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制图:理解犯罪热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人员发现,识别高犯罪密度的区域(即犯罪热点)需要多种技术,没有哪种方法能够分析所有类型的犯罪。当前,犯罪制图技术已经显著提高了犯罪分析师和研究人员分析犯罪模式和受害的能力。在犯罪理论指导下,犯罪热点地图能更有效地指导警务活动。
本文讨论犯罪热点分析技术和软件以及使用这些技术的时机。犯罪模式在地图上的可视化展示方式应该与犯罪热点的类型和警务活动的类型相一致。比如,如果热点是具体的地点而且警务活动也是针对具体的地点,那么点地图比区域地图更适合,因为相对于区域地图它能够更加精确地描绘犯罪发生地。
在阅读本文过程中,可以参考一本有关犯罪制图的著作《犯罪制图:原理和实践》,该书是由美国国家司法部在1999年出版的。
犯罪在地理上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有些地方密集,有些地方稀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使用这个知识。如人们会避免自己出现在犯罪频发的地方,而选择犯罪少的地方。在选择社区、学校、商店、街道和娱乐场所的时候,人们会思考他们的选择会不会使他们更容易成为受害者,而选择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在有些地方,人们会将车锁上,保护财物,而在有些地方就不会。沿着有些街道,人们会迅速地行走,并且会用怀疑的眼神观察靠近的陌生人,而沿着有些街道,人们就会随意、缓慢的散步,问候遇到的路人,而且可以发现其他人也是一样的。
有些人认为这种行为只能表明人们对有些区域害怕,并不能表明其他。这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从人们不是对所有区域都一样害怕的事实中反映出他们知道犯罪不是均匀分布的。人们可能对某些区域的犯罪风险存在认识错误,但是他们对成为受害者的风险在地理上分布是不一样的认识是没有错误的。
警察每天也会使用这个知识。在分配稀缺资源的时候,警察会根据各个地区的报警数量来分配。在有些地方,警察会被告知需要特别注意某些行为,但在其他没有这些行为的地方就不会获得指导。社区警务特别关注犯罪高发的居民不能实施社会控制的社区。问题导向警务促使警务人员寻找违法犯罪聚集区域,查明聚集的原因,并实施减少聚集的措施。许多犯罪分析和犯罪制图技术已经应用于寻找犯罪聚集区域,即犯罪热点。
本部分讨论不同犯罪热点的解释需要不同类型的犯罪地图,中心思想就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犯罪热点地图能更有效地指导警务活动。运用恰当的犯罪理论,犯罪地图能有效地准确地把重要信息传递给警务人员和社区成员。
许多有用的理论对制图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指导。什么理论最有用取决于制图问题的类型。没有理论基础的地图提供给警察的将是不充分的甚至错误的信息。
热点术语有许多含义。本部分先讨论该术语的含义和如何把该术语的含义与犯罪空间分析层面的概念相联系。因为不同的犯罪理论解释不同层面的犯罪,所以本部分简单地描述不同层面的犯罪理论,解释不同层面上的犯罪热点怎样描绘在地图上。这部分详细讨论了4种犯罪理论:地点(点)理论、街道(线)理论、地区(多边形)理论和重复受害理论,这些理论可以应用于点、线、或者多边形层面。这部分也讨论了犯罪理论、犯罪制图和警务活动为什么要保持一致。这部分最后讨论了地图如何与犯罪地图使用者交流。
(一)什么是热点
热点经常是指犯罪聚集的区域。研究人员和警察在许多不同的方面使用该术语。有些是热点地点,有些是热点街区,而有些是一片街区。像研究人员一样,犯罪分析师会寻找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相关犯罪的个别事件的聚集区域。他们也会观察高犯罪率的小区域,即使这里没有犯罪人。另外,犯罪分析师也会观察高犯罪率的社区和居民聚集区域,并把这些与根本的社会状况相联系。
虽然热点这个术语没有通用的定义存在,但普遍的理解是,热点是犯罪数高于平均犯罪数的区域,或者是人们成为受害人的风险高于平均风险的区域。热点的定义表明了冷点的存在,冷点即犯罪数少于平均值的区域,或者是人们成为受害者的风险低于平均风险的区域。热点的定义也表明了一些热点比其他热点更“热”,也就是它们偏离平均值的程度不同。
(二)热点分析的层面
如果热点仅仅是指犯罪数高于平均值的区域,那么实践者和研究人员为什么在不同的方面使用该术语?事实上,在最近犯罪制图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任何大小的热点,从热点地点到热点地区。所有这些热点的观点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犯罪聚集的区域被一些犯罪不聚集的区域分割,而它们的不同点就是热点覆盖的区域。更具体的就是,产生热点地点的因素与产生热点街道、热点社区、热点城市的因素是不同的。这样,处理热点地点的警务活动同处理热点街道、热点社区、热点城市的警务活动也是不同的。
这些分析方法的不同在于分析的层面,或者说是犯罪聚集地理区域的大小。某种犯罪分析的层面取决于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思考两个相关的、但截然不同的问题:毒品在哪里被卖?什么是毒品市场?
