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而深刻地继承和发展--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_邓小平理论论文

广泛而深刻地继承和发展--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_邓小平理论论文

继承发展 博大精深——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博大精深论文,几点思考论文,理论论文,学习邓小平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和发展。创新和发展就在于:他把前人没有说到的或没有说清楚的,说到了或说清楚了;把前人树立的、但说得不对的、或已不符合时代的,扬弃纠正了和说对了;把前人在理论和实践上未曾总结和解决的问题,给以科学的总结和解决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邓小平经济理论,深刻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对我国新时期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概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邓小平经济理论,立足于中国实际,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深刻地揭示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体制、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经济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思想政治保证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作出了科学的论断和精辟的阐述。邓小平经济理论,内容极其丰富,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指导思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令世人耳目一新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了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正确和强大生命力,标志着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并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邓小平经济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这里仅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三个大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谈一些个人的思考与体会。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最前沿的问题。对此,小平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但必须“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在路线和政策上的失误和挫折,归根到底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可见,社会主义及其本质问题,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性首要问题。社会主义不是空洞的说教,是有其科学内涵的,“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为了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小平同志首先指明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文化教育不发展,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物质财富不增长,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僵化、封闭,“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统包统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不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和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建不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不雄厚,对资本主义显示不出优越性,称不上“完全”或“完备”的社会主义等。

正是在与“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这种对照比较中,小平同志敏锐地洞察和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此,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最重要的基本内涵。

(一)划清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和贫穷社会主义的界限

“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过去‘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那是荒谬的。”“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小平同志这一科学界定,对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机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反马克思主义和机会主义者,都曾把社会主义描绘成平均主义的“普遍贫穷”。30年代苏共党内“左派”就曾大肆鼓吹“贫穷有理”论,说什么“如果大家都成了生活富裕的人,而穷人再也没有了,那布尔什维克在工作中究竟去依靠谁呢?那就不能有社会主义。”对此,斯大林正确地指出,“如果我们不是要使我国人民过美满生活,那就用不着在1917年10月推翻资本主义,进行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了。社会主义不是要大家贫困,而是要消灭贫困。”“当有资本主义分子并且受资本家剥削的穷人的时候,列宁主义者是依靠穷人的。但是当资本主义分子已被击溃,穷人已摆脱了剥削的时候,列宁主义者的任务就不是要巩固和保存已经被消灭了存在前提的贫穷现象和穷人,而是要消灭贫穷现象,并把穷人提高到过富裕生活的水平。”他还指出,“如果以为社会主义能够在贫困的基础上,在缩减个人需要和把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到穷人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建成,那就愚蠢了,……谁需要这种所谓的社会主义呢?这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而是对社会主义的讽刺。”〔1〕

无独有偶。我国文革动乱时期,貌似左的“穷则革命,富则变修”谬论更曾猖獗一时。“四人帮”鼓吹社会主义只有在“穷”和“苦”的基础上才能永葆“革命青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完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恶意歪曲。建设社会主义是离不开艰苦奋斗的,是不能没有革命精神的,但艰苦奋斗决不排斥生活的改善,“穷”和“苦”不是革命手段,更不是革命的目的。所谓“穷则思变”,是要使“穷”通过革命转化为“富”。但是照谬论鼓吹者的逻辑,这个转化是要不得的,因为“穷”一旦转化成“富”,人们就“变修”了。显然,照此逻辑,中国人民理当穷下去,穷到底。这当然是既荒谬又反动的。富裕不是产生剥削的根源。诚然剥削阶级是富有的,但劳动人民有了钱及财产,决不等于剥削阶级。因此,把富裕和剥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混为一谈,就是抹煞了科学社会主义和伪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二)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致富的界限

