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关系的临床分析论文_薛昌春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211200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100例脑梗塞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对照组)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结果:我院100例脑梗塞患者中85例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其中30人为颈动脉狭窄,检出率达到(85.0%),100例健康人(对照组)中11人检出颈动脉斑块,其中9人为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11.0%);脑梗塞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较高,颈动脉斑块是导致脑梗塞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早期检测颈动脉斑块对预防和控制脑梗塞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脑梗塞;相关性

进入21世纪,脑梗塞发病率越来越高,现代研究证实,血流动力学改变、颈动脉斑块是导致脑梗塞的重要因素,他们的关系十分密切,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和稳定对脑梗塞都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对我院100例脑梗塞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对照组)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6月100例脑梗塞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进行分组,其中100例脑梗塞患者为脑梗塞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脑梗塞组都通过核磁共振或头颅CT检查证实的,其中50例男性,50例女性,25例显示左侧梗塞灶,28例显示右侧梗塞灶,47例显示为双侧梗塞灶,年龄在36至7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5.9岁,病程一般为2天至20年,患者一般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糖尿病,对照组100人,其中50例男性,50例女性,年龄在34至7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2.6岁,通过检查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等脑梗塞危险因素,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选用我院最新的彩色超声诊断仪对两组200人进行颈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前取平卧位,暴露其颈部,超声探测过程中,两组对象先将头部仰起,探头充分沿胸锁乳突肌对颈内、外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及椎动脉做常规探测。观察颈动脉的解剖位置和形态,动脉血管膜的厚度,着重对颈动脉内的斑块和狭窄程度进行探测,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及其频谱[1]。

1.3 管腔狭窄程度的判断

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图谱测量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当狭窄小于30%时为轻度狭窄,当狭窄在30%-69%时为中度狭窄,当狭窄在70%-99%时为重度狭窄。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采用方差检验,P < 0.05 表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斑块检查结果

通过对两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00例脑梗塞患者中85例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达到(85.0%),100例健康人(对照组)中11人检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1.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人口逐渐老龄化,使脑梗塞等老年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或致残率不断提高。其中大部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因此,对这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众多研究和相关资料显示[2],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较高,颈动脉斑块是导致脑梗塞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和稳定对脑梗塞都有重要的影响,引起脑梗塞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脱落,脱落后形成栓子,阻塞颅内动脉而发生脑梗塞;其次是颈动脉狭窄,狭窄处血流的速度较快,而狭窄两端的血流速度较慢,使得脑部血流处于低灌注状态。狭窄程度越重,狭窄处血流的速度更快,两端血流的下降也会非常显著,患者脑部血流的低灌注状态也更严重,除此之外,由于狭窄处血流速度较快,狭窄处的斑块也更容易破裂,而破裂的部位又会形成新的栓子,当栓子脱落时就会形成叠加效应,而此时发生脑梗塞的程度也越重。

部分研究者认为[3],导致患者发生脑梗塞的重要因素是不稳定的斑块,之所以出现不稳定斑块,取决于斑块的坚固性、脂质心大小和纤维帽厚度。同时还和其表面光滑程度,增长速度,出血情况等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4],斑块内脂质心成分越多,其纤维帽相应就会越薄,因此发生破裂后形成血栓,导致脑缺血症状。本研究主要是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由于颈动脉是脑部供血的最为主要通路,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引发脑部缺血疾病的主要原因。当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发生时,动脉管壁的结构就会发生破坏,出现大量的脂肪沉积,但这种脂肪沉积是可逆的,可以吸收消退,但这主要取决于治疗的效果,当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发生时,及时治疗相当的重要,甚至可以避免进一步发生脑梗塞的的危险。另外,发生脑梗塞的其他主要因素还包括软斑和混合斑,软斑可以融合成片,在其深部会出现粥样物质,超声可探测弱回声或低回声,由于其内部为不均匀的结构,因此超声显示混合斑或软斑则显示为强弱不均的回声光点,和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在其后方探测不到声影。这类斑块容易出现出血或者形成溃疡,在出血或者溃疡的表面就容易形成栓子,同样栓子周围也会附着粥样物质,当有血流冲击时,出血或者溃疡的表面的栓子就会脱落,而形成脑梗塞,这又是一个引发脑梗塞非常危险的原因[5],相对而言,如果在硬斑的表面就不容易出现,原因是发生了钙化现象,血管不容易破裂,栓子也不容易脱落,脑梗塞的发生率也较低[6]。

本组病例研究中,100例脑梗塞患者中85例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其中30人为颈动脉狭窄,检出率达到(85.0%),100例健康人(对照组)中11人检出颈动脉斑块,其中9人为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11.0%);脑梗塞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中可以看出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较高,颈动脉斑块是导致脑梗塞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早期检测颈动脉斑块对预防和控制脑梗塞临床意义重大。如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其脱落的栓子在脑内形成脑栓塞而发生脑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及早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发现早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过斑块和狭窄程度所提供的重要信息,能够有效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对早期预防脑梗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作为预防性用药的重要临床参考依据。因此,对于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等脑梗塞危险因素的患者必须尽早开展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的病变情况,从科学的角度对其病症进行有效的控制或预防,降低患者脑梗塞的发生机率。同时,对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要积极进行控制,最大程度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综述所述,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较高,颈动脉斑块是导致脑梗塞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早期检测颈动脉斑块对预防和控制脑梗塞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段儒.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关系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2:517.

[2]朱松岩,唐晓兵,姜瑞华,赵丽萍,付淑华,崔志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粥样斑块与脑梗塞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3,08:1232-1234.

[3]朱杰琳.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29-30.

[4]杨毅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相关因素的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01:34-36.

[5]周文珍,顾建平,殷信道,王丽萍,刘圣华,赵晓静.颈动脉斑块形态与脑梗塞关系的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CTA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07:4-7.

[6]张东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

论文作者:薛昌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关系的临床分析论文_薛昌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