为了精确回答第一个问题需要明确的识别毒品交易双方常规见面的毒品交易位置或街区(非常小的区域)。而为了回答第二个问题,分析师需要找出买者来自什么地方,就像分析师想要回答什么是新车的市场一样。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精确的位置或街区)对于回答第二个问题没有特别的用处。然而,分析师可能对毒品使用者高度聚集的更大的区域感兴趣。这些区域可能就是被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识别出来的毒品交易位置和街区环绕,或者他们可能就是被交易地点物理分割(像在郊区的高中生和大学生驾车到市区找毒品的时候就可能发生)。端掉毒品交易位置的警务活动类型可能不同于清除毒品市场的警务活动类型。因此,确定合适的分析层面对于理解问题和确定采取什么警务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犯罪理论对于犯罪制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能够促进对犯罪数据的理解和指导什么是最合适的警务活动。因此,了解犯罪理论怎样解释热点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存在许多犯罪热点理论。有一些理论是不同的,但他们彼此之间不存在矛盾。它们解释发生在不同地理层面的不同类型的犯罪现象。
每个层面都有基本的分析单元。我们可以认为单元就是被描绘在地图上的地理区域:点、线、多边形。有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犯罪的点聚集。而有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犯罪的线聚集或多边形聚集。但是,只有当我们选择的犯罪理论与分析和警务活动的层面相符合时,犯罪理论才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指导犯罪制图。
(三)犯罪热点理论
1.地点理论
地点理论解释为什么犯罪发生在特定的位置。它们处理发生在最低分析层面(特定地点)的犯罪。它们包括分析特定事件和回答诸如“在什么地方发生盗窃案件,在什么地方没有发生”的问题。犯罪现象在这个层面是在一个点上发生,所以合适的分析单元是地址、街角或者其他以点的形式在地图上展示的地点。针对特定地点(不是街区或社区)的警务活动在这个层面是非常精确的,如搜查。类似的,减少不必要的警务资源浪费的重点在于对位置的精确制导。
2.街道理论
街道理论处理发生在比特定地点更高层面(如街道、路段)的犯罪。街面卖淫就是一个例子。分析师在这个分析的层面会问诸如“卖淫者在哪些街道上被发现,在哪些街道上没有”的问题。合适的分析单元是街道、小路或某段高速公路,这些以直线或曲线的形式展示在地图上。该层面的警务活动虽然没有地点层面的警务活动那么精确,但依然是相对比较准确的。集中巡逻和交通与街道模式(街道格局)改变都是发生在该层面。
3.地区理论
一些犯罪理论正在尝试解释犯罪在各个地区之间的不同。地区理论在比地点和街道更高的层面处理发生在一定区域内的犯罪。在该层面,分析师会问“什么区域被犯罪团伙控制,哪里没有?”合适的分析单元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正方形的街区、社区和普查区域等。另外,像椭圆、长方形和其他多边形的二维形状也应用于在该层面展示犯罪现象。在该层面,警务活动不是精确的,因为地理区域太大了,而无法进行有效的集中式巡逻。因此,根据地区的特点,相关的警务活动可以是努力提高群众参与预防犯罪的积极性。如果犯罪人在一个区域内流动犯罪,而不是集中在几个地点,那么阻止他们犯罪的努力应该在该层面实施。
4.更大区域的理论
还有其他一些理论尝试解释在更高层面聚集的犯罪模式的不同,如市层面和州层面的犯罪理论。在市层面,活动可能涉及全市经济、交通、教育、福利和娱乐等方面政策的修改。在跨越几个司法管辖权或州的层面,针对犯罪聚集的活动可能涉及更大范围内的政策和社会变迁。虽然这些理论比较有趣,但是它们对地方警察部门用处不大。因此,在这里就不再具体讨论。
5.重复受害理论
最后,重复受害理论解释受害者为什么会重复成为犯罪对象。它们可以在三个层面(点、线、面)上应用。但是不是所有的重复受害者都可以描绘在地图上。
