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会议论文,哲学论文,第八届全国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武汉大学哲学院等单位协办的第八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于1997年11月20日至23日在华中理工大学举行。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学者就当今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科学哲学基础问题
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殷正坤认为,社会科学的目标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相比:①更着重于解决实际问题;②更具时效性和地域性;③主体的价值观对社会科学理论目标的确立有较大影响,因而社会科学领域在基本问题上分歧巨大;④社会科学的理论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手段或方法之间的联系比自然科学更密切。社会科学理论在内容上实际存在着更多的不可通约性,社会科学进步的合理性应以工具论的标准为主要判断标准。
华中理工大学副教授谭仲益认为,合理性原则是社会科学哲学所依据的最高原则。解释性方法作为对自然主义的否定,是社会科学哲学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社会科学哲学依据合理性原则与解释方法,在研究社会科学时主要涉及社会科学的划界问题、社会科学知识的基本合理性问题等,在研究社会实在时则涉及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关于人的行为与社会事实的各种互相对立的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新和认为,“选择理论”是一种独立而完整的社会科学哲学基础,其框架是:个体选择——互动选择——集体选择。①个体选择:选择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一种合理的选择是一个人对能够满足他偏好的最有效的手段的选择。②互动选择:解决主体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决策选择以及这种选择的均衡问题。最有影响的是博弈论。③集体选择:以该集体全体成员都遵从为特征的一种选择,决策对全体成员都有约束力。而北京外交学院博士生张迅认为,作为选择理论出发点的工具理性、经济人等,只是分析和诠释人的社会行为的一种理想化、典型化模型。选择理论在试图分析、解释人的行为及其社会互动时,总是处在经济人与社会人这两种概念的关系之中。关键的问题仍然是,到底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什么场合运用经济人的工具理性假设去分析社会问题。所以,选择理论没有解决这两种模式的统一问题。这样,选择理论在构筑自身理论的同时,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也留下了许多尖锐的问题。
此外,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陈浩文认为,网络分析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网络分析可以提供很多有用和清晰的概念,如连锁、派系等。网络分析以图表理论作为数学基础,是一套很精密和极其科学化的理论。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勾划出国家、商业与社会在不同社会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关系,并能帮助我们更明确地理解一些社会现象,如合作、团体主义、政治对立和世界化等。网络分析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人情、人伦和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很多吻合的地方,所以亦特别适用于用来分析华人社会。
二、关于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洪定国认为,分析序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经验中形成的,把万物分析为众多本性独立、相互外在关联、类别有限的基本元素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物理学中获得了精确的表达和充分的发挥,并且一直主宰着物理科学的发展。然而,物理经验域的逐步扩大揭示着愈来愈多的新鲜实验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分析序实在观。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已不再是本性独立于环境的定域粒子,而是与环境相关的非定域粒子了;基本粒子与基本场已经成了同义词。由于在时空重迭区共存的基本粒子(场)之间的干涉本性,使得分析序实在观的“黄梁美梦”彻底破灭。
台湾政治大学沈青松教授认为,建构实在论是在逻辑实在论没落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科学哲学运动。此一新的知识论运动目前正在逐渐推广之中。建构实在论的兴起主要是:①针对先前康德科学哲学与当代的维也纳学派的问题,并加以修正,提出两重实在论,主张区别“实在本身”与“建构实在”。②针对今天科学研究的普遍趋势,提出科际整合所需要的知识论策略。③针对科学哲学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关系究竟如何加以探索,提出一种“实用主义”的科学观。
此外,有学者认为,关于实在论学说已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同近代科学研究相适应的直观认识阶段。二是同现代科学研究相伴随的具体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将是科学主义同人本主义的结合。
三、关于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
计算机“深蓝”以3.5比2.5的总比分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和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是97年震撼科技界乃至全世界的两大科技事件。本次研讨会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深蓝”的胜利是否意味着人类的智能将被计算机超过,人类终将无法驾驭自己的创造物呢?清华大学副教授曹南燕认为,原则上讲,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止境,但人工智能不能完全等同于人的智能,它有可能发展,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智能机器和其它机器一样,在某些能力上会超过人。它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有害于人类,这取决于创造和使用它的人。人能否控制技术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人类。
