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论文_王涛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论文_王涛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而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智能化变电站是整个电力运输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保证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所以,确保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特别重要。本文就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防误

长久以来,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维管理而言,常会出现由于有关运维工作者的操控失误导致变电站形成故障,严重时会产生人员伤亡的情况。实际上,智能变电站属于整个输配电系统当中的核心部分,和电网的稳定运作密切相关。对于智能变电站管理人员来说,需要结合变电站的具体状况,不断改进与优化运维防误技术,以便获得最佳的继电保护成效。鉴于此,深入探究与分析基于智能变电站动继电保护供运维防误技术的应用对策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1、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在智能变电站中建立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升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功能、信息传输功能以及信息处理功能。智能变电站中应用了很多数字化的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保证了网络信息的顺畅度,在保证设备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可以发挥网络信息的应用优点,对变电系统中的配电装置进行统一控制。智能变电站的显著特征就是一次智能化和二次网络化,这类运营方式降低了变电站的运营成本,提升了变电站的送电效率。智能变电站在应用过程中也通过智能化的工作管理方式,克服了过去变电站中互感器的饱和问题。智能变电站改变了光缆的应用方式,解决了过去存在的交直流串扰等电磁兼容问题。在智能变电站被应用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改善了传统的变电环境,提升了带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智能变电站的组成结构大致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变电过程层、变电间隔层、变电站控层。变电间隔层和变电站控层在对电力数据进行控制时,可以达成数据共享,优化变电站的信息处理功能,过程层在变电站中起着过度的作用,在被应用过程中,保持变电站稳定性。而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是维护变电站的稳定性,保证智能变电中电力装置的运维安全。

2、智能变电站继电防误技术主要类型以及应用

早期为了防误一般是采用贴标签等方式来进行分辨,但随着智能化变电站的规模增大,相同电板数量不断增多,这种区别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后来便开始大范围使用五防闭锁的规则来实现对电路的保护,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这种方案仅仅只是考虑了一次设备的状态而没有考虑到二次设备的状态,这样的设计导致二次设备缺乏了相应的保护机制,导致二次设备的安全性降低。现今随着智能化变电设备的不断发展,已经发展出了以下几类防误的操作方式:

2.1主动式防误操作

主动式防误是合理考虑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将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连接到一起,进而形成新的防误操作体系。这个体系的实现便是在智能化变电站进行检修或是升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发出相应的指令的过程时,变电站设备不会立即执行相应的指令,而会在对相应的指令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在判断输入指令可以执行后才开始执行指令,当发现指令存在问题或是指令存在疑问时便不执行指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也致使这项操作的方式具有操作范围广,即这个防误检修操作不仅仅可以针对智能化变电站还可以针对发电站等重要的电力运输的位置,可以针对整天输电线路的检修与更新使用;波及范围广,由于操作范围广,这也就使整个操作具有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当操作人员发出某个指令,当监测没有问题之后,便可以进行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影响到很大的一个范围。

2.2构建防误规则库

防误规则是实现防误技术的基础所在,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应该构建一个防误规则库将这些数据储存起来。防误规则库又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设备操作防误规则库、主动式综合防误,以及硬压板误投补救等。在设备操作防误规则库中,主要是储存设备,其中包含了一次和二次设备操作,操作对象包含了变电站内可遥控操作的设备,又将其分为推出和投入两种。当操作条件满足逻辑表达式的时候才能继续操作,否则就要将其进行闭锁操作。除此之外,就是对线路系统和变压器的维护。在线路系统的运行维护中,需要对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收集数据并且传输到goose网中,运用网络对这些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整理,这样便可以判断智能变电站中的线路是否是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中。假设分析过程中线路系统出现安全隐患,继电保护装置会直接发出跳闸指令,达到保护的目的。而在变压器保护的时候,假设出现了故障或者是安全隐患,了解变电站中的安全隐患以后,就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跳闸指令,降低这类问题对于变压器的影响,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2.3软压板投退防误措施

智能变电站的软压板投退随着电网运行方式转变、异常及事故处理、改造或扩建都须要进行操作,虽然软压板远方遥控为变电站无人值班和调控一体化提供了便利,但软压板远方遥控仅受“远方操作”硬压板和“远方投退压板”软压板的影响,无其他闭锁条件,极易造成误投退导致继电保护误动或拒动,直接威胁电网安全稳定。因此软压板投退应遵循以下防误操作策略。1)保护装置只设置“远方操作”和“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保护功能压板不设硬压板。装置应保存软压板投退状态,并掉电不丢失,可查看或通过通信上送。2)远方操作只设硬压板。“远方投退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远方修改定值”只设置软压板,只能在装置本地操作,三者功能相互独立,分别与“远方操作”硬压板采用“与门”逻辑。当“远方操作”硬压板投入后,上述三个软压板远方功能才有效。3)保护检修状态只设硬压板,当该压板投入时,保护装置报文上送带品质位信息。“装置检修状态”硬压板遥信不置检修标志。4)保护装置应按合并单元设置“SV接收”软压板。当某合并单元的“SV接收”软压板投入时,保护装置应将接收的SV报文中的test位与装置自身的检修压板状态进行比较,只有两者一致时才将该信号用于保护逻辑,否则应闭锁相关保护;“SV接收”压板退出后,相应采样值不参与保护计算并显示为0,不应发SV品质报警信息。5)保护装置应将接收的GOOSE报文中的test位与装置自身的检修压板状态进行比较,只有两者一致时才将信号作为有效进行处理或动作。6)GOOSE开入软压板除双母线和单母线接线启动失灵、失灵联跳开入软压板设置在接收端外,其余皆应设在发送端。7)保护装置应在发送端设GOOSE出口软压板,GOOSE出口软压板应在满足现场运行需求的前提下简化配置;为避免检修设备影响运行设备正常运行,宜为相关IED设备配置链路接收软压板。

3、结论

从论文的阐述与分析当中,可以获知,深入探究与分析基于智能变电站动继电保护供运维防误技术的应用对策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概述智能变电站,同时说明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具体应用对策:注重装置就地操控防误技术的科学运用、加大主动型防误技术的应用力度、确保硬压板防误技术利用的合理性。希望此次研究的内容与结果,能够得到有关智能变电站管理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从中获取一定的启发与帮助,以便增强防误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推动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鹏,卫星,郭利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28(19):180-186.

[2]洪浪,吴琴.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36(13):165-166.

论文作者:王涛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论文_王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