表1组织和总结了到目前为止讨论过的热点分析,并且介绍了未来的发展。第一列列举了不同层面的犯罪地理聚集。第二列列举了不同层面的由热点形成的基本模式。第三列列举了犯罪地图上描绘不同类型热点的几何维度。地点理论解释使用点的地图。街道理论解释使用线的地图。地区理论解释使用多边形的地图。重复受害理论没有统一的维度或层面。它们可以用点、线或多边形在地图上描绘。最后三列强调的要点将在下面讨论。将要讨论的是四种热点类型:地点、受害者、街道和地区。(表1)
(四)热点类型
1.重复犯罪地点热点
热点最基本的形式是具有许多犯罪的地点。地点可以是具体的地址、街角、商店、房屋或其他位置。每个地点基本都有一个所有者和明确的使用功能,如居住、零售、娱乐、上学等。犯罪经常聚集在一些地点,甚至在高犯罪率的地点。虽然地点热点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内,但他们经常被其他一些有少量或没有犯罪的地点分割。因此这些热点最佳的描绘方式是点,它们的几何维度是零维。
(1)根本原因。日常行为理论帮助解释犯罪为什么经常聚集在特定的地点。具体的,日常行为理论指明了在某个地点行为是怎样被地点管理者(地点所有者或者维护所有者利益的人)管制的。行为管制属于日常行为理论中的地点管理理论。比如,很少发生违法犯罪和经常发生违法犯罪的酒吧的不同点在于,第一个酒吧的管理人通过对顾客行为的管制减少了违法犯罪的机会,而第二个酒吧没有。这样的管制能够产生三个影响。第一,通过早期干预(如控制每位顾客的啤酒数量),直接阻止了违法犯罪。第二,吸引了那些在管制薄弱地点希望有望管制良好地点的使用者(这样的人不太会制造问题)。第三,抵制了那些在良好管制地点希望有管制薄弱地点的使用者。重复地点随着时间会趋向于稳定。日常行为理论认为地点管理缺失是问题产生的核心。
(2)重复犯罪地点制图。用于重复犯罪地点的地图有如下几种:
第一,刻度标记法。当寻找地点热点的时候,点图比其他形式的图更适合。制图的目标是为了识别孤立的高犯罪率的位置,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这个目标。一种方法是使用标有刻度的点,点的大小与在该地点上的犯罪数量成正比。这种方法允许在同一张地图上描绘重复和不重复的地点,允许比较各个重复地点的犯罪数量。标有刻度的点也允许我们寻找热点地点聚集的区域(如包含一些重复发生违法犯罪的酒吧的区域)。因为标有刻度的点会使附近的点的特征变得模糊(一个大点可能覆盖周边的小点),所以这种技术最好在大尺寸的地图上使用。
第二,色温梯度法。另外两种方法能够用于小尺寸的地图。第一种方法是使用色温梯度(如从黄色到红色)来描绘每个位置的犯罪数量。黄色的点用来展示只有一起犯罪的地点,浅橙色的点用来展示有两起犯罪的地点,深橙色的点用来展示有三起犯罪的地点。这种方法克服了刻度标记法的覆盖问题。
第三,地点筛选法。第二种方法是选择最热的地点。比如,我们找出犯罪数量前10%的地点,这就是地点筛选法。地点是在重复犯罪地点中犯罪数量前10%的地址。这些地点用点的形式标记在地图上作为热点。这种方法有两个明显的优点。第一,这种地图比较简洁、干净,因为点的数量比较少。第二,这种地图能够清晰地指明警务活动的目标。地点筛选法的缺陷是遗漏了许多其他位置的信息。但是,这个缺陷可以被克服,通过制作能够展示所有位置的附加地图,或者与色温梯度法结合使用,使热点有不同的颜色。
2.重复受害热点
重复受害是指同一个个体多次受害,而不管位置。这个经常会与重复犯罪地点相混淆。在一个重复地点里可能有不同的受害者,但是明显的,可以既有重复受害者,也有重复犯罪地点。比如,一个人频繁的在同一个酒吧里在不同时间被人袭击。但是如果重复受害发生在不同的位置(如重复受害者是在不同的酒吧里被袭击,并且每个酒吧只有一次),那么就不能用点在地图上标记作为热点地点(零维)。如果受害者是沿着同一条街重复被袭击的,那么重复受害可以用线(一维)展示。如果受害者是在同一个区域重复被袭击的,那么可以用多边形(二维)展示。
制作重复受害地图是为了揭示易受害人员(从事相似活动的潜在受害者)的模式。如出租车抢劫和谋杀。这些犯罪不可能聚集在一些地点。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针对出租车司机的犯罪沿着司机容易受害或者犯罪人容易逃跑的街道。但是更可能的是,出租车抢劫和谋杀遍及整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内的多个地区。
