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机制对策研究

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机制对策研究

李小玲[1]2001年在《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机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并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方面,把闽台高技术产业看成一个复杂的互补系统,对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证分析,探讨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合作的必要性,揭示产业发展具有的互补性,并对互补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闽台高技术产业要充分发挥互补性,深入、高效地开展互补活动,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互补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区域协调机制、要素整合机制、产业关联机制、约束和保障机制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杨本南[2]2005年在《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互补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福建高科技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多年来一直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台湾高科技产业是其经济发展中的主角,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多项高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与台湾相比,福建高科技产业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竞争力还比较弱;而台湾则由于岛内资源缺乏,市场容量小,进一步提升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困难重重。 目前,在积极开拓与发达国家、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福建省更是把充分发挥近台优势,加强与竞争力胜过自己一筹的台湾高科技产业之间的协作,实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跨跃式”提升,当作目前政府政策支持的重点;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要摆脱当前资源、市场的束缚,促进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新一轮的提升,则需要尽快融入到祖国大陆高科技产业发展体系中,实现与包括福建在内的大陆高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已是两地的共同愿望,也存在优势互补的客观条件,因此,两地高科技产业若能走协同发展道路,前景将十分广阔。 福建省将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两岸科技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根据“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信息、资源、人才、成果、市场共享机制,促进闽台科技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同时,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健康快速发展。对当前两岸共同面临的科技问题,以及具有国际竞争潜力的项目组织联手攻关,加强合作。 本文以主要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及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认为福建省和台湾在高科技产业的产业投入竞争力、产业产出竞争力、科教基础竞争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竞争力等几个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但是从应对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挑战、台湾高科技产业升级发展以及福建省高科技产业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叁个方面看,两地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有互补合作的必要性,实际上从产业梯度、产业要素、产业优势、产业发展模式几个方面看,福建与台湾在高科技领域协同发展也有现实的可行性。最后本文就促进福建省和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政府营造良好合作环境,为闽台产业合作提供支撑、促进闽台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双方产业竞争力、推动闽台产业的紧密衔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建立闽台产业协作带,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力的经济增长极等。

陈治人[3]2005年在《闽台高科技产业互补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长期以来一直走在全国各省市吸引台兹前列.但近年来隋着长江叁角洲崛起和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福建本身投资环境建设滞后,台资企业大幅度流失。特别是台湾高技术产业投资主要集中于江、浙、沪等地区,福建引资形势十分严峻。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产业经济学、发展战略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时证分析并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合作的必要性,揭示产业发展具有的互补性,并对互补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只有建立一套有效的互补机制,才能引导两地高技术产业深入、高效的开展互补合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四点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互补环境,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强大支撑 (二)促进两岸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双方产业竞争力 (叁)推动两岸产业的紧密衔接,形成合理产业分工格局 (四)建立两岸产业协作带,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力的经济增长

谢章澍[4]2002年在《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及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福建高科技产业得到长足的进步,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多年来一直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但与台湾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相比,福建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台湾高科技产业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主角,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多项高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但台湾由于岛内资源缺乏,市场容量小,进一步提升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困难重重。在新世纪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中,福建必须充分发挥近台优势,加强与竞争力胜过自己一筹的台湾高科技产业之间的协作,同时积极开拓与发达国家、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福建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跨跃式”提升,才能尽快改变相对落后的局面;而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要摆脱当前的束缚,促进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新一轮的提升,需要尽快融入到祖国大陆高科技产业发展体系中,实现与包括福建在内的大陆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已是两地的共同愿望,也存在优势互补的客观条件,因此,两地高科技产业若能走协同发展道路,前景将十分广阔。面临新世纪机遇与挑战,闽台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提升两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与世界发展同步。 本文以系统论、协同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应用系统评价模型、合作博弈模型、协同模型、控制模型等,坚持融合与突破,对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及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进行深入探讨。论文首先把闽台高科技产业看成一个开放的协同系统,并在此前提下,以系统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以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为序参量,主导两地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为指导,通过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内外生竞争力的评价和有代表性的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以及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与区域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关系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两地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耦合机制、外部环境控制机制、自组织运行机制,建立了两地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宏、微观模式,并提出了促进两地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措施。

