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材料,而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也更加注重浇筑混凝土的质量。首先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各项施工项目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施工条件以及环境的影响因素制定最佳施工方案,可以实现工程资源的最合理配置,为之后顺利展开工程项目奠定良好基础。所以说作为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在施工之前应该做好施工准备、搅拌、混凝土浇筑、捣实以及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施工缓解,保证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建筑施工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得到不断更新,对混凝土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浇筑技术的进一步探究是建筑行业必须进行的环节。当前建筑中,高层、山地建筑也越来越多,建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建筑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等待被解决,这对后期的工程质量等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浇筑技术时,应当严格按照技术要点,按照操作规定进行作业,避免产生质量问题。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指根据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等材料与水和一定的添加剂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其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凝土,再在建筑工程中特定部位将混凝土进行浇筑搅拌的施工技术。由于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混凝土浇筑施工广泛的存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做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正确合理的运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但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浇筑工程和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难以保证。基于此,必须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保证混凝土结构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施工关键技术
2.1施工准备
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针对不同的施工现场进行分析,确定原材料、施工人员的数量。针对建筑特点和用户要求,作出设计方案,将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具体到浇筑技术的使用,最为重要的准备工作在于原材料的准备和人员的确定。(1)材料的质量是最终浇筑质量呈现的基础,需要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对于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同时,相关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各个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快硬水泥与粉灰煤水泥的差别等,这样既能使施工人员正确选择原材料,也能使他们在进行调配的时候更好地把握下料的比例,保证混凝土形成的质量。目前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表现为裂缝,这就说明混合原材料时水分过多,其原因主要是配料的比例把控不严。因此,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应当对材料选择和配料比例等进行统一规定,让施工人员有标准可以参考,从而对施工效果做出保障。(2)对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过关,并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以达到施工人员的合理分配,从而提升施工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浇筑作业
进行浇筑作业之前,应当首先对混凝土进行分层,严格控制分层的厚度,确保混凝土的每一层的全覆盖,对初步凝固时间做出规定,避免出现裂缝。浇筑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的状态,当出现水土分离的情况时,需要将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确保其混合程度达标,进行浇筑时,不能额外施加压力,最好的状态就是让混凝土自然浇入,在水平线上进行分层,推移时需要保证该步骤的完整。当前的建筑项目中,多使用全面分层的方法进行浇筑,只需要按照浇筑原则进行分层,然后每一层进行浇筑即可,具体使用中则应该将从混凝土的短边开始浇筑,沿着长边进行作业,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另外,对于一些较小规模的工程来说,可以使用分层浇筑方法,将全部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分隔,针对每一个板块进行分别浇筑。而余面分层的特点是一次性作业,这种操作方法速度很快,但是很容易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这种方法对原材料的要求较高,最好选择粉煤灰水泥,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还需要控制温度。
2.3混凝土捣实
混凝土捣实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捣实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具体需求进行振捣器的选择,如果混凝土的厚度较深并且面积较大时可以选择表面振捣器,如果混凝土厚度较浅,面积较小的时候可以选择普通振捣器。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两种混凝土捣实的方法为机械振捣法以及人工振捣法。其中机械振捣法在施工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保证振捣器的震动力振幅和频率,并保证震动力可以有效传递到混凝土中,在震动力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颗粒之间的黏着力,同时也可以促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在使用机械振捣法的时候注意事项为明确重力作用,同时水泥浆要均匀填充,降低振捣过程中空隙数量,保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度。而人工捣实法主要是通过人工完成捣实工作,因为在使用人工捣实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一般该方法在施工量小或者是难以使用机械工具的时候使用。两种方法相比较而言机械振捣法的效果更好,因此一般混凝土振捣中常用机械振捣法。
2.4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在进行基础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的横截面面积较大,混凝土水化过程会放出较多的热量,很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后期使用时出现裂缝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在模板拆除之后,要及时在混凝土表面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解决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除此之外,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一般与外界环境温度存在差异,而两者之间的温差是导致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需要经常用测温仪来测量内外部的温度,保证混凝土内部与环境的温差在科学的范围内。当两者的温差超过20 ℃时,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温差,例如在混凝土结构外部搭建全封闭保护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
2.5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技术
施工时要时刻关注建筑工程所处的环境以及气候变化,尤其是出现高温和低温时,由于混凝土的结构特性,很可能会因为墙体的收缩和膨胀而造成建筑物墙面出现裂缝的现象。混凝土结构会由于不同的环境而出现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控制裂缝问题上并不能采用统一的方法,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措施。现阶段,我国采取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手段是提高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监督,通过施工中的措施来预防建筑物出现裂缝,避免后期出现裂缝难以补救的现象。施工企业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加强对混凝土结构强度的监督控制,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
3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应该对混凝土技术继续深入研究,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荣志宁.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8(2):88- 88.
[2]张津伟,孔令,储潇姝.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建设,2016(12):144- 145.
[3]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8):154- 155.
论文作者:谢统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