具有不同受害者的重复犯罪地点和具有不同地方的重复受害者有不同的原因。重复犯罪地点(有不同受害者)归因于地点管理人员的行为,但是如果受害发在不同的地点,那么地点管理人员就不能发挥作用了。在一些情况中,我们可以观察潜在受害者的职业、上下班方式和生活方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最有可能成为受害者的是卷入不正常或犯罪活动(毒品交易、毒品使用、酗酒、卖淫)的人。有些职业能增加受害的机会,增加重复受害的机会。比如,警察比其他职业成为受害者的概率更大。然而,一个人成为犯罪目标的事情有时候很难让一个人做出改变。
3.重复犯罪街道热点
重复犯罪街道是指具有高犯罪率的街面或街道。重复犯罪地点热点和重复受害热点以点的形式在地图上展示。如果我们增加了热点的维度,将零维变为一维,那么热点将以线的形式出现。线型热点可能是犯罪目标和犯罪人沿着街面相互作用的结果。Brantingham描述了犯罪人的寻找行为。他们的犯罪人寻找理论指出了街面模式对犯罪人如何寻找犯罪目标的重要性。
(1)根本原因。在从事正常的合法的活动(如上班、娱乐、购物、上学和其他活动节点)的同时,犯罪人会寻找目标。不是沿着犯罪人的路径或者不是在犯罪人活动节点附近的潜在目标不太可能受害,反而靠近犯罪人路径或活动节点的犯罪目标有更大的受害风险。由于主要的大街聚集着大量的人(包括犯罪人),所以位于大街的目标相对于远离大街的路边目标,其受害风险更高。更进一步的,有些类型的犯罪目标沿着主要的街道聚集,如便利商店、快餐店、加油站和其他零售地点都是沿着主要的街道,因为消费者都聚集在这些地方。由于犯罪人活动模式和目标选址模式这两个原因,许多犯罪热点实际上是线型热点。
一些犯罪人可能聚集在点上,或者沿着线。街面毒品交易就是一个例子。许多街面毒品交易者同时沿着街道进行毒品交易,但是他们的活动是固定于特定地址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发现毒品交易沿着一些街段聚集,毒品位置聚集在固定的地点。Weisburd和Green根据犯罪人活动模式使用街段识别了泽西市的毒品热点。由于在Eck研究的圣迭哥地区,毒品交易的地点是固定的,所以他能够识别毒品交易地点。
从热点街道中区别热点地点是困难的。事实上,我们有时候能够发现两者。想象下抢劫犯在连接餐厅或酒吧和停车场的街道上抢劫行人。抢劫的位置可能沿着街道形成一条线。但是实际上沿着这条热点街道,发生多次抢劫的热点地点可能也是存在的。然而,我们经常怀疑这样的发现。因为地点热点可能不是真正的抢劫发生位置。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受害者寻求帮助的地址或者当警察不能发现正确抢劫地址时而随意记录的地址。犯罪人、受害者和警察行为的知识对于从报告或记录模式中分离出犯罪模式至关重要。
(2)重复犯罪街道热点制图。普通的制图程序能够使我们轻松地识别热点地点或热点地区,而不能轻松地识别线型热点。简单的点地图可以用于识别热点街段,这可能是最简单的方法。不幸的是,大部分聚类算法即使在线型是最合适维度的时候,也只能发现聚集区域。如果不需要非常高的精确度,这样的区域地图可能就足够了。
4.重复犯罪地区热点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犯罪聚集,已经有更多的关于犯罪地区聚集的著作了。在开创性的《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 in Juvenile Delinquency》)中,Shaw和Mckay发现在20世纪20年代犯罪持续不断的聚集。一些社区连续多年或数十年,都有着大量的青少年犯罪,不管谁住在这里。那个时候,许多解释各个社区犯罪水平不同的理论已经出现。其中大部分理论关注的是当地居民控制犯罪的能力。
(1)根本原因。解释不同地区犯罪水平不一的理论有:
第一,社会解组理论。该理论表明,持续性的居民流动和迁出会减弱人们在自己生活区域里对犯罪控制的自然能力。这些改变打乱了社会网或者阻止了社会网的形成。根据解组理论,由于这些社会网对社会控制负有主要的责任,所以它们的缺失导致了更多的犯罪。另一些因素,如贫困和种族歧视,同样也会破坏社会网。
