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是介于幼师与幼儿之间的“生成性活动”,同时也是幼儿自我体验、自我建构以及自我发展的必要媒介。近年来,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学习,对主题性区域活动进行研究与实践,而且已取得较大的收获。本文探讨了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可行策略,以期促进幼儿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9-0177-01
孩子喜欢尝试探索,有较强的求知欲,现有的集体教学活动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需要适时地不断调整投放材料、创设情景,鼓励幼儿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开展,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此期间围绕主题活动对区域活动的环境进行创设,以及材料的合理投放,让幼儿在科学、合理、有效的区角活动中,大胆操作、大胆探索,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主题背景下区域的环境创设
(1)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内容相融合
在区域活动创设中,教师要根据当前活动主题对各区域作整体布局调整,投放相关的材料,保证在区角活动中孩子有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
(2)环境创设要体现幼儿自主性
区域环境创设应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幼儿根据实际生活及已有经验,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探索、发现、感知。如:“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活动中,在这一主题中,主要是激发幼儿爱国的热情,并在亲身的活动中,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让幼儿自己去收集图片,自己与家长一起去上网查阅资料等等,这样的环境创设才能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3)区域环境要体现关联性、互动性
环境创设中各区域活动要体现关联性、互动性,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得到发展。例:我们开辟的青花瓷、美丽的窗花、串串香加工坊这几个区域和泰州风情老街都是具有关联性和互动性,小朋友们制作的瓷瓶、串串香、窗花等等都可以作为特色物品拿到风情老街去卖,赚了钱以后还可以在大卖场里买自己喜欢的其他东西,这样的区域交流具有了较强的互动性和操作性。
二、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1.材料的投放要让幼儿多种感官都能投入到活动中
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创设多感官体验环境,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感受、探究,使幼儿的区角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大胆地表现和分享着体验过程中探索的乐趣,以此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经验。主题活动《夏天到》中,师生共同带来许多夏季水果,我们把这些水果放在娃娃家,幼儿通过看、摸、闻、尝各种水果后,相互介绍、交流分享,进一步感知比较各种水果。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多重感知,使得他们对各种水果的认识更全面更具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品尝水果后,孩子们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品尝后的感觉,他们通过脸部表情记录自己品尝后的感受,表现对各种味道的感知,让同伴猜一猜,自己吃了什么味道的食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体验,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着探索的乐趣。
2.投放的游戏材料要符合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
以主题“冬眠的动物”为背景的区域活动为例,我们在区域中为幼儿提供彩色图片,希望幼儿按图片进行表演。孩子们发现新的材料后,开始还尝试进行表演,进行角色分配。但由于该图片上的角色太多,内容太难,孩子们对该故事又很陌生,再加上孩子们合作表演故事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快孩子们就放弃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投放了新的材料:幼儿熟悉的故事磁带,手偶、头饰等,幼儿可一边听故事一边合作表演,由于故事较熟悉,表演难度降低,他们对该区域的兴趣也变得浓厚了。
3.根据幼儿差异现象,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材料
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应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区角中提供的材料如果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幼儿就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互动,也无法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多层次、递进性的多样化的材料才能够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
三、区域活动中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探索思考的能力
幼儿通过与感兴趣的活动材料的互动,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在自主的环境下开展活动,能开发幼儿的潜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以发展社会性能力及健康人格的形成。
2.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
教师要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根据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让每个幼儿都具有表达表现的勇气,在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才能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快乐六一》的主题中,我们开设了表演区,孩子们在表演区穿上自己设计制作的服饰,尽情地表演,活动无形和主题联系了起来,而且让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3.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性能力是在与一定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之后而产生的。例如:在进行“交通工具”为主题的区域环境设置时,环境的创设完全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完成。幼儿可以走到街头,认识交通信号灯、观察车辆的通行,同时认识汽车的种类,自己向有关人员咨询交通方面的知识,或与家长交流,还能从中发现路段车流量的问题等。最后,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作用于环境的创设。
总之,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与主题背景相融合,通过环境的创设、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来促进其发展。教师通过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主题的实施更加深入有效,幼儿的发展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方静. 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环境、材料与指导[J]. 学周刊. 2015(04)
[2]诸玲霞. 《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评介[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4(09)
论文作者:邱梦琳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幼儿论文; 主题论文; 区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材料论文; 环境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