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刘琴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刘琴

刘琴

湖南省邵阳县人民医院内五科 4221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0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自2014年1月起我院呼吸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选取在此阶段内就诊的12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病房;应用价值

呼吸系统感染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多发生于年龄较大或较小的患者,具有病情急、发展快、护理及治疗操作难度大等特点[1]。呼吸内科病房是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发地。为了保障患者获得优质、安全的临床护理,自2014年起我院对呼吸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患者1011例作为对照组,自2014年起我院对呼吸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类型及病症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自2014年起我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详情如下:(1)部分患者病情严重,行动不便,自理能力不强。对于此类患者,需在床边加以护床栏,预防患者坠床。常用的生活物品摆放在床头,但对于热水瓶、玻璃制品等需远离患者。每日为患者打扫病房,在拖完地面后,需尽量的开窗透风使得地面迅速的干燥,预防患者跌倒。或在地面上放置防滑标志,对患者提到警示作用。(2)对患者病情需进行仔细、恰当的评估,许多患者内心焦虑、抑郁,需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劝慰,使得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身疾病。部分患者需长期卧床,因此需定期为患者按摩背部、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3)在用药方面,需尤为注意,因病房内患者较多,易出现重名的情况,在方法药物时,需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病情等,不可疏忽大意。在发放药物过程中,需向患者讲明药物剂量、服用时间、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使得患者有所心理准备。(4)因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大多病情危急,因此需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一旦患者出现异常,需及时联系医师做出相应的处理。端正护士的护理态度,定期对其考核培训,使得护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及过硬的护理技术。护理人员应尽量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预防因沟通不足而引发的护患纠纷。(5)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病房内需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保障病房的干净卫生,在患者家属探视时,需错开患者的休息时间,避免影响患者的睡眠。同时探视者需着好口罩。防护服等,预防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9%(12/122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8%(39/10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92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4.6%(1160/122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9.0%(900/10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983,P<0.05)。详情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比较[n(%)]

组别 n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122612(0.9%) 1160(94.6%)

对照组101139(2.8%) 900(89.0%)

X2-9.82310.928

P-<0.05<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以降低医疗风险事件为目标的管理模式,该种护理管理模式具有系统性、程序性等特征,已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运用[2]。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病情急重,且变化较快,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护理风险事件,使得患者无法获得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院方的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预防护患纠纷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我院自2014年起对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次护理风险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改善患者心理、加强用药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环境管理等,这些管理内容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3]。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呼吸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保障患者获得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性的工作,医护人员需更具科室的具体情况不断改善护理内容,以保障护理内容具有实用性。

综上所述,对呼吸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得患者获得优质、安全的临床护理服务。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姜慧芬,郑云仙.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67-68.

[2] 李利群.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2):1440-1442.

[3] 张淑琴.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8):2189-2191.

论文作者:刘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刘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