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论文_杨明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论文_杨明

中铁二十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沥青路面作为高等级公路常用的路面结构,具有维修便捷、舒适性强等优点。但由于部分建设单位缺乏施工技术经验,加之沥青路面耐久性欠缺,制约了沥青公路的发展。因此,交通运输相关部门多次在全国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各地要总结沥青路面施工等方面的经验,增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全面提高沥青路面建设水平。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繁多,如何利用有限的关键因素与简单的监测方法实现对沥青路面的监控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

引言:公路作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其建设质量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以较强的耐磨性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并确保严格按照施工的工序要求进行操作,对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将新技术与新工艺应用在施工中,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1.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1原材料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如集料含泥量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建设高峰期,一些地区原材料供应紧缺,导致我国沥青路面施工中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原材料的质量监控已成为沥青路面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公路路面工程中使用的集料主要包括粗细集料与土填料,通过当地个体生产商进行采购,务必规范对材料的质量及规格要求,避免存在过大差异,要按照实际配比进行施工,防止完工路面发生早期损坏。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由填料与沥青混合的胶浆决定,沥青混合料中的矿粉必须采用岩浆岩矿粉,有时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黏结力可掺入适量水泥为填料,但矿粉过多会导致沥青与矿粉形成结块。

1.2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控制

确保沥青混合料在拌和站的生产可控与沥青含量符合设计标准,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连续式拌和机通常用于拌制热沥青混合料。密封在各种拌和机内的矿粉要杜绝飞散损失。用于连续式拌和的集料要进行二次筛分后方可入库储备。热料二次筛分振动筛孔选择对间歇式拌和机十分关键,混合料最大粒径与最大孔径设置要匹配。依据热料仓体积比例合理分配热料仓用量。操作人员要查验沥青加热温度是否达标,检查拌和机是否安全。在计算机输入表中认真录入生产产品的规格。在设定拌和吨位时,拌和吨位应设置在50%~60%的额定吨位范围内。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骨料的温度进行控制是确保成品料质量的关键,干燥筒内由不同抄料板组成,在点火未燃烧时必须进料。温度控制时要调节燃烧器油门以处理骨料温度升降趋势。如果骨料温度有明显变化后再进行此操作必将影响拌和质量。

1.3摊铺压实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用到的核心设备主要有摊铺机、沥青洒布机、压路机等。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组配是机械化施工的核心。施工机群机械设备合理匹配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为减小摊铺机前段时间经常换车卸料需选用大型自卸车,并要求车辆具有较大的离去角,确保摊铺机前有3辆待卸运输车。为避免车厢板与沥青混合料的黏结,应在车厢底部涂抹柴油混合液。混合料通过拌和机装入运料车时,实验人员在装车中必须对出料温度作及时监测。摊铺前需复测下承层相关技术指标,控制平整度代表值,用铣刨机对突出基层部位进行铣刨处理。为使各结构层间保持紧密必须作透层洒布处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沥青路面耐久性的重要工序,如果不能充分压实混合料会大幅降低路面使用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路面碾压时应通过插旗对碾压作业段进行标记,碾压时下一碾压带必须比前一碾压带靠近摊铺机。沥青表面压实质量受震频影响,压路机震频应在确定压实厚度后再进行选择。多数情况下,碾压震频控制在33~50Hz即可达到良好的压实效果。当碾压厚度较大时,为获得良好压实度可选择较高震频幅度。

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技术

统计检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活动,需获得大量检测数据以评价施工质量。根据检测数据预测最终产品质量,实现施工质量的纠错改进。开展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活动首先要掌握质量检测数据,数据应满足可检测性、路面使用性能相关性等。无损检测评价方法相对于破坏性检测,其可在保持结构物完整性的条件下获得质量特性值,无需对被检测结构物进行破坏性试验。路面结构常用的NDE方法包括振动法、超声波法、辐射技术等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是施工过程控制的核心[1],只有采取适当的无损检测技术,才能获取足够的样本数并对施工质量进行准确评定。在线控制强调生产过程的实时性,具有连续的质量反馈功能,避免事后检测发现不合格产品造成质量损失。

3.沥青路面施工案例

3.1沥青路面施工管理

本次试验段采用主要机械为BW203AD型双钢轮压路机,ABG-8620型摊铺机,MARINI4000型沥青拌和楼。施工前需调试各种机械设备,对各项机械设备配套情况及传感器计时精度等进行严格检查。试验段施工组织管理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拌和站运输车道必须硬化;避免集料被灰尘污染;各料场间必须设置隔离设施,集料堆上要进行覆盖,细集料要避免淋雨。对构造物的拐弯死角等压路机无法压实部位,可用振动夯板进行压实,检查井及雨水井边缘需通过人工夯锤补充。施工中可采用小型压路机碾压边缘部位。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计划[2],沥青路面段施工前尽快安排边坡防护及中央分隔带,通过施工计划安排以减少施工交叉污染。为避免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问题,装料车需对车的位置进行多次挪动,避免混合料装车出现离析情况。摊铺时应满足摊铺质量控制要求,施工现场若存在摊铺机未装柔性挡板的情况,会降低摊铺质量的稳定性。料车轮胎未与顶轴接触会导致集料出现离析。

3.2施工管理效果

路段质量控制应加强附属工程施工管理,坚决禁止直接在沥青路面上拌和水泥沙。对各标段在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沥青混合料要彻底清理,避免影响环境美观。高度重视层间接触施工质量,加强沥青混合料施工前后管理,包括前场施工组织管理以保证摊铺工作的连续性。进入不稳定气候时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避免遇雨施工。路段采取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手段,选取路段细分到1m2的位置进行无核密度检验。按照现场无核密度仪测定密度数据并根据孔隙率指标相关要求,在灰度图中直接显示出离析情况。检测段非离析面积占检测区面积的96%,离析占1.6%,检测路段施工均匀性整体控制程度良好,路段施工质量控制效果显著。路面施工质量得到了有力保障。降低离析率是沥青路面施工需着重控制的环节,若保证沥青路面的优良路用性能,必须严格对施工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控制[3]。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交通运输行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由于人们的出行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使得公路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时也对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公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欣梅.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3):17-18.

论文作者:杨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论文_杨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