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及检修措施论文_许远强

10kV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及检修措施论文_许远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东供电局 广东惠州 516300)

摘要:电能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10KV及以下配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居民生活用电。近年来,国家电网进行了大规模的配电线路的改造,增强了配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但是就10kV及以下配网实际运行情况发现,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生产用电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分析了10KV及以下配网维护及检修的策略。

关键词:10KV及以下配网;维护;检修

10KV及以下配网主要是服务于农村地区,其线路大都呈现放射性状态,并且各导线间的距离较短,线路之间的连接开关的数量也较少,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故障,给电力的正常供应造成了严重影响,情况甚者,引发各种各样的电力事故。在实际生活中,造成10KV及以下配网故障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线路老化因素、人为干扰因素,笔者结合实际经验,从定期巡视与修剪;加强预防性试验;立杆维护;防雷维护;电力线路的检查;杆塔的检查、对故障进行排除等方面,对10KV及以下配网维护及检修提出了几点思考。抛砖引玉,以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尽上绵薄之力。

1 10kV及以下配网的故障分类

10kV及以下配网的常见故障包括:自然环境导致的故障(如天气)、线路老化及人为干扰引起的故障。

1.1自然环境导致的故障(如天气)

自然环境对配网运行的损害主要来源于台风、地震、暴雨(雪)、冰冻、高温等。2008年年初湖南郴州在冰冻雨雪天气的影响下出面大面积停电,同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同样造成大范围的线路中断,配网运行大面积瘫痪。

1.2线路老化造成的影响

10kV及以下配网是整个电网结构中最常用且应用最广的配网类型,该配网由于分布范围广泛,因此很难做到及时的维护和检修。再加上10kV及以下配网在装配线路当初质量要求低,导致线路和电力设备老化加快。现如今,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家用电器的普及,导致各个地区的用电量持续上升,给原本就承受能力有限的配网运行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自然会带来设备和线路寿命的缩短。

1.3 10kV及以下配网受人为干扰的影响

首先,前面提到10kV及以下配网线路覆盖面太广,很多地区都没有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往往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才会去解决哪个地方的问题,没有未雨绸缪的维护和检修。这会导致线路设备的更新相对于用电压力产生较大的滞后。其次,基层施工人员如果没有接受严格标准的培训,而是“赶鸭子上架”式的上岗施工作业,极易造成施工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这给后期的配网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最后,10kV及以下配网也会受到交通因素和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如果电线杆安插在交通事故多发地段,那么电线杆很容易会因为交通事故出现频繁的损坏;或者配网线路和设备安装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会由于不可抗拒的人为因素造成线路和设备过早的老化和磨损。

2 10kV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

2.1定期巡视与修剪

在10kV及以下配网投运后,应对其进行定期的巡视,进而全面的了解配网线路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妥善的解决。定期对配网线路的开关、接地装置等进行检查与测试,确保其完好性,以及接地装置的电阻值达到标准要求。相关人员应养成对配网进行定期巡视与检查的习惯,提高职业素质,确保配网的安全运行。在巡视中应注意观察配网线路运行是否具有足够的宽度,及时的对线路通道附近的树枝进行修剪,并保证线路绝缘物体表面以及线路内部的清洁度,及时清扫污物,清除鸟巢等其他杂物,注意对绝缘材料及时更换。在配网线路周围及附近设置警示牌等,防止行人将杂物胡乱丢弃,造成线路的短路等事故。在一些山区铺设线路时,也考虑到树枝、树木等对配网带来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预防性试验

在开展配网定期巡视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预防性试验,由于设备的部分安全隐患无法通过巡视就得以充分的发现,为有效的排除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配网的维护中进行预防性试验。例如变压器、避雷器、真空断路器、绝缘子的绝缘电阻测试,以及接地电阻测试等等,若试验发现不合格,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2.3 立杆维护

立杆在配网铺设中,属于最基础的工作,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立杆燕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通常立杆深度为秆高度的1/6左右。在土壤粘性较差、疏松的图纸中,立杆还需要进行基础部分技术处理,来增加其牢固性。如地基采用混凝土浇筑加固等,进而使立杆变得稳固。而城镇10kV及以下的配网杆塔的掩埋国家有着一定的规定,在立杆的过程中应严格的按照规定执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2.4 防雷维护

防雷维护在需要架空的配网线路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发现,为做好配网的防雷工作,可以新型的瓷横担替代传统的角钢横担,进而使配网耐雷耐雷得到提升;而在农村10kV及以下配网中,架空线路安装基本是一种三角形状态,在采用新型的瓷横担后,还需要增加导线间的距离(>1m)来确保配网的安全;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加上线路位于雷电活跃地区,因此可通过瓷横担额定电压值的提高来增强防雷能力(至少提高一个等级)。

3 10kV及以下配网的检修

3.1电力线路的检查

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对地线和导线的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电力线路是否出现破坏、断线以及烧毁等各种情况,避免其受到空气或者是其他一些液体的腐蚀性带来的问题,还要保证电力线路接头间接触的完好性,检查其是否出现损坏,同时要注意,若导线在线夹内出现拔出的痕迹,就需要有关人员重点关注。另外,还要对导线以及线夹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尤其是对于一些断线问题,更是要迅速的解决,以免造成更大的断线电力事故。

3.2杆塔的检查

在杆塔和横担长期投入使用之后,要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检查其是否出现的了变形、歪斜等不良情况,同时,对土壤性质进行检测,还要检测水泥杆的地下基础部分,查看其是否出现开裂、损伤以及下沉等现象,保证杆塔固定元件的完整性,检查其是否缺少必要的螺帽或螺栓等,查看是否出现缺少垫片以及螺丝松动等现象。同时,也要重视拉线的连接,保证不会出现松动情况,从而导致拉线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另外,还要认真检测铁塔内部,确定其腐蚀情况,查看水泥杆的保护层是否剥落或者是出现裂纹现象,确定损坏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避免发生倒杆塔事故。

3.3对故障进行排除

要想科学有效而又快速地对配电网故障进行排查,就需要采用分段检查的方式。在10kV及以下的电力配网中,对接地故障进行分段检查时,首先就是要确定配网的接地方式,明确其是明性还是隐形接地,若是隐形接地,通常排查工作会比较麻烦,且效果并不显著,如果采取传统的登杆方法来对故障进行检查分析时,往往收到的效果较差,但是,如果采用分段检查排除法,就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故障点,并且能够迅速的对故障进行解决。另外,对于一些明性接地,就更容易发现其故障点并及时进行处理了。

参考文献:

[1]配电运行管理的实践[J]. 段毅,商曾,邹安杰. 自动化应用. 2017(09)

[2]试析中压配网运行管理及发展方向[J]. 宋进安. 电子制作. 2014(19)

[3]配网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如何规避[J]. 罗星球. 通讯世界. 2014(23)

[4]配网运行的缺陷分析及解决办法[J]. 周召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13)

[5]配网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 黄如庆. 山东工业技术. 2014(21)

论文作者:许远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10kV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及检修措施论文_许远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