对于克隆羊“多莉”的成功,中山大学教授张华夏认为,从克隆羊到克隆人不仅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事实上和发展趋势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它标志着21世纪作为生命科学世纪的到来,它的意义在于宣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可以改造人类这个物种的基因自身。但是,由此也带来了关于克隆人的社会伦理问题,主要涉及:①关于人体实验的伦理问题;②关于人类尊严问题;③后代人权问题;④人类基因库的多样性受损害问题。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当21世纪克隆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的婚姻观念、家庭观念、人伦观念将会相应地发生巨大变化。
此外,哈尔滨理工大学的伍玉林认为,科学不仅在推动生产发展中具有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且也是伦理学中的第一生产力。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为伦理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科学的真理性、客观性所营造的民主、无私、宽容、向上等构成伦理的主要准则,规定其发展方向;科学的发展将相应地调整社会各种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等。
四、关于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
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三者间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华中理工大学的王建设认为,伪科学的突出特征是反科学。非科学是“非”科学,但非科学不一定反科学。非科学不等于伪科学,不能将非科学简单归于伪科学。伪科学与潜科学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却大不相同。从潜科学中最终产生科学,伪科学最终走向反科学。科学作伪必然导致伪科学。
第一军医大学的严金海认为,伪科学在内容上属于非科学,在形式上类似于科学,在外表上自封为科学;由于属于非科学的人类文化活动非常广泛,伪科学的种类非常庞杂,导致科学与伪科学划界标准的复杂性。
江西的余日成认为,伪科学概念的形成主要是:①直接盗用科学概念;②依据科学概念加以仿制;③借用科学语言进行臆造。炮制伪科学的手法有:①浮云障眼,假造事实;②乔装改扮,滥用术语;③瞒天过海,以偏代全;④混水摸鱼,利用科学之迷;⑤圆滑万全,避免证伪。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国盛认为,当代中国的气功运动,很大程度上是东方神秘主义寄生在现代工业文明母体上的一个怪胎。真正的气功涉及的是生命中最黑暗的深处,它处在存在与虚无的边界,永远不可能被照亮。因此气功永远是个人的修行而不能是群众性的产业,永远是对生命难以言表的体悟而不能是可以传授的知识。不能世俗化而强为世俗化,不免堕落为邪教;不能知识化而强为知识化,不免论为伪科学。
五、关于科学与价值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范岱年认为,本世纪中国学者讨论“李约瑟疑难”涉及许多科学哲学问题,主要是:①如何对科学史事件作因果性说明;②传统科学与近代科学的划界;③科学发展(或革命)模式;④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科学;⑤科学编史学与科学哲学关系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刘兵认为,从科学编史学的角度对福柯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从一种全新视角去审视科学史,去考察科学哲学(尤其是大陆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去理解后现代主义科学史思潮,去发展科学史这一传统学科。
武汉大学教授江天骥指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爱丁堡学派主张理论的选择不是根据经验和逻辑推理,而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权力斗争决定的。理论的选择依赖于评价标准,而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而理论的选择折射出了文化的背景,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选择观是错误的。
武汉大学教授朱志方认为,尼采把权力意志看作一切存在物的本质、一切活动的原因,因此知识或求知欲只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并非知识是权力的原因,而是权力是知识的原因。求知的目的不是知识,不是为了掌握绝对真理而去掌握绝对真理,而是支配控制。对于福柯来说,权力比政治和法律权力要广泛得多。它是一种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介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的控制和支配方式。政治权力要以这种更广泛的权力为基础。权力不只是否定的,权力本身是创生性的。它既把一些东西排斥在合法性之外,又是我们的生活实践和知识必须依靠的创生力量。因此,朱志方认为,要理解人类的知识,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各种知识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要了解知识内在的权力作用。科学的政治学引导我们以新方式看待历史和文化。
此外,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卢风认为,自然主义之错在于否定了自然的神秘性,否定了哲学人文科学的独立性,支持了人类中心主义,并支持了价值观和生活观上的物质主义和经济主义,从而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神秘主义之错在于它过分贬低理性的作用从而诉诸迷信,但神秘主义并非全然胡说,它对世界之神秘性的肯定以及对内在精神价值的重视都值得现代人重新省识。肯定世界具有神秘性并非意味着肯定上帝或鬼神的存在,只意味着世界永远存在无限多的未为人类所知的奥秘。肯定了世界的神秘性,才可能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才可能真心地保护地球。
收稿日期:199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