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允论文,会计准则论文,后果论文,价值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运用的变化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首次出现于《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在我国已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至少有6个直接涉及到公允价值,其中2001年1月修订前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权人应按公允价值确认受让非现金资产;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在非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下,以公允价值确认换人资产价值。对于采用公允价值的必要性,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讲解中进行了四点说明:①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已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这种计量属性,因而具有实践基础;②公允价值具有公允性;③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④公允价值表现形式多、适用性强。然而,在2001年1月财政部发布和修订的8项会计准则以及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却尽可能回避了按公允价值计价,而改按账面价值入账:①债务重组准则的修改规定:如果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权人均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等作为受让的非现金的入账价值;如果是将债权转为股权的情况下,债权人应按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等作为受让股权的入账价值。②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修改规定:针对我国非货币性交易的现实情况,新规定不再进行“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和“非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划分,改为凡属非货币性交易,均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③以“放弃非现金资产”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修改规定:不再以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而按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初始投资成本。
这次颁布和修改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运用的变化,引起了会计界的普遍关注。在公允价值运用于具体会计准则的两年实践中,竟发生如此大的政策震荡,其原因是什么?有关方面对此解释是:这次改革是为了规范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秩序,遏制资本市场中利用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相互参股等包装上市的违法违规行为而加以规定的,是体现“中国特色”的重要内容。如前所述,具体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出自于实践与国际化的需要,而最终的限制运用却出自于规范资本市场和“中国国情”的需要,即推动这次会计准则改革的重要原因是其经济后果。那么,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及变化考虑了何种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二、会计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思考
1.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及其在我国的体现
所谓会计或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各社会经济主体通过利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中间进行财富的非公平转移而带来的社会性后果。这种财富的转移是既得利益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分割,而这种“社会性后果”的表现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更具体的表现就是一个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其市场价值产生的影响。
在美国会计准则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1971年税收法案》第一次体现了人们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思考。为了鼓励企业购买生产性资产,美国税法曾经规定在新资产首次使用的年度内,企业可以从税务负债中扣除新资产成本的一定百分比作为投资减免,此项措施的出台引起了会计界对收益确定时间的争议。该项投资减税应作为当年利润的增加,还是在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内分摊,人们各执一词,最后民间准则制定机构决定采纳在资产有效年限内分摊的建议。然而在该建议尚未定稿之前,国会通过了《1971年税收法案》,禁止任何准则制定机构限定向政府机构提交的报告中处理投资减免额时采用何种会计方法。国会认为不能因为会计方法的限制而影响税收减免所带来的刺激作用,会计准则不应规定一种不利于企业决策的确定收益的模式,而因此使企业做出“不经济的决策”。
所谓会计准则不应导致“不经济的决策”,实质上就是应该导致“经济的决策”,会计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说明会计准则具有与生俱来的经济后果。但是这种经济后果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经济的”和“不经济的”,或者积极的和消极的。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形成机制中,政府具有垄断优势,或者说我国的会计准则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因而,会计准则“经济的”或积极的经济后果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利用会计信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维持市场运行公平。
市场运行的主要目标是效率和公平,而市场参与者决策的正确性或有效性,则是决定市场效率的前提。人们普遍认为,会计信息是各经济主体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因而在会计准则指导下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否充分、真实、有效、及时,能否满足各经济主体决策的需要,则是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直接判别标准。衡量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首先要评价其指导下产生的会计信息,是提高了决策效率还是误导决策;是引导资源有效配置还是使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市场公平指的是等价交换或公平买卖,而市场参与者都能拥有相同的信息及其它权利是保证市场公平的前提。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信息与市场参与各方有着必然的联系,为了保证公平的竞争机会,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应拥有同等的机会获得相同的会计信息。因而,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衡量,还要看其指导下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对各经济主体具有共享性,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是否易于理解等等。但是,这种共享性并不意味着会计信息提供者可以向除自身之外的所有经济主体提供公开披露的虚假信息。这种虚假经济信息的后果只是对社会财富的非法剥夺,或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将社会财富不公平地转移到自己身上来。这将严重影响市场的公平,甚至市场的正常运行。
第二,通过确认和计量标准的规定,协调各经济主体的产权利益。
会计报告在界定产权方面至少涉及到四个方面,即政府、所有者、债权人和经营者。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主体,为企业和出资人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带来利益,同时政府也通过分享企业利益来满足自身的支出,因而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产权权利关系。所有者和债权人为企业的运作提供物质基础,他们一方面是企业资产的产权权利主体,另一方面是企业增值资产的主要权利享有者。经营者作为企业管理者和产权维护的委托人,为企业运作提供管理要素。他们通过会计报告来解脱其对产权维护的责任,同时也要依据会计报告获取相应的利益。