批判贫穷、坚持富裕的社会主义,决不是要“少数人富”,而是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成败的关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了,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是真的走上邪路了。”邓小平在答美国记者华莱士问时强调:我们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不会使社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两极分化。这里小平阐述的两种制度致富的差异,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1)必须明确,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才得以实现的目标,所以有必要大力倡导劳动致富,批判平均主义,大力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承认劳动者因劳动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异。“不讲多劳多得……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要鼓励人们劳动致富,就要允许一部分个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对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教育、企业经营管理的劳动者和先进的生产人员先富裕起来,使生产搞得有声有色的地区先富裕起来,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于国于民都有意义。而如果非劳动收入成了社会分配的主体,就必然会激发“投机”和剥削,扩大收入差别,引发社会两极分化。在资本收入成为分配主体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贫困化和拥资者的“暴发”形成的贫富悬殊,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和公认的事实。两种致富的不同道路证明,我们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致富之路,可以防止两极分化和剥削的扩大,同时又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2)必须保持社会财富分配有一个合理的基尼系数,使大致均等收入的中等富裕家庭的总户数达到一半或一半更多一些,形成广泛的中等富裕“阶层”,从而使不均等收入户的比重不占大头,这样既可以保证效率兼顾公平,又有利于社会总体的安定。(3 )必须保持中等富裕家庭以外的两头在收入差别上不过分悬殊。我国当前仍有几千万人口尚未脱贫,600万职工开不出工资, 与此同时拥有百万元年收入的人口已超过100万人,已形成数十位亿元以上的富者。〔2〕解决社会贫富差别拉大和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已迫在眉睫。为此遵照小平同志的思路,一要提倡先富的个人自愿帮助社会办教育、修路、主动参与救济。另一方面对高收入者“也要有一些限制”,但不是采用没收和摊派办法,而是运用多种再分配的经济杠杆和法律措施予以调控,例如增加高收入者收入来路的透明度,征收所得税等,以缩小高低收入间的梯度差;二要“深化改革”,大力解决转型时期的无序状态,克服双重体制下引发的收入不公;三要强化发展的力度,特别是农村的发展力度,“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把“蛋糕”做得更大,才能为脱贫致富、克服分配不公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四要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有效地解决历史遗留的单位办社会带来的苦乐不均问题;五要扩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完善再就业的举措,提高失业人员素质,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最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切实堵塞富路不正者的暴发渠道和各种灰色经济通道,做好对权钱交易行为、利用各种审批权限寻租等行为的防范,堵塞假公济私、化公为私和国有资产流失的各种漏洞,大力反腐倡廉,力求取得切实的成效。正如小平同志所担心和告诫的那样,“现在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个担心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我们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忧虑,并且回答那些希望我们变成资本主义的人。”

(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维护社会公正和劳动者利益,消除两极分化和剥削关系的基础和保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随着无产阶级的胜利,无产阶级本身以及制约着它的对立面——私有制都趋于消灭。”〔3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 〕也正是继承这一重要立场和观点,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坚持这两条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诚然,实行什么样的所有制主体,对市场经济来说,并不是运行的关键。这是因为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来说,它只要求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要求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自主经营、自主决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调整结构,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至于生产要素是谁出资?是属于公有还是私有?这无须市场来回答,市场也无须过问。正是在这一点上,市场经济既可以在私有制基础上运行发展,也可以在公有制基础上运行发展,只要所有制不违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就可以具有内容与发展形式一致的相容性。我国公有制企业现在正在确立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模式也证明,不论持股者或财产所有者是“公有者”、还是“私有者”,它们都不握有直接搞经营管理和指挥生产的权力,只有一定的收入分配权和参与董事会的选举与被选的权力。因此,说市场经济排斥公有制,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正确的。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搞私有化其重要的目的在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迄今社会财产的收入分配,大体上可分作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两大类别。劳动收入差别取决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及其贡献的多少,这种按劳分配原则,是完全公正合理的,它不会产生剥削。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总额中,占据主体地位,就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公正,防止两极分化,就可以保证共同富裕的实现。反之,如果社会收入绝对额中的主要部分被资本占有者所获得,不但会产生巨额的收入差距,也必然带来剥削和不公,这正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体)存在剥削、两极分化的主要根源。小平同志说,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财产收入主要部分归劳动者所有,生产力成果主要属于劳动者,就“不会产生资产阶级”,“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不会两极分化”。小平同志这里论述的精辟之处就在于他发挥了马克思把所有制归结为人们对“生产条件的关系”〔5〕的思想,强调了所有制不单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绝不要片面地只看重它是人对物——生产资料的关系,更应该把它看为是一种人对人的生产关系。可见,什么样的所有制,决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它关系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根本性质,关系着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归谁所有,以及是否发生阶级分化等实质性问题。科学地把握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可以从理论上弄清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本质涵义,从而有利于人们提高从战略、政策和立法上落实与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自觉性。

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非公有制经济的一定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国家在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的同时,对其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同时,正确处理公有制主体与非公有制的关系,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小平同志说“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他多次地、反复地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应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不仅是由于路线的失误在建设实践上“我们耽误了时间,生产力发展太慢”,而且也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前,脱离生产力发展、不问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不看历史发展的阶段,片面依据所有制确定某一经济政策或某种经济形式姓“资”姓“社”的历史错误倾向而言的,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从共产主义原理的高度,从“最高目的”上,论述了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和极大丰富的物质基础,共产主义就是一句空话,就是对革命目的的违背,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违背。这里,小平同志恢复了并进一步阐发了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有地位,从原理上搞清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的确是对理论与实践扭曲的“最根本的拔乱反正”。

