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欣旺水利测量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940
摘要:钻孔灌注技术作为建筑支柱建设技术中的核心内容,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同样适用。但水利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技术的实地应用在细节上与一般地基的灌注桩建设流程有着一定的区别。
关键词: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线城市中的港口及相关的水利工程也随之面临这不断扩大的发展态势。在我国当下标准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柱体的建设过程受到了建设单位中各个方面得考验。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钻孔灌注桩成为了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措施之一。但作为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额钻孔灌注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细微差别。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当下我国水利施工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以期为同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关借鉴。
1钻孔灌注技术优点与原理
1.1 钻孔灌注技术优点
钻孔灌注技术采用泥浆护壁的方式,配备机械进行钻孔,再用水泥将底部的水和你泥浆进行隔离分开,最后使用导管在水底进行灌注技术作业。钻孔灌注技术实际应用性很好并且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成本低、操作简单、技术简单等等优点。
1.2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流程
第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原材料的选取的过程,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选取高质量的原材料以外还需综合考虑到规定的限制以及环境的影响,只有统筹考虑才能够得到最适合施工的原料。其次,施工前的准备还包括设计图的准备,完善的设计图,科学符合实际的参数能够对于施工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还有要做到合理的选择桩端持力层,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承土岩层上,选择上要做到具体情况而定。最后对于成桩可能的可能性要做到正确的估计。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按照事先的设计图来实现施工,在这里应该严格卡标准,另外,施工时要根据施工的原则来,比如在打桩方向的选择上应该取从中间开始,再向四周打桩;还是由中间开始向两面打桩抑或由一面向三面打桩,这些都值得思考,在选取时要根据不同方式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在选择完打桩方式以后,下一步就是打桩了,打桩分为三部分级:首批灌注,后续灌注以及后期灌注,这灌注时,灌注量、导管直径及打桩直径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例如:直径大,灌注量自然就大,搅拌时间相应也会较长,这就容易出现离析的现象。此外,首批灌注往往会出现导管堵塞。最后,开钻时,要考虑到胡同中加入粘土等,以便于使用小冲程高频率钻进。
2水利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中问题的处理对策
通过我们对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分析与论述,我们有必要根据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一些加强性措施以提高施工技术应用的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的实施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护筒冒水问题的处理对策在钻孔施工中如果埋设护筒时,周围的土壤不够密实,很容易发生护筒冒水的问题,这样不仅会造成整个地基的严重下沉,还有可能造成护筒的位移,从而使桩柱与之前的设计不相符,进而影响整个桥梁工程的综合质量水平或者是使钻孔发生偏斜,导致工程无法顺利实施。因此在埋设护筒时,首先应该确保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以及整体土层的密实性。在护筒进行开孔时,应该确保护筒内的水不高于一点五米,如果有护筒冒水的现象发生,应该将护筒周围的土层进行密实性加固,如果因为处理不当或者是施工不规范致使护筒已经发生偏移或下沉时,应该进行重新安装,以保障施工的规范性、科学性。
2.2对孔壁塌陷的处理对策
孔壁塌陷问题是由于施工的过程中工程周围的土质比较疏松、泥浆的加固程度不够或者是护筒内的水位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粘土的密实性不达标等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在孔壁钻进工作时,如果发现有泥浆疏漏或者是气泡冒出时,则表明该处已经发生了孔壁塌陷问题。具体的采取的有效措施一般是将周围的粘土进行密实性加固、填埋,并将泥浆的粘性进行提高,从而确保护筒中的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2.3关于缩颈问题的处理对策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出现了膨胀的现象,则很容易导致已经成孔的直径与当初所设计孔直径不相符合,从而造成了缩颈问题的发生。为了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科学的避免缩颈问题,我们应该确保施工人员在进行泥浆选择时,尽量选择质量水平比较高的泥浆,从而将泥浆的失水量降到最低。当实施钻孔时,应该尽量将泵的工作量提高,进而以最快速度完成钻孔作业。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孔壁侧形成泥皮的现象发生,这对于有效减少混凝土膨胀问题的发生是非常有效的,从而也能够有效的预防或者是避免缩颈现象的发生。
2.4关于卡管问题的处理对策如果是初灌时,水栓发生堵塞或者是选用的水泥和易性比较差,比如说骨料大小不均匀等等,就容易造成卡管问题的发生。此外,施工机械发生故障或者操作不规范也会造成卡管问题的产生。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卡管问题的发生,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确保隔水栓与导管的匹配性,同时还要确保隔水栓具有良好的隔水效果,确保水体能够良好的排出。
2.5水利施工中灌注桩水下砼灌注问题
水利施工中灌注桩水下砼灌注问题主要体现在堵管、桩顶部位疏松、桩身砼夹泥或断桩对于堵管的问题,商品砼的选取上切忌不可以偷工减料,好的产品才能带来好的效果,砼的级配和搅拌必须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水灰比、衰退、初凝时间并满足设计的规范,每辆运砼车的检查必须到位,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才能钻孔桩施工。灌注导管应该直且光滑而且内壁水泄漏也是不允许的。
对于桩顶部位疏松的问题首先保证一定高度的桩顶留长度。由于沉积物和厚厚的淤泥的影响,容易产生错误的测量。因此它可以用钢管抽样盒检测,只有抽样盒子所得的是混凝土而不碍事沉积物,才可以确定已经达到最终的灌溉水平。
对于桩身砼夹泥或断桩的问题,成孔时需要对泥浆密度和孔底沉淤做到苛刻的限制,首次清孔的嗜好对于泥块要做到彻底不留,砼灌注过程中提升导管的速度不能过快,尤其快到桩顶的时后,严格做到不允许大幅度的提升导管。还要把导管买到一定的深度,注入单桩砼的时后,不允许中途的时候出现断料。导管拔出的时候,一定要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保控制拔导管以后砼要做到埋到一定深度。
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当下水利施工中灌注技术的相关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当下水利施工行业中灌注技术时长出现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毛艳荣.钻孔灌注桩在珠江河堤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09年04期
[2]杨永强.冲孔桩加旋喷桩止水在竖井施工中的应用[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郭党生,史本全,赵振国,吴盛斌,何世鸣.CFG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及其应用[A].2009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10年
[4]高继强,宋立用,王明君;张林明.浅谈钻孔灌注桩桩顶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11年
论文作者:徐俊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钻孔论文; 导管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论文; 泥浆论文; 发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