会计准则对各经济主体产权利益的协调,是通过其对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标准的规定来实现的。各经济利益主体利用各自产权权利参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其数量大小除了取决于各经济主体在相互关系中的地位之外,主要取决于企业利益分配基数,而分配基数是由会计报告收益决定的。因而,通过对会计收益计量标准进行规范,会计准则可以有效影响各经济主体的产权利益。
在我国,政府通过会计准则的制订直接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结果,同时政府也是围绕企业报告的产权主体之一,它参与企业利益分配,会直接减少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的利益,也会减少可持续经营企业留存收益。然而如果所有者、经营者和企业的产权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保证,微观经济主体缺乏活力,经济发展会缺乏微观基础,政府也就缺乏了收入的基础。因而,政府虽然同时作为产权利益主体和会计准则的制订者具有双重身份,它在考虑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时却不可能一味强调其自身利益,它必须通过会计准则协调各经济主体的产权利益,权衡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使之达到均衡和总体的效益最佳。
2.在会计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分析
(1)公允价值的政策目标——反映经济差异。
公允价值计量结果与历史成本计量结果相互比较,能揭示企业资产可带来的未来的现金流量的不同。采用这种计量属性所揭示的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经济差异,可以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角度来看,计量这种经济差异的第一层作用是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从而维护各利益主体的产权利益。公允价值计量所反映的经济差异的第二层作用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正是因为公允价值可以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经济差异,世界各国纷纷采用公允价值进行相关资产的会计计量。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及尝试正是基于这种背景,然而,我国运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果真达到上述政策目标了吗?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公允价值”的运用只是让许多企业更方便地提供粉饰的经济差异。近年来,会计报表粉饰在我国相当普遍,而许多公司在资本市场中利用债务重组、资产置换、投资等行为调节利润,“公允价值”则成了那些盈利伪造者手中有利的新武器。公允价值运用于具体会计准则在我国现阶段显示出了严重不良的经济后果,这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痛下决心限制其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的根本原因。
(2)公允价值的本质特点——基于市场价值的判断。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它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种形式:①存在市场交易的情况下,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市场以价格为信号传递信息,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资产具有不同交换价格。因而,市价是所有参与者充分考虑了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及其不确定性后形成的共识,若没有相反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或非出于自愿,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②在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应该寻找市场上相类似的交易,以类似交易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③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可观察到的、由市场直接决定的价格,却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可以估计,就可以运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
从公允价值的三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认识到公允价值的本质是对资产和负债基于市场价值的判断,而任何偏离市场价值的判断,都不应称作公允价值。我国目前的会计主体所采用的“公允价值”基本上不属于以上三种形式。我国的现实情况是:①市场不活跃、不完善,缺乏公平价格的形成机制,对于绝大多数资产和负债而言,很难找到可以观察到的市场价值。②在个别主体之间因具有某些相同的信息与能力而同意达成的交易价格,并不是在完全市场上通过竞价形成的,只能称之为“特定主体价值”或“在用价值”,不能作为公允价值入账。③中介机构公信度低,加上市场执法和市场管理不严,资产评估弄虚作假现象严重。④会计人员普遍素质较低,现值技术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下还很难实现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资产和负债的会计计量,许多企业采用的“公允价值”还不能真正称其为公允价值,因而不能实现公允价值计量应有的经济后果。
三、两点反思
1.会计国际化不足已成为会计准则“不经济”的理由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国际惯例接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初衷无非是想利用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潜在的经济机会,通过会计的国际协调增加本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降低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的公司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实质上,会计国际化的出发点是追求其带来的良性经济后果,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享受其利益并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然而,如前所述,在我国目前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追求个别会计计量属性的国际化,不仅会造成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降低会计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而且会扰乱尚不成熟的市场体系,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而阻碍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另外,我国目前会计报告中所采用的“公允价值”仅仅是公允价值的表面形式,根本没有追寻到运用公允价值取得良性经济后果的精髓。所以,会计国际化不足以成为导致会计准则不经济的社会后果的任何借口。
2.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要反复评估
西蒙(Simon,1978、1979)在提出“人是有限理性”这一著名思想的同时,区分了理性的两种标准,即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一般认为,程序理性是会计所能实现的唯一目标,因为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具体说来人们无法按照实质理性的方式来制定会计准则,以确保其会计目标(良性经济后果)的实现,只能依靠采用某一理性的程序来减少不确定性,保证会计准则的制订遵循大家都能接受的决策规则和程序。
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中,程序理性的思想要求我们对会计确认、计量、纪录与报告规范的制订遵循科学的程序,包括会计准则的立项、讨论、评估和确定。除了会计准则的制订程序应是各方均能接受的之外,对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要反复评估。譬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应该全面考虑公允价值的本质、运用环境和运用条件,反复权衡“国际化”和“中国国情”的孰轻孰重,分辨出“形式的”国际化与“实质的”国际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会计准则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保证会计规范的体系化和一贯化。
标签:公允价值论文; 会计准则论文; 会计论文; 政府会计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财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产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