(一)生产力本是马克思主义者分析一切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物质前提

列宁曾强调“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向的根源”。〔6〕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最活跃、 最革命的物质内容,是决定生产关系的东西,生产方式的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因此考察任何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时,我们总要先考察物质内容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劳动资料,它“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7 〕是划分社会经济时期的尺度和标志。正是从这一基础出发,人们才能进一步去考察由它所决定的生产关系,进而再进一步去考察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我国五六十年代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只依据所有制来判断和识别某种经济形式是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并常凭主观愿望和权力,强行变革生产关系,在所有制上一味求大、求公、求全、求纯、求高的错误做法,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可见生产力是我们坚持正确路线、确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必须把握的一条根本界限,它是一切马克思主义政党全部理论和制定政策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我国生产力的现状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居于世界后列;12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相当部分还在用手工工具搞饭吃;部分现代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的工业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1/4的状况同时存在……。正是这种生产力客观实际,决定了我国今天仍未超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初级阶段还将至少延续到下一世纪中叶。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执行这样的指导方针:为了摆脱贫穷落后,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必须坚持全面的改革;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发展;必须以市场经济来代替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努力建设民主政治和法制;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二)生产力本身具有独立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外的构成因素、内在矛盾、存在形式和发展规律

生产力总是在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下发展的。但是,解决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并不等于生产力自然而然地就笃定能得到发展。这是因为:(1)生产力本身是一个复杂的、 多因素、多层次组合成的巨系统,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不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规律所能代替的;(2 )生产力有其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有其自身发展的动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归根到底也要通过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规律来发挥作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一事物和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8〕因此即使是解决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问题, 但如不按生产力本身的运动规律办事,社会生产仍不可能取得顺利发展。这是我们的历史实践所证明了的。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现在“路线是非基本澄清了,规划制定了,措施提出来了,群众已经发动起来了”,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鼓实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掌握科学技术工作规律,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因此,大力研究生产力本身的基本要素、结构层次、结合方式及其运动规律,对于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跨入新世纪,具有重要意义。

(三)把生产力搞上去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目标”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决不是“四人帮”所诬蔑的搞“庸俗的唯生产力论”,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论断社会主义必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无产阶级已占人口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以生产力还不够发展为依据和借口,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列宁指出这是极其有害于革命的庸俗的唯生产力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指出社会主义也可能在不发达国家取得突破,获得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关键在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明确和做到:(1)不能因为生产力还不发达,“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不相适应,就不去夺取政权”;(2)“不能因为掌握了政权,就不去发展生产力。”一旦夺取了政权,就要借助于政权和“这种文明的前提”去迅速发展生产力,赶上发达国家。〔9 〕这两点被誉为列宁主义的精髓和“完整的纲”。但是长期以来极左路线把列宁这一完整的思想歪曲和分裂为只讲革命,不谈发展生产力,甚至还要把主张发展生产力的当作“唯生产力论”加以批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一段很长时间里也走了很大的弯路,中国社会从1958—1978年20年的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者在解决了政权之后,一定要热衷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致力于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不断加强,它既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唯一途径,也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小平同志说,现在我们发展生产力,任重道远,尽管我们已具备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系列本质特征,但由于我们的生产力从根本上说还不够发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不雄厚,因而还称不上“完全”或“完备”的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可见,生产力的标准应该成为衡量无产阶级政党搞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准绳。毛泽东同志曾正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0〕小平同志坚持了这一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1〕鉴于此,小平同志精辟地指明:搞四个现代化,加紧经济建设,就是“中国的最大政治”。这一论述,使我们拨云见日,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同机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路线上的根本对立,它告示我们,形形色色的离开社会生产力的标准,抽象地讲社会主义,就难免掉入“贫穷社会主义”的深渊,而这一点正是一切“左”的东西得以存在和误导的症结所在。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经济理论,不仅完整地、精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科学观,而且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的结合上,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正如《邓小平经济理论》一书摘编者所概括的,这些基本内容大致是:

——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和别国模式从来不会成功,必须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一天也不能耽误。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两者都得要。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只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要贯穿到下世纪的前50年。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要加强国际交往,引进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这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

——科学地制定和部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及时决策、搞好重点、分步到位,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力争较快的增长速度,避免滑坡,稳定协调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农业是根本,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发展农业要靠政策、科学、实行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此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发展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经济工作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坚持质量第一,讲求经济效益,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用经济方法管好经济;同时要关心群众生活,调动群众积极性,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上去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两个文明的统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强化法制和民主建设,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秩序,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等等。

邓小平经济理论博大精深,视野宏伟,他从时代的新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很多问题上都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限于篇幅,这里集中谈谈对如下两个问题的体会。

