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荣辱观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国家和社会形态的精神文明,就是我们的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传承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优秀传统,吸收了当今整个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先进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是我们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完美统一,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质的完整体现。具有明显的传承性。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点“睛”之作,他指出了我们的精神文明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其他社会形态精神文明的本质区别,所以是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是我们党几代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传承、丰富和发展,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针对性,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更加丰富,党治国理政的方略更加全面、清晰。回答了中华民族如何延续和发展,突破了我国传统道德中主要以“耻”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和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规范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要求的高度,丰富拓展了精神文明的内涵和外延。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魂”。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由于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在一些人中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界线混淆。有的甚至严重颠倒。精神文明建设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南。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同时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支撑。这些都要求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不断地取得更大的进展。胡锦涛同志及时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抓住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核心问题,而且科学地定义了我们时代应具备的是非观念、善恶和美丑界限,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秤”。我们可以用荣辱观来衡量精神文明建设成效。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八荣八耻”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人的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素质和身体素质,这四个方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我们在这四个方面齐头并进。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善恶标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保证。荣辱观之于社会,就如同眼睛之于人类,没有眼睛的人容易迷失方向,没有荣辱观的社会必定失去价值导向。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求人们能够明辨是非、甄别善恶、区分美丑。只有把和谐社会的理想建立在正确荣辱观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从而保证和谐社会的构建。
来源:《十堰日报》,200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