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记者媒介素养重构研究
郭少华
摘 要 媒介素养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在20世纪中期,伴随着广播电视以及电影等媒体的发展,因为这些媒体所产生的流行媒体文化以及所对应的价值观也已经开始遍布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许许多多的相悖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内容逐渐的影响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在这个大环境下,提出媒介素养,可以通过开展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媒介融合;新闻记者;媒介素养;重构分析
最近几年当中,有一些专家学者提出观点,认为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介素养可以划分成两个层面,即广大的受众人群对于媒介的认知以及关于媒介的基本认识,而另外一个是新闻从业者以及工作者对于媒介的一种职业认识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因此,我们也可以借此提出媒介素养所研究的另外一个方面,即从新闻传播者以及从业人员的角度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媒介素养,同时,这也是整篇文章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从新闻工作者以及传播者的角度研究媒介素养重构。
1 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
1.1 政治素养
新闻媒介作为政府以及国家重要信息对外的传播者,广播、电视、报刊主要承担着新闻信息传播的作用,通过新闻信息,可以引导社会上的舆论,这也是新闻媒体的特殊性。由于这一特殊性,也决定了新闻从业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其中,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的立场、道德素质、政治理论方面、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需要学习马克思列宁的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外,对于党中央提出的政策以及基本要求进行学习,同时,在政治上去理解,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此来直接影响受众的认知,保证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正确性。
1.2 职业道德基本素养
每一类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道德规范,新闻行业也不例外、在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就已经下发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其中就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主要涵盖了政治意识、大局观、责任意识等等,主要提倡从业人员应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观,切实的维护好新闻行业的廉正放风气。
3.6 舒适度提高 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时,由于操作时有过度带全程帮助固定,操作者不再需要长时间抵住气管套管,因此不会对于切口产生压迫,也较少引起患者呛咳等不适,观察组30例患者中27例表示耐受。舒适度的提高,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1.3 专业素养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而言,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即新闻 从业人员最基本的业务素养。专业素养的高低也将会直接反映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水准。在通常情况下,主要表现在:自身所具备较为扎实的新闻基础知识,具备发现新闻并捕捉新闻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新闻从业人员只有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才可以做好新闻工作,完成新闻任务。
2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记者媒介素养再造
国外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和章于炎博士曾经在我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讲座中明确提出了有关于媒介融合属于新闻学上假设的一种理念,其也可以被称之为媒体。该种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形成,而基于电视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体相互融合到了一起。当前阶段,此种假设逐渐随着技术的改进而成为实际。三网融合的落实更是促使媒介融合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而在这一现状下,媒介传播无论是渠道和方式均呈现了更高的优势。
在之前的日本地震报道过程中,传播形式的多样化特征就体现了出来,当出现地震以后,国内的多个网站便从不同渠道入手,密切关注日本地震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文字和视频的方式来推送有关的报道,内容包含了地震产生的影响和发生情况等,新浪和腾讯等用户网站均将微博互动放在了重点位置,希望以此能够快速传递信息。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记者从一线发回的报道,获取震区民众的消息。
2.1 传播形式具备多样化的特征
伴随着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信息受众的人群页逐渐的由专业受众群体渐渐的转向普通大众,因此这也就形成了一系列信息传播海啸。当前,我们所面对如此数量巨大的信息,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而言,需要严格的审核这些海量信息。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时效性。另外,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还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让新闻媒体的主流信息占据主要地位,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造成信息混乱。
如果要理解这些肿瘤的性别差异的关键在于找出性别差异的原因,而且这将有助于优化性别相关的治疗,揭示可能的保护性或者有害的性别因子,并提出新的治疗策略。尽管一些肿瘤的性别差异源于高度性别化的环境(职业、吸毒等),这使得男性和女性暴露于不同的疾病风险,但还可以寻找在细胞内关键的性别差异,从而降低肿瘤生长的可能性。性激素是主导性别差异的原因,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更关注细胞内基因组中的性别差异。