第二,社会效能理论。最近来自芝加哥的证据指出了社会效能的作用,社会效能是指当地居民自发地对共同利益的干预。它依靠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团结。拥有巨大社会效能的地区相对于低效能的地区而言犯罪更少。社会效能,如解组和社会网,不是单个人或地点的性质,而是人们群体的特征。
第三,破窗理论。破窗理论也是犯罪地区聚集的理论。Wilson和Kelling认为,在功能良好的地区,违反社会规范的人会因为社会的压力而放弃进行一些违法犯罪。如果一个地方变得无关紧要了,那就会降低居民维护社会秩序的自觉性和能力,居民就不会遵守该地区的规范,这就导致更多犯罪的发生。虽然Skogan发现了支持这个基本观点的证据,但是另一些人认为这些证据是薄弱的,或者认为该理论存在严重的瑕疵。
第四,犯罪机会理论。另一个解释地区热点的理论是来自日常行为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这些理论认为犯罪机会是犯罪的根本性原因。不是犯罪人聚集或者社会控制缺失,机会理论认为分析师应该寻找犯罪目标的聚集。比如,一个拥挤的没有停车场的地区将会有许多车停靠在街道上。这样,这个地区就可能成为从车辆里被盗财物的热点地区了。一个由双重收入家庭居住的郊区社区在工作日可能不会有人居住。由于他们的财物没有受到保护,所以他们的社区可能会成为入室盗窃的热点地区。这种情况下,可以发现不同层面的热点可以同时存在,热点地区里面包含热点地点或热点街道。在这个例子里,该热点地区里面可能包含有多次入室盗窃犯罪的街道,这些街道上的房屋可能多次被破坏。
(2)热点地区制图。在用地区层面理论解释问题的过程中,最好用明暗区域在地图上描绘,而不是点或线。地图上的地区热点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示:椭圆、阴影方法(等值域地图)或者犯罪频繁梯度(把犯罪频度或风险作为梯度数)。
(五)选择合适的热点地图
1.行动层面、热点层面和制图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重点讨论了各种理解不同层面热点的理论。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每种形式的聚集(地点、受害者、街道或者地区)都需要自己的制图方式。另外我们也可以明显地发现警务活动的类型应该与聚集的类型相一致。这些对于怎样制作热点地图和怎样描绘热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1)点图。当热点是确定的地址、街角和其他地点的时候,应该用点描绘热点,因为地图制作者的目的是为了区别存在问题的地点和附近没有存在问题的地点。这种区分对于采取有效的行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经常发生抢劫的加油站需要同没有发生抢劫的加油站区分。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强调街道或地区的地图相对于强调经常被抢劫的加油站的地图而言,对警察的作用不大。犯罪地点的点图可以清晰地传递热点地点的信息。如果采用线或多边形描绘热点,那么这些重要的位置就可能被忽略了。
(2)线图。当热点沿着街道的时候,线图比点图或区域图更适合。点图关注的是沿着街道的地点热点,并且意味着介于热点地点的位置未来成为目标的风险比较低。地区地图包括几乎不发生犯罪的街道。针对离开酒吧和夜店的人的街面抢劫就是一个例子。酒吧和夜店在特定的点,但是抢劫不是发生在那里。这些娱乐场所聚集在一个区域内,但是在这个区域内,许多街道都没有发生街面抢劫。抢劫可能发生在沿着连接娱乐场所和停车场的街道上。知道哪些街道有抢劫和哪些街道没有,对于分析这样的聚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展示这种形式的热点需要线型,如直线、有节点的线、曲线或者相交的线。
