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罗成

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罗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日益扩大。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是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必须做好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工作,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地基处理

引言

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是随着建筑工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中需要进行更为科学的技术分析和处理,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前,首先要对工程项目的地基条件进行认真的勘察,在进行勘察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地基表面,要进行深入的勘察,用科学的数据作为支持和施工依据,保证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方案的科学和可行性,从而保证成本预算的准确性。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地基处理技术方面已经相对成熟,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问题,阻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勘察的主要工作和具体的内容

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勘察工作,就是在结构施工之前,由相关人员(具有专业岩土勘察资质单位指派的相关人员)对现场土层结构畸形勘察和研究(一般为打孔、取样并编制勘察报告),为工程建设方的结构设计、地基处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实现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优化,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果。(1)对岩土、环境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以钻孔取样的方式,对建设场地内的岩土、环境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能够为土层稳定的判断提供精确的数据依据,结合相关的加固措施,能够为整个建设工程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2)确定施工场地内尤其是建筑物地基所处位置土质的液化指数:通过对现场的取样,进行相关的土工试验以及与其他工地场地进行类比和调查,对相应的土质液化的沉降敏感度进行综合的判断,从而得出具体的液化指数,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保障建设工程的安全使用。(3)调查地下水位的变化状况: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建筑工程地基承载力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的调查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4)对土质的类别和土质的含量进行科学的分析:只有在对土质特性的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对施工或是加固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建设工程的安全系数。

2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的问题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者要深入的了解具体施工环境的地质形状、深度等,并结合建筑工程的结构,做出科学合理的岩土勘察报告。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岩土勘察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2.1地质自有的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工工程项目的数量多,密度相对较大,城市区域的地质结构相对复杂,这给岩土勘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在进行岩土勘察时,很多岩土的深度不容易确定,很多不明物体难于进行分析,这些地质自有的问题实质性的存在着,只有通过特殊的处理措施进行认真的解决和处理,保证后期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现阶段,一些建筑企业为了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和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不认真的进行岩土勘察,给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2.2管理不到位

建工工程项目的岩土勘察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认真的完成,可以公正的给出岩土勘察的报告,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据。但是,在一些建筑项目岩土勘察过程中,由于对勘察人员的管理不到位,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体系,导致勘察中很多环节沟通出现障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进度,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质量隐患。

2.3岩土勘察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项目的岩土勘察人员中存在着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员,在实际地质勘察时缺少一定的经验,导致很多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不能良好的衔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科学布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和方法

3.1裹体桩法

裹体桩是近10年来为减少地基的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而研发出的一种新型复合地基。它是由桩体、垫层和桩间土等三个构件组成。裹体桩的桩体所用土工布袋是利用填料加密作用、上部荷载作用、桩周土的压力等外力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为保证桩体效果,提高土工布袋的承载力,土工布应选择抗拉强度高、耐磨性能好、透水性好等材质的布料,成桩施工中,填料可就地取材,选用砂石、建筑垃圾、煤灰等,应选用易掌握、易操作的成桩工艺。垫层起到调节、分配上部荷载的作用,一方面接收由桩体排出地面的孔隙水,并排出建设场地。另一方面,通过将上部荷载按功能原则分配给桩体和桩间土,让他们共同承担建筑物所施加的荷载,从而达到调节桩体与桩间土之间的沉降变形。裹体桩大大提高了桩间土的抗剪强度,增强了桩体强度和刚度。

3.2强夯法

强夯法在建筑施工中十分常见,及通过强夯机械的重力作用对地面进行夯实和挤压,消除土层内的不稳定结构,提高土壤的密度,并使地面承受的压力趋于一致,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但是强夯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其只能对较浅的地基土层产生作用,对较深处的土壤作用不大,因此只适用于小规模的建筑,不宜适用于地面压强较大的建筑。同时强夯作业效率低下,施工时产生的振动会对周围的建筑和人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噪音的影响也不可忽略,需要在应用时考虑这些因素

3.3高压注射喷浆法

高压注射喷浆法是在软土区域钻孔后通过高压器械将水泥浆等注入土壤内部,高压的浆液将使土壤的结构发生改变,使土壤的不稳定处的结构崩坏重组,祛除岩石颗粒或土壤内间隙间的空气,同时浆液与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更加结实、防水性好的固体凝结物,地基处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从而实现对软土地基的改造。

3.4垫层的换填法

垫层换填的方法主要针对深度较浅的地基处理,以机械将一定深度的地基软土抽取,并在原位置以强度相对较大的土石方进行换填,从而达到地基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强度增强的效果。采用垫层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原软土地基中硬度较大物质的含量一般相对较低,待将软土抽离后,一般以泥土和碎石拌和进行回填,而回填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施工,也可以采用人工进行回填施工,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地基换填的深度超过1m时,要适当的提高垫层的承载能力,才能够保证其功能和作用的正常发挥,从而实现地基处理的目的。

3.5网袋法

网袋法地基处理是由土工网、碎石垫层、裹体碎石桩体构成,土工网起到链结桩与桩、桩与土的作用,如果土工网材料强度低、抗腐蚀能力弱,时间一长,网袋就容易老化变形,地基也就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因此,应该注重网袋材料的选用。碎石垫层承担加固和增强桩体的水平结构的任务,有效地提高桩体抗剪切能力。网袋法不仅使地基得到双向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还可以有效地平衡桩与桩间土之间的应力分布,避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4结语

总之,通过对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工作是确保建筑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力度,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远方.浅析城市建筑工程的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7,13:47~48.

[2]刘士华,周国军.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浅议[J].城市建筑,2018,16:120~121.

[3]宋文杰,吕春帅.城市建筑工程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技术[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C].2016,3.

论文作者:罗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罗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