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安全生产;预警管理;建筑工程
1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首先,预警指标的选取不仅要准确,同时还应是真实存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其次,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状况真实且全面的呈现出来。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的是预警指标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必须站在系统的角度出发,将建筑工程项目中与安全管理相关的信息真实的反映出来,以便于施工企业及时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要求预警指标在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同时还应发挥出其指导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一旦最终选取的预警指标只有理论性而实践性不足的话,那么该预警指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4)可行性原则
预警指标在选取的过程中必须对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予以充分的重视,以便于相关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以及量化。
2安全预警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健全安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的降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以综合因素影响为基础。施工企业在运用先进的BIM技术模拟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施工状况、设备运行情况、施工人员工作状况等的基础上,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数据输入至模拟数据库中,发现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其次,以多米诺理论为基础。随着预警机制的建立不仅避免了安全隐患可持续循环现象的出现,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各方面因素,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发生的目的。
2.2通过安全检查提升安全预警管理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的安全检查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才能确保安全措施有效落实的基础上,发挥出安全预警体系的作用。所以,施工企业必须严格的按照安全检查的要求,对工程项目的人员、设备、物料、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检查,发现可能存在安全事故的设备、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的物料、防护不到位等安全隐患,并及时的进行维修更换、排除,避免其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检查人员因为过于熟悉施工流程而出现的忽视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现象也是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工作时,必须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3通过安全技术提升安全预警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保障的加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严格的按照要求检查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材料等物资的质量,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话,必须及时的进行更换和处理。(2)施工人员必须以工程建设的特点和现场施工条件为基础,按照标准化施工的规范进行施工,同时选择技术过硬且责任心较强的技术人员担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人员。
2.4通过相关法律机制提升安全预警管理
在深入分析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完善的建筑法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为建立完善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另外,各个地方政府必须加快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和完善的步伐,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符合本地区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的建筑安全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建筑安全执法的力度,为我国建筑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5通过奖励机制提升安全预警管理
施工企业通过设置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奖励经费的方式,定期的就安全管理工作突出的班组、管理人员等进行奖励。同时针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这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内部安全管理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应用,不仅有助于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安全积极性的有效提升,同时也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安全管理,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3
3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应急救援措施
3.1坍塌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在发生坍塌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对伤员开展必要的救护处理,并将对伤员的救护处理情况及时上报给上级人员,同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保护好施工现场情况,通过拉警戒线的方式来将工程的事故现场进行有效隔离,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3.2坠落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在发生坠落事故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对伤员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并将相应的措施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保护。在对人员救援的时候还需要加强对事故的全方位调查研究,对不符合施工操作规定的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将坠落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
3.3机械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
在建筑工程发生机械伤害的时候需要立即停止机械操作工作,对伤员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并将伤员的情况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在救援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因为紧急故障而引发的一系列伤害,从而减少破坏施工现场情况的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操作进行教育培训,从而在思想上摒弃不安全意识,避免整个工程施工出现机械类安全事故。
3.4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在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时候往往会对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对于这个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将这类情况层层上报,并结合整个工程的施工实际来开展救治。另外,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工人伤情、部位等进行检查,在发现损伤的时候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在发生事故的时候需要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顺畅,并做好整个伤员的善后工作,避免对伤员产生二次伤害。
3.5触电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并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行业必须在充分重视建筑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管理机制、强化检查过程、落实技术把关,详细的记录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预警信息,才能在有效降低建筑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的基础上,树立良好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形象,为建筑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佚名.浅谈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8(4):187-188.
[2]陈松.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No.542(33):205.
[3]辛江涛.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知识,2017(14):90-91.
[4]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8(18).
论文作者:刘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发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