(3)椭圆地图、等值域图和等高线图。当热点覆盖在更广的区域并与社区一致时,热点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描绘。椭圆地图和等值域地图意味着在指定的热点区域内有一样的犯罪风险水平,因此在这个区域内具体的地点或街道是不重要的。等高线地图反映了在热点内连续变化的风险梯度,所以一个特定地点的风险与邻近的地点或街道的风险是相似的但不同的。团伙抢劫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如果团伙成员在特定区域内的抢劫(不关注特定街道或者特定地点及周边),没有在他们地盘外犯罪,并且他们地盘的边界是街道,那么等值域图是比较适合的。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团伙犯罪区域地图,用明暗表示抢劫的频率。如果团伙抢劫的严重程度从团伙活动的中心向外逐渐减弱的话,那么用于描绘抢劫频率梯度的等高线地图可以更好地展示犯罪现象。
椭圆地图基本没有什么用处。它反映了一个稳定的边界,边界里面有犯罪,边界外面没有犯罪,但是它不符合人们的自然行为模式。使用椭圆定义一个热点就像“观察普通的区域”,因为它的形状和边界都不符合问题的性质。因此,椭圆地图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地图,基本不能向警察提供有用的信息。
2.热点地图的局限
受害聚集有时候可以用地图展示,但有时候是不可以的。如果受害风险与地理位置部分相关的话,那么地图是有用的。一张展示全市过去6个月内发生2次以上抢劫的加油站的点图在两个层面聚集。点描绘了抢劫聚集在特定的地点。点的集合描绘了重复性发生抢劫的加油站聚集的街道或地区。这种受害形式的点图是有意义的,但点图并不能对所有受害聚集的类型有效。如果受害者是动态的,街道或地区地图可能更适合。不管怎么样,地图的使用受限于受害分析的类型。如果潜在受害者是遍布一个区域(不是聚集在一个地点、沿着街道或者在地区内),那么分析师使用其他分析技术更好,而不是在地图上描绘聚集的区域。比如,抢劫出租车可能稀疏的分布于整个城市里。抢劫受害者的相关特征,如同乘人员、驾驶员年龄、驾驶时间、出租车内安装的安全设施或者其他特征,就不能展示在地图上。所以,正在侦查或者预防抢劫的警察会发现相对于展示受害者和没有受害者的酒吧地图,展示被抢劫受害者的地图基本没有什么用。
表2总结了到目前为止讨论的主要观点。头两列是来自表1。第三列表示警务活动应该关注的层面。如果聚集层面、行动层面和热点描绘的形式不是一致的,那么地图就不能最好地使用,并且可能误导行动。展示热点街道和地区的地图不可能识别出热点地点。而点图因为太精确也无法实现街道改造或地区治安恢复的目标。
(六)总结
从不同原因发展而来的不同种类热点,需要采取不同的警务活动。对于犯罪制图者,这意味着在地图上可视化展示犯罪模式应该使热点类型和警务活动相一致。如果热点是地点,但使用区域地图,那么对于警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因为地图不够精确,并且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在大区域内,偏离了本该关注的地点。在另一个极端,当问题是地区层面时,如果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那么位置就是太精确了,导致警务行动就不能覆盖全局。
地图能够向读者传达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犯罪制图技术的知识。这些信息是用符号的形式传达的,就像在表3中展示的。点(A)使我们关注特定的地点,忽略没有点的地方。这个点传达的信息是,热点是在这个精确的位置,这个位置应该成为警察活动的焦点。一段阴影的街道(B)反映了沿着整个路段,犯罪机会是一样的,警务活动的焦点应该集中在这条线上,而不是其他线上。一片阴影的区域(C),是等值域地图的一个例子,反映的是在这个区域内每个地点都有相同的犯罪风险,而在该边界处犯罪风险骤减。它表明遍及整个区域的警务活动是比较合适的。一个梯度的区域(D),是等高线地图的一个例子,反映了高犯罪活动中心的存在,并且犯罪活动越接近中心,风险越高。这就决定了警察应该关注中心以及它的周围。每种描绘热点的方法都有与之相应的理论联系,并且决定了不同的警务活动类型。在制图中区别这些联系将会促进对犯罪地图的使用。
表3 犯罪地图的信息
本文的编译已得到作者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