陈路静[5]2005年在《闽台高科技农业产业竞争互补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高科技农业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高科技农业产业竞争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各国各地区无不把高科技农业产业摆在日益突出的战略地位来大力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或跨地区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成为提升高科技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在对所使用的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统计及指标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和台湾地区高科技农业产业竞争力、竞争互补性及两地发展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揭示出福建省和台湾地区在高科技农业产业领域合作发展的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合理引导两地高科技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依据。本文分成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当前闽台两地高科技农业产业的现状;第二部分分析当前闽台两地高科技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就闽台两地高科技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从当前对闽台两地高科技农业产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来看,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出现,这些研究一般都是定性或者通过一些指标来反映两地在高科技农业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定性的角度以及从方法上都对本文章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背景资料。但是,已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两地高科技农业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大都是从某一个侧面或某一个视角进行,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并且也多是从静态的角度去考察,缺乏动态的分析和预测,这些也正是本文期待有所突破的地方。

张兴夏[6]2007年在《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实力乃至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已取得可喜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促进闽台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同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文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和区域分工相关理论的考察,指出闽台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的要素禀赋具有差异性,加强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两地的福利水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加强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并结合目前闽台两地合作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王知桂, 王招治[7]2010年在《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互补效应分析》文中认为在对比分析闽台高科技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产业互补效应的理论视角探讨了闽台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经济效应,说明闽台高科技产业进一步互补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陈蕾[8]2011年在《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之模式与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在大中华经济区内发酵,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省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海峡两岸面临着共同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面对此次危机,各个经济体的脆弱性均暴露无遗,但是大陆有内需市场,台湾地区有经验和技术,海峡两岸依旧存在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内在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是经济外向度较高、持有大量外汇的新兴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更应抓住和谈的历史机遇,积极、务实地推动双方的经济合作,这是海峡两岸特别是台湾地区走出金融危机困境、化挑战为机遇的现实选择。随着WTO的加入及海峡两岸改善贸易投资关系措施的不断推出,海峡两岸在投资合作方面将进一步得到加强。而产业合作是海峡两岸加强经贸合作的主要渠道,面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在后危机时代研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全球化及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知识要素正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而成为最根本的核心资源,高技术产业无疑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代表性产业之一。而信息技术产业(IT)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能否获胜的关键因素。目前,海峡两岸都将IT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同时IT产业也是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中互补性最强的产业之一,是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因此,研究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加强海峡两岸IT产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应对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产业竞争力和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上仍主要停留在现象分析与静态研究的层面上,而多数关于高技术产业合作的研究文献也主要是关于海峡两岸优势互补,缺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体系。而在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方面,大多数学者仍主要研究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分析工具也较为单一;接着,本文对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主要引入中位选民理论来研究大陆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的理论机理;;继而,本文结合大陆和台湾地区IT产业的特点,分析海峡两岸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总的来说,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产业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经济呈现一定浮动的下滑,对外贸易的发展、就业等情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各自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海峡两岸必须携手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再者,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大陆福建、江苏、上海与台湾地区在IT产业上的合作现状、后危机时代加强合作的必要性与深度合作的可行性。整体而言,福建、江苏、上海在与台湾地区合作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福建、江苏、上海与台湾地区都十分重视IT产业的发展;;构建海峡两岸IT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海峡两岸IT产业的特点和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将IT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分系统层、子系统层和目标层。具体而言,将IT产业竞争力分为整体竞争实力、竞争内生动力和竞争环境叁个分系统,再将分系统层分解为资源转化能力、产业产出能力、产业市场绩效、产业投入能力、自主创新动力、环境支撑能力、产业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七个子系统,这七个子系统又分解成27个具体的指标。本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2000-2009年福建、江苏、上海和台湾地区IT产业各指标的统计数据,计算各自竞争力的得分并进行综合比较沪、苏、闽与台IT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得出以下总体结论:在2000年-2002年间,台湾地区IT业的竞争力要高于大陆叁个代表,但在2003-2004年,上海IT产业竞争力超过台湾地区,而从2005-2009年,江苏省IT产业的竞争力跃居榜首;继而本文探索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的途径与模式,通过研究得出六种合作的模式,分别为:1.陆资赴台,建立共同标准模式;2.共同研发创新,共选科研项目模式;3.联合技术攻关,组建动态战略联盟模式;4.科技人才互补合作模式;5.产学研合作与联盟模式:6.借助Eup指令的产业联合环保模式。总体而言,每种模式都是相互联系,互相推动的,其中共同研发创新,共选科研项目模式借助中位选民理论来研究大陆加大科研投入的理论机理,产学研合作与联盟模式也是运用动态博弈理论的思想和借鉴德国弗朗霍夫学会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海峡两岸IT产业在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提供一些政策性建议,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加强风险资本的运作;第二,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技术标准体系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叁,完善市场机制,尊重和发挥企业自主权;第四,加大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海峡两岸提供更好的经贸环境;第五,推动海峡两岸IT产业的紧密衔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文章的主要贡献及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从产业选择上,本文有别于众多学者与专家研究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选择专门研究高技术产业中的IT产业,更加具体和具有针对性;2.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范围较广,将海峡两岸IT产业竞争力分为整体竞争实力、竞争内生动力和竞争环境叁个方面,再分解为资源转化能力、产业产出能力、产业市场绩效、产业投入能力、产业创新动力、环境支撑能力、产业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七个方面,所选取的指标也是尽量针对IT产业的,较为细化;3.本文所选用的实证分析方法为全局主成分分析,区别于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采用的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表法等。同时不仅从整体分析大陆和台湾地区IT产业竞争力的差异,还横向比较上海、江苏、福建叁者之间的差异,为后文探讨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业的合作途径做好铺垫;4.本文所研究的部分合作模式是基于理论模型进行研究,文章引入了中位选民理论,用以分析大陆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的理论机理。

