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论文_王集1,许刘艳2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论文_王集1,许刘艳2

1.身份证号码:33070219880128XXXX;2.身份证号码:33022719871201XXXX

摘要:把生态规划理念合理的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使人们与自然更加亲近,在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的现状,让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发挥最大作用,这样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原则;方法措施

引言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不仅仅要重视园林的观赏性,同时还要重视其生态管理能力,在生态规划理念的指导下,提升园林景观的生态改良能力,并将生态改良技术与园林设计理念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需求,以提升园林景观所担负的城市生态优化作用的质量,并为人民创造优秀的生活环境,提升其生活质量。

1建设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各种不合理的现象,比如部分园林景观设计为了追求整体的美观性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通过各种华丽奢侈的装饰提高整体效果,从而对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这种形势下节约型设计理念的诞生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开创了一条新的出路,因此节约型设计理念对于资源利用的作用也愈加突出。节约型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就是在保证降低资源浪费和美化城市景观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城市整体结构,节约的本质内涵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其资源需求进行科学的减量处理,从而实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目的,提高城市整体实力。为此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时,应该秉持节约型的设计理念,进行科学规划,优化配置资源,达到一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局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能够长期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有效性为目的,才能方便落实长期的生态规划设计工作。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不仅仅要单纯地以造景为目的,更多的是突出生态规划理念的具体环节方面的设计。在体现园林的造景目的的同时,能够保证在最低的成本下获得最佳的园林效果,以保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设计最佳要求是将园林设计成“在受到最少的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园林景观设计的稳定性”的形态。

2.2遵循地方性原则

园林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理念要遵循地方性原则。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设计是否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和人文自然环境等因素,在进行植物引进时,要充分了解引进的植物的植物学特性,以保证引入的植物不会对当地的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大力发展和发掘本地现的有潜力的物种,使其参与到园林设计过程当中,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园林植物的适应性,保护本地原生物种,并大幅提升本地园林绿化质量。

2.3遵循环保原则

生态规划理念的重点原则之一便是保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环保性。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环保建设,才能在维持园林的实际作用时提升其生态管理作用。将环保设计引入到园林设计管理系统之中,并有效地消除城市中的高楼风和热岛效应等影响本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灾害,切实地把生态规划理念与自然美化活动相结合,建设一个以环保为基础原则、植物学为科学基础的生态建设工程。

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因地制宜改造场地

在节约理念基础上设计,结合地形原有特征,趋利避害,同时联系当地的生态环境设计城市园林景观,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节约型的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在改造场地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当地的原有生态环境、城市特色和区域文化等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河流水景以及植物资源环境等进行科学设计。比如在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城市中,可以将水景作为重要的主题之一进行科学设计,假如城市中的水资源较为匮乏就可以利用当地的枯山石景打造富有趣味性的自然景观。

3.2 坚持以人为本划分功能

在节约型设计理念下,城市生态园林中的节点区域分布和空间功能划分应该在规定的空间内促进功能利用实现最大化,在划分功能与节点的过程中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避免片面追求政绩工程或是按照个人的想法进行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将自然与人协调发展的观念有效应用到现实设计当中,随后结合城市发展需求科学划分功能分区,设计出能满足市民活动和生态环境发展的活动节点和景观主题。在设计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应该以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需求为基础,合理调整人工建设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的比例,通过创新设计理念与方法,将人工建设空间有效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提高自然生态环境空间利用效率。

选择经济、创新的材料。园林建设过程中的材料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和铺装材料等硬质性的材料。在选择这类材料的过程中应该秉持创新、绿色和经济等原则,充分利用生态绿色的科技材料。在节约型的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还应严格把关园林中的建设工作和设计工作,利用各种环保材料雕塑小品,让整个城市更加富有人文特色。科学使用各种节约型的材料进行建设。生态景观材料普遍拥有反复利用和可再生等特点,比如透水性混凝土、硬化地面土壤、碎石铺地等材料,和一些不透水硬质材料相比,这类材料也更加环保。

3.3 利用本土植物塑造地域特色

充分利用本土植物,打造地域特色,在设计节约型城市园林生态景观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选择本土植物,能够有效节约物力、人力等资源。同时本土植物也更能适应当地城市的气候环境,特别是各种具有代表性特征的植物也是地域文化的直接体现。这种类型的植物景观也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将市民回忆、风土人情和城市印象等内容有效融入到园林景观当中。比如扬州运河周围的植物就是以一种“三步一柳五步一桃”的原则,设计出一种碧桃垂柳的景观。据说这种类型的配置主要是迎合了扬州美女的姣容与婀娜的身姿,也是古代时期的盐商为了巴结帝王而投其所好设计出来的成果。像这种拥有悠久历史人文情怀的植物设计,能够再现扬州的运河城市特色。由此能够看出本土植物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为此应该创新设计手段,将城市的历史人文与自然之美有机融合到一起,打造出拥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

3.4 结合原生态环境设计植物

在植物设计过程中,还应以当地的原生环境为基础,因势利导,科学配置。节约型设计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园林意境、季相色彩、组合构图和园林植物与建筑、水体、山石之间的搭配组合等。充分联系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地域特点等因素进行科学设计,在原生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突出园林景观的植物生态多样性,比如在设计拥有乡土田园风光的园林景观时,应该将居民树林、小桥、农田和鱼塘等内容添加到园林规划当中,从而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中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叠加效果。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为了节约当地的土地空间资源,应该强化立体配置设计。立体化的植物设计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还能提升绿化空间单元。可以选择生长期较长的植物,促进立体绿化空间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城市中的环保要求和城市品位也逐渐提升,节约型设计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节约型设计能够促进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有效降低,为城市的自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燕初.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4):84.

[2]陈玺,陈军.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0):128.

[3]孔博.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6):119-120.

论文作者:王集1,许刘艳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论文_王集1,许刘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