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与措施研究论文_丁磊

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与措施研究论文_丁磊

身份证号码:33052319821029xxxx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313300

摘要:市政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城市面貌,市政工程建设的投资主体,施工单位是施工的责任主体,应强化自身实力,选用优良的施工方案,规范主体行为,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监理和监管单位是监控主体,要有职业操守。全方位突破才能全面做好市政工程的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措施研究

1.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的主要施工单位,施工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图纸,通常为了节省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必须根据其自身的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为项目建设奠定了风险,其次,在建筑材料,往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导致在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质量监督质量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市施工,没有施工过程的工程施工。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只有在一个简单的接受阶段的现场。各责任主体,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或因责任心缺失不能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忽视科学规律,抢干和蛮干,给质量安全埋下隐患。从微观上分析,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问题。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安全问题;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质保体系不健全。

1.2施工单位本身存在的缺陷

当前,参与和实践市政工程建设的是施工单位。我们许多施工单位在某种程度上的某些环节薄弱,比如说许多内部项目承包制的实施,项目部向公司支付项目管理费将对建设监理合同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质量减少施工单位自身对项目的监管;同时,一些建设单位缺乏通过挂靠的方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建筑施工资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影响。

1.3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善

市政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能否得到了良好的评价,这就导致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工程建设。但这不是对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关注,更是对市政工程的外部形象,追求数量,绩效,追求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导致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是不完美的,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无法无天,腐败的许多市政府工作人员,对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绿灯,为市政工程重大隐患的种子质量。

1.4 市场规范化管理不足

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部门),这些单位对于市场不熟悉或者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或者领导为追求所谓“政绩”,不顾实际,不遵循科学技术规律,一味压缩工期,压缩造价甚至缩短设计周期,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它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2加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

2.1建设环境的管理

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市政工程的正常施工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地质环境,天气,环境和工程管理等。所以,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市政工程和混凝土施工条件的特点,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管理环境因素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特别是在项目的施工现场,应该建立文明施工环境,保持施工现场的工程有序建设状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

2.2施工工序的控制

首先,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给定的施工过程。过程是重要基础施工人员的正常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每个站点施工人员和工人应严格执行和遵守。第二,控制施工过程的条件。施工过程的条件包括施工方法、环境、机械和材料。相关人员只将这些条件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每一个过程,完整的质量很好。再次,在严格检查施工过程的影响。产生的施工过程是一个重要的标准的判断施工质量,通过过程质量检查的影响,统计和分析,了解和掌握施工质量。最后,分割的施工质量控制。这可以促进相关管理人员监督和控制质量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施工过程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

2.3市政工程管理

明确主体权责、规范主体行为政府作为监管机构,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市政建设部门在招标过程中应完善招标准入标准,选择施工技术水平高、能力强的企业。对于施工的监理方,要完善准入标准并规范监理操作规程,确保其具备监管能力。施工单位作为主体,在施工前应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同时将测量的数据与施工设计进行对比,尽量做到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相匹配,防止施工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发生了质量事故,需要严格的进行审查,如有严重事故则需追究相关负责人法律责任。

2.4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采购人员需在具备经营资格和合格生产的厂家进行采购,对采购的原材料质量按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最后保证对原材料储存环境的控制,全方位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2.5图纸和施工工艺会审

市政工程建设需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的施工,严格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新工艺以及技术等。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新工艺以及新技术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会审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一定及时对其进行整改,以符合要求。

3利用环保型技术减少市政工程中的污染

3.1减少颗粒物污染

在进行废弃建筑和老旧设施的拆除时,采用现场洒水降尘的方法,安排专门人员对拆迁现场进行大规模洒水,减少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颗粒漂浮物。如果拆迁过程中出现大风天气,还要适当停止施工,以避免粉尘颗粒物污染的大范围传播。其次,要加强对颗粒状建材的管理,在建材装载和卸载过程中尽量轻拿轻放,避免建筑颗粒物泄露,此外在建材运输中要采用毡布覆盖和喷水降尘等方式,避免粉尘等颗粒物污染在运输时扩散到空气中。最后,在对颗粒状建材进行混合搅拌等工程作业时,要安排专门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处理,减少搅拌时产生的颗粒物漂浮物。

3.2减少噪音污染

对于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机动车辆产生的噪音,施工单位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尽量选择远离住宅、学校和商业闹事区的路线来运输建材;此外还要及时排查运输车辆是否故障,杜绝车辆超限超载等现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过程中机动车产生的噪音。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机器设备产生的噪音,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隔离带和消音设备来消除一部分噪音,此外还要严格选用符合国家噪音标准的施工器械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施工对于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最后,还要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对于噪音较大的大规模施工作业,应尽量选在白天进行施工,避免夜晚施工对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造成干扰。

3.3减少水污染

对于施工用水的污染问题,要在相应的施工设备处安装专业污水处理设备,及时处理施工用水,严禁施工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例如,对在搅拌机前台和运输车清洗处安装沉淀池,对于搅拌机产生的废水进行多次沉淀,沉淀处理之后的水还可以回收利用,进行洒水降尘等施工作业。其次,对于有毒建材随意放置而产生的污水问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有毒建材进行分类管理,将其归入专门的存储仓库,并做好防水和防漏处理,以避免雨水和生活用水接触后引发水污染。最后,对于驻地施工人员生活用水的污染问题,要对生活用水进行污水处理,如使用隔油池等设备对生活用水进行过滤,过滤之后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合理排放。

2.4减少光污染

对于建筑材料外表面光滑而产生的光污染问题,市政单位应该尽量选择反射系数低的建筑材料,如果由于工程的需要必须采用易反光的材料,可以通过在建材的反光层粘贴防反光膜等方式来降低建材的反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建材反光对于城市交通安全的危害。其次,对于大功率照明灯和电焊施工时产生的光污染问题,可以在施工现场的外围安装高层防护栏,防止施工产生的光污染外泄,以减少市政工程光污染给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防护栏还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焊等市政施工时产生的飞溅火花引发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3、结束语

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好安全预警,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才能提高市政建设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基于此,文章阐释了市政工程的含义,探讨了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治中.试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6,(10):41.

[2]孙亮.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方法与措施[D].齐鲁工业大学,2013.

[3]朱志祥.试论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5,(25).

[4]方立成.浅析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

[5]潘春晖.市政工程管理中环保型施工的应用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6(9)

[6]朱小明.浅谈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2010,(S1):130-131.

论文作者:丁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与措施研究论文_丁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