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论文_王利民

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论文_王利民

中国农业银行 湖北省黄冈分行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控制,以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应遵守的原则

1.1经济效益

在具体的现场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中,为保证各项工程科学合理,就必须严格遵循现场施工原则,确保合理施工。在建设项目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首先要遵循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要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因此,在施工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将具体的施工技术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不断引进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1.2 科学合理

在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指导下进行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工作,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善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所要求的条件和标准进行施工,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从而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资源和材料,对其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3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可以说是建筑施工现场施工最基本的管理要求。这不仅可以从各个方面促进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制度标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明确施工现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一些管理问题的发生,确保企业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水平。

2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现状

3.2 技术问题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现场技术中,主要问题如下: 首先,图纸技术较差,特别是图纸审核不够细致,缺乏全面科学性的整合,导致技术环节误差较大,降低了施工质量。其次,施工预算与实际施工出入大,由于预算编制相关技术使用不当,各环节实际施工成本不断上升,也容易给施工企业带来损失。再者,工程材料和设备技术准备工作不充分,缺少专业的检验技术使得检查不全面,各种故障频发。最后,基础施工技术不合理,特别是道路施工情况较差,污水较多等,容易影响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

2.2 管理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存在于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也有很多,比如,很多施工管理者或人员不服从企业管理,经常擅作主张开展一些违规活动,由此可见他们缺乏团队意识,个人因素较多,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大大降低了施工质量。部分工作人员也缺少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即便佩戴安全帽等也会发生损伤等,同时,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导致安全隐患屡见不鲜,在工程竣工后也没有仔细检查,总是在以“差不多”等类似词语应对了事,这样的工程最后很容易发生事故。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是确保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工程现场四通一平,机械设备、人员、材料等方案,以适应实际进。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审查图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反馈给建设单位,以免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测量人员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网及水准点进行复核,以避免施工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测量放样时应按照测量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保证建筑工程的标高和轴线等的正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为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必须从原材料入手。钢筋是常见的材料,当钢筋进场时,必须提供钢筋出厂合格证明、型号、批号及生产厂家等,并仔细认真检查钢筋的数量、规格是否与采购清单一致,经物资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库。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领料人办完手续后才能领料,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物资管理人员还应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做好材料的调配和采购,以满足施工需要。

3.3安全管理控制

随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相关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部分建筑施工中,由于一些小的失误和不足,经常会引起相关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相关企业和单位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尽可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现场施工技术和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施工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来提高整体队伍的安全意识,为建筑工程提供相关安全保障。

3.4加强施工工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施工前,必须认真审查施工图纸,理解施工图纸中各工序间的衔接关系。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例如,地基施工前,查看地基开挖处的地质情况,如需对地基进行处理,只有在地基处理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锤击沉桩法是最具代表性的施工方法,对于基坑较小时,可进行打桩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进行,但如果桩群较密集,则可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对于当基坑较大时,宜将基坑分为数段,然后在各段范围内分别施打,但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以避免中间土体被挤密,桩难以打入或虽勉强打入,但使邻桩侧移或上冒。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另外,我们在着重的分析一下高压旋喷桩技术,其主要就是根据设计的施工图测量放出的施工轴线,允许偏差为10mm,当长度大于60m 时,允许偏差为15mm。测量孔口地面高程允许偏差不超过1cm,定孔位允许偏差不超过2cm。钻机就位,主钻杆中心轴线对准孔位允许偏差不超过5cm。开孔口径不大于喷射管外径10cm,终孔口径应大于喷射管外径2cm。钻孔终孔时测量钻杆钻具长度,允许偏差不超过5cm。其施工工艺为:(1)高压喷射注浆施工工序应先分排孔进行,每排孔应分序施工。当单孔喷射对邻孔无影响时,可依次进行施工。单管法非套接独立的旋喷桩不分序,依次进行施工。(2)高压喷射注浆旋、摆、定喷射结构形式,对套接、搭接、连接、“焊接”孔与孔应分序施工。高压喷射注浆法,对基岩和碎石土中的卵石、块石、漂石呈骨架结构的地层,地下水流速过大和已涌水的地基工程,地下水具有侵蚀性,应慎重使用。

3.5强化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检查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要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从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相关工作人员需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从各个环节把握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处理建筑施工现场各类突发状况的发生。此外,还需安排好现场的人员,通过不同角度着手,合理安排和管理施工现场,尤其对于采购建筑材料而言,必须强化管理,从而提高整体的建筑质量。并且,对于材料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也要做好详细的安排,因为这会对建筑物质量以及总体施工进度造成较大影响。所以相应的工作人员需要检查和管理好施工的材料,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施工来源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场施工技术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要管理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现场施工技术控制中所涉及到的面较广,其影响因素也较为复杂,还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这就需要工程建设期间的现场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必须要完善、有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给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细英.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J].江西建材,2015,19:86-87.

[2]葛宏翔.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要點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17-117.

论文作者:王利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论文_王利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