根此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大凡超世独立的人才,一般都有坎坷不平的人生遭际,此其一也;其二,面对不平不白不公,决不被“狭隘不能自拔之情”所淹没,不在苦难面前沉沦,他们总是扼住命运的咽喉,最后成为精神上、道义上的胜利者。当然,他们优秀的个人禀赋,更是支撑他们的内心永远向着前方、向着高处。

《行吟阁遐想》写了两个精神上非常接近的历史人物:屈原和闻一多。

对于屈原,我有一种“旷百世而相感”的特别感情。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爱读《离骚》,每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时候,总是“唏嘘而不可禁”。不过,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离骚》的真谛,还是在直接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教诲以后。……一接触到与屈原有关的事物,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闻一多先生的风貌。的确,他们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无论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还是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颇有些相似的。

安徽卷从两个方面设问:15.(1)作者对屈原“旷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3分)答案: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

16.屈原与闻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为一”,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原因是“二人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相似的”。

仔细揣摩上面的问与答,我们发现,屈原、闻一多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爱国爱民的情怀(“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与“忧国忧民的情感”是一回事)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九死不悔的精神”与“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也并无二致)。这是全文的核心。

——问题设计确实抓住了全文要害,但答案指向却明显重合。这是试题制作的一点遗憾。

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优秀的历史人物留下不朽的英名,往往与他们心系祖国、关注苍生分不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山阴道上》写的是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这不是一般的游记,因为“鲁迅的故乡”已成了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参观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则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精神的追寻和颂扬。

方令孺是散文大家,这篇写于1956年10月,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百年游记精华》的文章,文字本身无可挑剔;但从对鲁迅精神的追寻和颂扬这一点看,则略嫌不足。作者的真实意图是说:“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作者的这种乐观和欣喜,虽然跟那时的时代精神有关,但盲目而空洞的赞歌一定是鲁迅最不喜欢的。因为先生一辈子最恨“僵尸的乐观”,他警告国民不要轻信。鲁迅在痛苦中挣扎,在绝望中的梦想,如果如此轻易就“到处出现了”,岂不是对先生的嘲弄?

如果从文化眼光和关怀现实的角度看,选取这篇散文,值得斟酌。

不过,湖南卷的创新, 真可谓醒人耳目。 连续两年在阅读考查时要求考生写300字赏析的短文,并赋16分,这种尝试,不知信度能否得到保障。另外, 古代诗歌鉴赏选的竟然是《红楼梦》里薛宝钗和林黛玉《咏白海棠》的两首诗,题目先给出对薛宝钗“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的赏析,然后要求学生对林黛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进行赏析。这是一个较开放的试题,但信度与效度都值得推敲。

4.哲理小品

“哲理小品”是个大类:可以描摹生活万象,托物言志,表明一种人生态度;也可以观照物事,提供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甚至认识和批判世界的方法。

前者比较好把握,如天津卷的《造心》,——其主旨非常明确:“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因此,造心应选好的材料,即应有好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造心》一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骈散结合,文字相当华丽,可惜言尽而意亦尽。辽宁卷的《杨柳》,——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江西卷的《秋光里的黄金树》,——人类要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此文亦可归入“人与自然”类。)

后者则给人一种智慧的惊喜,选文尤为难得。浙江卷的《平面的生活》([法]米·图尼埃)就是。——通过单眼和双眼观察产生的两种视觉对比,具体描绘了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不同景象,写出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既体现了幽默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微妙的讽喻。福建卷的《泪与笑》也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本来,笑是快乐的表示,泪是痛苦的表现。但在作者笔下,通过笑看到人生的悲苦与尴尬;相反,泪倒是人生的甘露,净化人的感情,使人看到生的快乐。

5.人物速写

“人物速写”从广义上讲属于叙事散文。如果写的是历史人物,譬如上海卷的《世纪之星》,也可以把它归入“历史沉思”类;北京卷的《给“书虫”当夫人》写的是当下人物,作为“人物速写”的示范,样式比较典型。可惜这篇文字有些矫情,选来作试题,不够规范。试题制作也跟去年是一条路子;赏析居多,如“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结束句的理解”,“结合以上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等,主观色彩较重。选文本身没有什么文化内涵,赏析难以落到实处。因此选文要有时代性,更要有文化品位。

《世纪之星》写的是冰心老人,大部分内容学生应比较熟悉。但对五四运动中的“猛将”与“非猛将”的评价一段,值得特别关注。这批先行者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反抗和批判精神,都参与创造和建设,都具有温情和人性。”——破坏远比建设来得容易,而能破坏之后有所建设的,正是出于对这个世间的温情。

本文所谓的“文化意识、现实关怀”,也源于对身边物事的一种温情,“温情”是人性中最要珍视的东西,因为我们曾经不遗余力地漠视和否定过它。关注天下、思考现实、借鉴历史,我们会多一点鉴别反思能力,正是这种不可多得的判断能力,在帮助我们养成通达的见识、健全的人格、清明的理性和高雅的趣味。——而这些,我们认为,应该是语文教育值得永远追求的目标。

浏览几十套试题中的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文,我们发现大量选文的主题如此相近,大家的选择如此不谋而合,说明某一主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关注的现实,必须引起深思的事情。这是语文学习应该面对的现实。是好事。

当然,选文应该有更为广泛的空间。我们盼望着:有一天,语文老师无法为选文归类,或者类型太多,分类变得没有意义,学生自觉运用文化眼光来关怀现实,答题变成一种愉悦的生命历险。

标签:;  ;  ;  ;  ;  ;  

文化意识与现实关怀--2006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问题述评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