叶明亮[9]2002年在《入世后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动态博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1年11月海峡两岸先后加入WTO,给海峡两岸的产业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对在WTO框架下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在系统而又全面地分析了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互补性问题、合作的现状以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后,结合WTO原则对高科技产业开放提出的要求,研究了入世后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合作的利益所在与不合作的后果。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对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的整合动因进行分析,找出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在同质技术水平与异质技术水平条件下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技术合作意愿度的均衡点,并用闽台两地高科技农业试验区的情况进行了一些实证检验,然后利用前面的分析与模型得出的结论,针对海峡两岸的管理层在高科技产业合作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文采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通过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比较、合作现状以及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主要是两岸政治上的歧异与经济上的异质,限制了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并着重提出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应从民间层次交流与协作上升为制度性合作。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能够为解决入世后海峡两岸面临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为促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一份力量。

黄绍臻[10]2005年在《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文中认为全文以海峡两岸经济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的分析为主轴,分为八章四个部分。认为,建设海峡经济区,是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和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趋势的现实选择,具有海峡两岸经济功能性一体化的基础,又具有战略意义;海峡经济区的性质是同一主权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不同关税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属于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海峡经济区要从改变现阶段的不对称贸易开始,逐步从“贸易正常化”推进到中层次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最后发展到高层次的“共同市场”模式;海峡经济区将带来巨大的区域合作效应,要在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海洋开发等方面建立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要通过建立产业合作、投资保护、劳务合作、争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长期合作机制,来推动和保障海峡经济区的建设;推动方式上要采取民间层次上的推动和政府层次上的推动相结合,以民间层次上的推动为主。

参考文献:

[1]. 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机制对策研究[D]. 李小玲. 福州大学. 2001

[2]. 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互补机制研究[D]. 杨本南.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3]. 闽台高科技产业互补合作研究[D]. 陈治人.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4]. 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及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 谢章澍. 福州大学. 2002

[5]. 闽台高科技农业产业竞争互补机制研究[D]. 陈路静. 厦门大学. 2005

[6]. 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兴夏.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7].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互补效应分析[J]. 王知桂, 王招治.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0

[8]. 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之模式与途径研究[D]. 陈蕾.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9]. 入世后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动态博弈研究[D]. 叶明亮. 福州大学. 2002

[10]. 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D]. 黄绍臻.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标签:;  ;  ;  ;  ;  

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机制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