(一)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把市场和商品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异己”的观念,最初来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英国的政治家、思想家,资本主义的早期批判者)。他主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他猜测公有制同商品经济是相悖的,提出了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的设想,同时实行计划生产和无偿调拨等。马克思主义奠基者在确立自己的学说中,批判了乌托邦空想,创立了阶级斗争理论,使空想变为科学的同时,隐含地接受了商品经济消灭论的倾向,他们也设想,只要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商品货币就消灭了。最为明确表述这一思想的当属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那一论断:“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12〕列宁十月革命前更是明确肯定:“觉悟的社会主义者应该直率地和清楚地指出:……社会主义要求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商品经济。”“大家知道,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13〕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及早期列宁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是因为他们认为:商品生产只和私有制相联系,要消灭私有制就必须消灭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孕育和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商品生产必然会导致生产无政府状态,而这是有悖于计划经济要求的;商品关系使物统治了人,保留商品生产就不能摆脱物对人的统治、实现人的真正解放;等等。但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上述这些论据并不是很充分的。

第一,取得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家,它的实际条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和早期列宁所判断的那样,可以立即剥夺一切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还必须承认和允许两种公有制之间借助于商品交换联系的必要性,出现了一种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特种的商品生产”。因而公有制的条件下,不意味商品生产立即废除和消灭;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改弦更张,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证明急于消灭商品生产的任何尝试,都只能受到客观经济力量的惩罚。

第二,资本主义是从私有制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私有制的商品生产都会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比资本主义更老;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只是社会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条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雇佣劳动者开始存在,私有制的商品生产才会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也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复辟,是不符合历史发展实际的。

第三,说商品生产会产生生产无政府状态,也只是在资本主义缺乏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才会形成无序的有破坏性的严重事物。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处在政府计划指导和宏观政策影响之下,“无政府”的破坏力,也不完全符合资本主义后来发展的客观实际,因而说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必然产生无政府状态的破坏力量,是不令人信报的。说社会主义可以以劳动时间计算社会必要劳动,而不必“价值插手其间”,则更是并未证实和解决的事实。

第四,说只要有商品生产就不会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也只能在相对意义上看待。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的解放也可以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14〕商品只按价值交换,而不管生产者的阶级、等级身份;商品流通要求突破地区的束缚和行政权力的限制,这有利于打破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

上述说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能相容的传统观念,实际上也在十月革命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已被修改和打破,原来的“商品经济消灭论”也逐步改变为“半个商品经济论”。因为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们仍然认为:(1)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不存在商品交换, 而只是在全民与集体两种公有制之间、在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存在商品交换的必要性;(2)生产资料劳动力不是商品,只有消费资料才是商品;(3)价值规律只在消费领域起调节作用,而不能在生产领域起调节作用;(4)只有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商品流通及其货币经济才应存在,而到了另一发展阶段,即“当出现了有权支配全国一切消费品的一个无所不包的生产部门,来代替两种基本生产部门即国营部门和集体农庄部门之后,商品流通及其‘货币经济’就会作为国民经济的不必要的因素而消失了。”〔15〕“半个商品经济论”,虽然在某些方面承认和强调了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容性,但仍然把商品经济局限在狭隘的范围以内,隐含着它存在的暂时性和消除它的复归性,其症结在于还是把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在一起,把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的本质联系在一起。邓小平经济理论,通过深刻总结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科学态度,扬弃这一僵化的传统思维定式,指出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以市场为取向,进行根本改革。他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进一步明确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以及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改革目标的论述,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框框,把“半个商品经济论”推进到崭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新高度,从而填补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空白,开拓了新的视野,谱写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篇章。

(二)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思想: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小平同志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科技现代化的关键作用,1988年他精辟地论断科技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指出了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中,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含量愈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素质与效益就愈高,人类社会生产已从自然资源为主的第一阶段、以劳动力为主的第二阶段、以劳动工具为主的第三阶段、过渡到现今的科技为主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上,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脑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价值量也愈来愈占优势,承担着为生产力开辟道路的制动作用。现代化的历史证明了和正在进一步证明:生产力不仅等于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种乘数法按倍数计算,已不足以表现其巨大能量,因此,生产力还应以新的表现公式替代,这就是:“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高技术”,体现按几何级数增殖并呈指数增长。小平同志的这一经典概括,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中尊重知识和人才,正确认识脑力劳动的极端重要性,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事业,从而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不能不具有重大的迫切意义。

小平同志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博、大、精、深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永远是我们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神实质,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到21世纪,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 文中凡未注明出处的邓小平原话, 均引自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邓小平经济理论》(摘编)。

标签:;  ;  ;  ;  ;  ;  ;  ;  ;  ;  ;  ;  ;  ;  ;  ;  

广泛而深刻地继承和发展--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