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人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巧妙地利用心理学的各种原理,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干扰,轻松地集中注意力听讲,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历史课堂 提高学生 注意力
在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教学体制下,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以课堂为主,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传授、问题的思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教学内容多、教学形式方法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疲劳等因素造成学生分心、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等负面现象。
一、 作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课前要对教材进行研究,对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全面的分析,认真备课,写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其次,要求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
再次,要做好课前准备,包括教室环境、布置、教具等。
二、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有的学生上课时只爱听感兴趣的内容,对那些理解性的概念往往听不进去,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1.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及素质教育的目标下,我们应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要设法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如导学案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合作中寻找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层次差异性,运用与之适合的教学手段。同时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且逻辑性强。
3.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完成学习任务。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两种注意的转换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活动。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人们在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伴随的是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提高其课堂专注水平,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毅力,使学生不仅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能够注意那些理念性强、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
1.课堂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各种能力。
2.把历史书本中的知识、人物、事件巧妙地转移到电视剧、电影等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中,再通过讲故事、学生扮演等方式使学生亲临其境,感同身受,要比说教好得多。
3.在组织学生活动中,提出的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当老师发现学生有轻视课堂教学倾向时,应给予适当的批评,引导其运用意志的力量自我控制,战胜分散注意力的内外干扰。
最后,要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教师的感染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感染力的教师,可以按照预期的目的去实现教学要求,使学生很好地接受和吸取课堂知识,同时还可以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论文作者:李世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注意力论文; 感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