2013年12月,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并做出具体部署。2014年3月14日,召开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部署落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会议指出,发展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功在当代,惠及子孙,要从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入手,覆盖贫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力争经过三至五年,使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标准、满足基本需求,为贫困地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2 传播内容的海量化优势
在媒介融合时代中,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之前的电视和电台直播都是新闻记者在现场的时候实施的,只有新闻记者处于现场了,那么才能够将真实的事件传播出去。不过,当前因为互联网和微博以及手机等传播方式的引进,所以为信息传递提供了诸多的方便。
2.3 传播速度较快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网络网路发展区域逐渐延伸和拓展,人人皆是记者的现象比较明显,借助新媒体,人们可以对信息进行发布以及共享,此种现象的出现是得信息诸多增多,信息源快速增加,在这其中,属同质化内容比较多,不过缺少优质的资源。基于此,便对于新闻记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做好信息的分析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新闻记者务必在海量信息中将真正的意义体现出来,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本原则,找寻出真正有价值的报道,从职业道德角度来报道整个事件,以此获取诸多群众的支持。
(1)像控点布设及测绘环节。像控点生产作为辅助空中三角测量重要的一部分,其布设的方式方法、在航摄分区中的分布情况、像控点选择的合理性、像控点的外业采集、内业转刺等皆是控制立体测图成果的重要环节与步骤。
3 新闻记者媒介素养重构的具体内容
3.1 需要进一步强化把关知识
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报纸以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类型的媒体不再是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各项手机、互联网以及其他终端工具的出现逐渐成为了新型的传播形式,人们逐渐加大了对手机电视和网络视频的了解和重视力度,在日常生活中对其给予了一定的依赖性,媒介融合的实施使得信息传播载体越来越具备多样化的特征,而使用文字和图片方式能够更为清楚的体现出传播的内容,为群众获取信息提供便利。
3.2 进一步加强新闻专业知识的培养
在最近的几年当中,新媒体不断的发展,并且逐渐的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如果还以传统的人才需要作为新媒体的需求,已经不适应当前新媒体的人才需要。当前新闻媒体行业的传统人才都是通过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培养的,对于新媒体行业缺乏一定的认知,并且知识面也过于狭窄。因此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增强新闻专业知识,增强自身专业素质。
3.3 需要抓住重点话题进行提问
作为电视台的记者而言,在进行现场提问时,尤其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提出多种问题,所提的问题需要抓住重点,恰当合理。如果被采访人员的话题出现偏离,则需要引导被采访者回归正题,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可以将所回答的问题巧妙引入到现场事件。作为电视台记者,需要运用采访技巧以及良好的需要引导被采访者回答有价值的问题,抓住谈话的中心环节,在最大程度上突出问题的中心点。进而可以将双方的谈话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点,可以使采访者回答出生动形象的内容,还可以将这些生动形象的信息传递给观众,获得良好的现场气氛。新闻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精湛采访技巧来过去采访者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可以制作出有价值观众喜欢看的新闻节目。
3.4 通过具体的案例来使对方产生共鸣
作为电视台的记者人员,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引入一些事例进行现场采访,引发采访者产生共鸣,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访问水平,在特殊的条件之下,还需要引入采访者与事例的关系,激发采访者产生更多的感想,从而可以让被采访者回答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使采访者进入最佳的采访状态。作为电视记者而言,不要一味的问相同的问题,不能引导采访人员回答不真实的问题。
4 结语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广大的新闻受众群体对于新媒体具有很大的期盼。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来说,需要正确的认识自身工作的真正意义以及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且需要以此为自身前进的驱动力。另外,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完善自己,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以及危机感,以此来不断适应新媒体,努力的提升自身的水平,培养自身的大局意识。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而言,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以及工作效率,才可以更快的增长自身经验,促进新闻事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雪飞.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记者媒介素养的提升[J].黑河学刊,2018(6):52,70.
[2]赵广俊.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记者媒介素养重构分析[J].记者摇篮,2018(8):124-125.
[3]崔晶晶.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再造问题研究[J].传媒论坛,2018,1(10):79,81.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45-0016-02
作者简介: 郭少华,富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