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阳县萧江镇第二中学,浙江 温州 325400)
摘要: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为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效、正确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探究展开个人的观点陈述,希望能在英语合作学习的教学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团队个体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孤军奋战,不能很好地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初中的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所以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更应该去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创造很多师生交流和生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更大的优势,实现初中英语课堂的高效化。
一、科学创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原则,教师在安排小组的时候,尽量将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安排到一组,这样小组内英语水平较好的人可以帮助较差的人,学习能力强的帮助学习能力弱的,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从而达到本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而这种组间同质可以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水平相当,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有利于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小组成员中有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积极承担着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二、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
英语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小组间的友谊比赛,依据比赛的结果,给予小组一定的评分,如获胜的小组可以加分、输掉的小组减分等,并将最后的比分进行排名,以此来提升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能够促使小组成员不断提升自己,改善自身的缺陷,学习他人的长处,以此来提升团队的聚合力,将团队间的合作成效最大化。
教师在进行协作学习时,要遵循组内异质与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是指需把特质相同的学生分开,不能将其放在一个队伍里,教师在分配时,可以依据以下几个差异,第一,认知水平;第二,表达能力;第三,学习状况等,这样不同特质的学生间能够学习彼此之间优势,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组间同质是指小组与小组间的整体水平应当达到均衡状态,不能出现差距较大的现象。教师在分配时,可依照小组前后排的形式来分配,每组需安排一名小组组长。在选拔组长时,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总结与陈述能力等,只要能力较好的学生才能胜任小组组长。若在学生间有英语学习较差者,教师可以组织帮扶小队,促使英语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精神得到鼓舞的同时,提升组内的英语整体水平。在学生间,一般都有学习成绩好与坏之分,因此,教师要对此类学生进行合理分配,保持组内的均衡性,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不会出现发言以及回答问题等均被优生回答的现象,造成教学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精心设计英语小组互动情境
而在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中精心设计小组互动情境,主要是在小組互动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与延伸,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情境变得更加丰富,可以相对第一课时“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进行复习,小组同学“one by one”一个接着一个询问后一个学生关于上学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来回答,然后还可以根据小组同学讨论出来的平均起床时间,完成对谚语“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的学习,由谚语的故事情境,来设计出小组互动情节,同时引导学生要珍惜时间,让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都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完成对课文中对话句子的巩固练习,每一小组还可以选派一名代表,来展开小组间的同义词替换比赛活动,学习by subway=take the subway, by bike=ride a bike, by plane=fly等词组变换。
四、强化教师参与者和监控者的作用
学生虽然是教学中的主体,但是教师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能只是教学中的旁观者,要时刻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以及共同合作,适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灵感,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要使他们通过合作学习的平台,不断提高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获取、处理、传达信息的基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严格执行规定时间,在结束前提前提醒学生,例如:教师可以说“You have two more minutes, then you have to stop.”即使学生们还没有完全完成合作学习任务,也要发出明确的指令“OK,now stop.”同时教师要做好整体监控,力争所有孩子都参与学习,都能有所收获,尤其是不要忽视距离较远的小组,实时监测各个小组的活动进程,进行有效性调控。
五、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教师要适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要注意把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和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小组成员是自己小组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对个人进行评价时,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都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在组内树立好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调动组内每个成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的依赖思想,使人人都能参与到小组学习的活动中来,从而避免了优生唱“主角”操控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其他组内成员只能当“观众”的局面,因为那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它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严重的两极分化,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学习使用一种全新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英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了以学生为主体。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力,体会到自己在小组内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潜能、提高了初中英语学习的效率、对人才的培养,对教育的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靖启. 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 北方文学旬刊, 2017(2):156-156.
[2]孙翠玲. 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学实践[J]. 中学生英语, 2017(10):23-23.
[3]张建梅. 浅析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神州, 2017(18):169-169
论文作者:林小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成员论文; 英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