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限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 362305
自主性学习是近年来一直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研究性学习及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现代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或任务,离不开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但是,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历史学科既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历史学科既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艺术性,又有融合其它学科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还有历史本身内容的过去性。这些都决定了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在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多种科学方法穿插并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面对历史,探究新的问题,创造新的知识价值。
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
帕内斯是美国著名的创造性研究的专家,他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能离开预先的知识储备,否则培养便不会成功。人的创造性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出来的,脱离问题的解决过程便无创造性可言。只有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让创新精神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人格与能力根基上。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区分哪些是基础的要求、哪些是能力发展的要求、哪些是要煅炼记忆的、哪些是需要灵活运用的。只有牢牢地掌握了历史基础知识,才能灵活地探究问题,形成发散思维,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中,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或比较,灵活运用,而不是无根据地自我杜撰、夸夸其谈、东扯西聊。因此,我们要紧密结合情、物、境等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潜知潜能,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其次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要转换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能自主性地学习,首先要求教师要学会“学习”。只有教师会“学”了,把自己转入学生的角色当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情境,才会“教”学生去“学”。要把教师从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的角色、地位切实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指导者的地位,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轻松、合谐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注意教学过程中问题与讨论的收与放,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历史问题、发现历史问题。其次,要求教师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人文价值观在不断地补充、改变直至形成。中学历史教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营养,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吃苦耐劳的极好素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这些营养,学生只懂得一味地“吸收”,不懂得“消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利用,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往健康的方向成长。同时,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又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正确的态度指引自己的学习、生活,真正做到以史为鉴。
第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力去探索、去追逐,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所以,教师要运用生动的语言、简洁的概述创设有利的课堂情境,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爱听、爱看、爱学,甚至主动联系实际社会问题展开调查,进行联系与比较。
其次,提倡质疑求异,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正是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来。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才能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和比较,研究、讨论历史问题,综合性地评价历史问题。例如:讲到赤壁之战时,对于曹操一方的战败,传统的解释主要就是由于曹操的骄傲、北方的士兵不习水战而造成的。而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到南北方地理位置的差异、南北方气候的差异,结合这些提出: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围绕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结合当时黄河泛滥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环境破坏严重、瘟疫流行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进而产生了“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把丰富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逐渐“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主动地收集史料,联系实际生活,运用于指导实践。
再次,开展历史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课改后,新教材的内容明显减少了,但是,知识的容量却不因课本的缩小而减少。有许多知识隐含在书本之外,教材开设了活动课,把学生由课堂推向生活、推向社会实践,通过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大量的史料,补充了教材内容。开设活动课,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史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展和创新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学习的兴趣。
自主性学习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求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在丰富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想象,感悟、理解历史。学生经过长期的实践训练,最终能独立地把学习到的方法应用于新的学习上,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厚积薄发,灵活运用,指导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
自主性学习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有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减少对教师和学生的束缚;有助于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并终身学习;有助于创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充分发挥,大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论文作者:吴敬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7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知识论文; 学科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