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北京青年影响的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报告论文,北京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当代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查报告
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是否还具有生命力?当代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人发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当今许多有识之士所关注的。
这里发表的一篇调查报告,通过对大量材料的归纳、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回答了上述问题。
——编者
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北京青年的影响,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在1993年11月——1994年1月间,对北京地区的青年进行了调查。
我们根据文化学理论,将文化分为表层结构——情感、意志、风尚习俗;中层结构——观念;深层结构——精神本质的理论,从三个方面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与精神、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对北京青年进行了调查。
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向人传递。在现代社会,它主要是通过书籍、电视、电台以及师长们的言传身教等传递的。如果这些传播渠道不畅,那么,文化的传递必将受到阻滞。我们通过座谈和专访了解到: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颇感陌生,他们没有系统地学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没有读过“四书五经”,文化的传递在这一代人身上出现了一条断裂带。那么,当代青年在文化的传递出现空白之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为了解这一点,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您知道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吗?”“记载孔子主要思想、言行的一本书是什么?”绝大多数的青年都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这至少说明,北京青年对于孔子和《论语》并不陌生。“四书五经”,是古代哲学思想、历史、文学艺术的结晶,它们记录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四书五经具有深刻的内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它们又是研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门径。然而,在当今的知识阶层里,除了专门的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研究者外,很少会有人去拜读它们。其中的原因,除了这些经籍的语词深奥、不容易理解外,当然也与当代求实、趋利的学风有关。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60%的青年听说过四书五经,而读过四书五经的青年并不多。当然,我们没有必要要求青年通读四书五经,因为他们不是专门的研究者。但我们却有责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通过各种渠道,向青年灌输,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认为,将古代典籍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来学习,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很好方法。这样固然会失去古代典籍原有的许多精妙之处,但它却带给了广大青年、特别是文化层次不高的青年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便利。白话《二十四史》、白话《资治通鉴》等等的问世,即向青年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调查所显示的一部分青年读过、听说过“四书五经”,是应该归功于此的。
当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人们还可以从民间故事、成语、典故等等中学习和汲取,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您听说过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的故事吗?”青年们的回答比较令人满意。四个故事宣扬了一个基本精神: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也正是我们希望青年一代所具有的品质。如果说青年们由于工作、学习的繁忙和学识的限制,难以接受“四书五经”一类艰深的古代文化典籍,那么,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用通俗形式,诸如民歌、故事、成语典故等等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将青年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一个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它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有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偏移和变化,而作为一个民族的主导精神和内在力量,却是世代相传、很难改变的,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华所在。作为一个民族,必定有一种促成民族凝聚和发展的思想价值观念与内在动力,有一种主导的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强调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我们在调查中,从不同的层面了解到青年对自强不息精神的接受程度。我们提出:“《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断地运动,永不停止;人正是应该这样不断地奋斗,努力向上,永不停息。您赞赏这种精神吗?”结果显示:表示“非常赞赏”和“赞赏”的青年占样本总数的94.8%;表示不赞赏的青年仅占2.5%。青年们对自强不息精神的崇尚。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道德完善,注重培养一种伟大、高尚的人格,那么,这种人生追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仍然有意义?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古人把建立高尚的道德视为最高的人生追求,其次是建立事功,第三是著述立言。您认为这种人生观在现代仍然有意义吗?”结果显示:有近3/4的青年是把建立高尚的道德观视为人生追求的。调查结果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在问卷中还设计了另外一个问题来对此验证:“有人认为:西方人注重金钱权利,中国人更注重道德、义务和责任。您的看法如何?”近40%的青年把注重道德、义务、责任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引导青年?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过于舒适的生活难以磨砺青年的意志。如果我们只是给青年提供一种优裕的生活,而不让他们经受各种各样的艰苦磨练,那么,他们即使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也会被淡忘或扭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颇有微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耕形式的小农经济的反映,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认为,这是对文化的一种误解。文化具有一种永恒性。它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在观念、精神、艺术等方面,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如果想割裂民族与其本身所创造的文化之间的联系,就不仅仅是在否定这种文化,同时也是在否定这个民族本身。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讲求信用,讲求奉献,讲求敬业,都是与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大生产不相悖的。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有其勃勃的生命力。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常言说:‘人无信不立。’也就是说:为人处事应该诚实,讲信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您认为讲究信用、信誉是重要的吗?”极大多数的青年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用、信誉观念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表示了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取向,同时也显示了青年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程度。也就是说,青年们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信用、信誉不仅是事业的必要保证,也是个人必备的素质要求。为主观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另有近60%的青年意识到,在人生的追求中不能忽视道德的位置。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在国门大开,西风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之时,一部分青年开始将中西方文化融合起来,也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恪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条,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道德的追求仍然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人生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注重道德,培养伟大、高尚的人格,还非常注重气节教育,培养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气节。那么,当代青年对气节有怎样的理解?我们在调查中问道:“古人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人格。您同意这种评价吗?”对此表示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的,二者合计近90%。这可以说明,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节”是认同的。
报效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与力量之所在。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是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还是对家庭的巨大期望与努力,其最后的归宿都在“治国、平天下”,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密切相连的。因此,历代志士仁人都把社会参与看作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报效祖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脉相系的优秀传统。当代青年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青年赞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其比率高达97%。这说明广大青年是把国家的兴盛和发达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并积极地为此做出努力的。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一个社会面临急剧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都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承担一定的责任,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兴旺发达。青年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改革与发展的胜利保证。没有青年的参与,青年缺少责任感,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就会步履沉重。因此,我们必须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爱护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影响着北京青年的精神、观念和行为。这是由于北京是一个文化城市,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青年们受此影响很深。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注意到,我们这次调查是在一个浓郁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调查进行之时,社会各界正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许多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本调查所显示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层面对北京青年的影响,和北京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观念等的认同,无不与此有密切的联系。
从1949年到今天的近半个世纪里,已经有整整两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陌生。他们对西方现当代思潮的引进和吸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等等,都是建立在此种基础之上。所以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任重道远。有许多事情需要从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