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育流程与节点设计论文_张艳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育流程与节点设计论文_张艳

张艳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高店中心校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2-081-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教师仅仅是一位导演,是学习的主导。在语文教学中,应倡导并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就是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变教师的满堂讲为学生的自主学,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探索和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读,开放性地思考,从而对重点词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和吸收,达到开放性、多元性、丰富性的阅读效果。那么,如何把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固化为可操作、有效果的教学实践呢?笔者结合工作体会,重点就其流程和应关注的关键节点谈谈粗浅体会。

一、流程化——遵循科学流程,突出学生主导,注重方法指导

小学生受其生理、心理、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阅读缺乏方向性、目标性、系统性,其自主阅读的开展,同样需要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按照科学的自主阅读规律来开展,逐步达到从扶到放的转化、从教到学的转化。笔者认为,推动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应实行流程化管理:

1、第一环节:课前预习,个体探索。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个体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文本,按照学案自读自悟,完成课前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养成主动查找资料并质疑问难,以达到预习的目的,这其中包括学生在书中圈点勾画的统一要求,并归纳总结疑问,以此在课堂上小组学习时与同学讨论。这个环节主要任务是让每个学生学会自学,培养学习语文兴趣,养成自学习惯。

2、第二环节:互动解疑,团队拓展。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团队潜力,促进相互启发。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读疑问。在这环节教师要先仔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梳理出学生理解较难的问题,提交学生争论交流。邱学华先生提出“不要告诉我,让我先尝试”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以倾听者的身份参与在学生的学习中,耐心地听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并适时指导,提示重难点。

3、第三环节:评价展示,交流提升。这一环节的归宿是综合展示,纠偏匡正,强化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准确认知、全面掌握,防止遗漏和偏差。教师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主动全面展示自己的小组学习成果,并给与及时准确的点评。在这个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和思考的习惯,学会质疑同学的意见,而教师则要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出正确建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是理解认识有偏差乃至错误的学生,教师同样要充分肯定并以合理的方式予以纠正,以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关节点——轻松阅读、精致阅读、风暴阅读、模仿阅读

学生不是文本的镜子,更不是教师的镜子,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必须要在兼顾课文与学生、课文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重关系中展开,尤其是要突出长期被忽视的学生与课文的关系。要抓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关键节点,让学生内化一种理念——在阅读中,只要投注你的感情、你的精神,课文就会成为你最精彩的世界。

1、节点一——轻松阅读,诵读美文。诵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在重视原著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读中体会文意。教师在学生诵读的同时指导学生轻松地,有雅致地阅读,积累。要注意朗读的语调、轻重、速度的快慢,人物对话的性格特征,还有语句的节奏和流畅。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收集美文配上音乐或者舞蹈诵读,使学生诵读的能力得到日积月累的提升。

2、节点二——精致阅读,默读感悟。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学校图书馆,默读的最大好处是学生有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时间,而且节约阅读时间,这种方法在小学中高年级就开始培养的阅读习惯会受用一生,同时,在默读中可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优美句子的赏析,体会文章中的用词准确性,通过对重点段落和重点句子的理解来理清全篇文章的脉络,从而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

3、节点三——风暴阅读,博览群书。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多读书,让学生涉及与文本相关或类似文体或相似主题的大量阅读,有利于让学生走出课本的局限性,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在总结中进步,并体会文本的示范作用,以及对同一主题的表达的千变万化。2012年11月20日,我参加了在重庆大礼堂举行的第二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学习,深受启发,回校后更坚定了我在阅读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任何可以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不拘形式读书,让学生感受阅读不仅在课堂,而是无时无刻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节点四——模仿阅读,以写带读。就是在阅读中既读又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让学生在模仿中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教师要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与课文相似的主题指导学生模仿创作,从而达到以写带读,以读带写的目的。我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眼中秋天的景色,好多孩子走出校园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不同喜悦和收获。其中一个孩子这样写道:秋天里一丝丝凉意浸入心田,带来了我对远在北京打工的爸爸妈妈的思念,黄叶飘飘,是爸爸妈妈邮来的平安吗?当我看到这里时,不禁潸然泪下,这孩子的感情是那样的真挚,他写出了与课文不一样的秋意和人间最美丽动人的亲情,让人内心振颤。

实践证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并大幅度促进感悟和思考,强化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使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落地生根。

论文作者:张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培育流程与节点设计论文_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