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质量以及环境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面对现如今建筑工程结构的大型化、复杂化,也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提出更高要求。现如今的很多建筑工程的建造、形式均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打造生活所需、功能良好且舒适美观的建筑工程成为时代所趋。但归根结底这些建筑的设计与实现要依靠建筑施工的技术方法和质量控制来实现,同时在新时期的建筑工程中,传统的一些施工技术方法已经不能发挥重要作用,于是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对施工中裂缝形成的原因、施工技术要点、优化处理措施等方面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分析,从而最终为我们国家建筑工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裂缝;原因分析;优化处理;实证研究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各类建筑工程的兴起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但是社会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建筑工程兴起的过程中也在逐渐加剧行业内的激烈竞争,面对利益的驱使,有不法建筑工程企业的豆腐渣工程随处可见,从而为建筑的安全性带来巨大隐患。对于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从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等根源上对其进行优化,面对新时期的施工技术要求,传统的施工技术俨然出现很多弊端,因此本文中首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裂缝事故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以及相应的施工管理办法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并且从精细化施工管理等角度对其进行改善、优化管理研究,从而为我们国家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1 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现状调查
1.1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技术参差不齐
在前期的调研下,发现有些建筑企业在过度追求效率的情况下,逐渐放松了对于建筑质量的监控和测量,使得一些建筑施工在过程中就面临诸多安全隐患问题。对于工程的质量管控有两个主要影响因素:首先,建筑企业的中上层领导未能及时认识到质量优于效率这一利益问题,难免存在过度追求利益冲昏头脑,因此在决策方面出现重大失误;其次,在建筑施工中的工作人员能力缺乏及时的培训,对于施工材料的使用途径、标准等均缺少系统的认识与实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
1.2 对施工材料的运用缺乏科学合理性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施工技术影响工程质量之外,建筑施工材料的运用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更需要被重视和研究。而现实中的建筑施工过程,有些建筑企业会追求利益,会选择从材料方面偷工减料、吃回扣,因此就会使得购进的施工材料难免与施工要求的标注有所差异性,最终就会使得工程质量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一般情况下当施工材料在购进之后需要对其性能以及施工条件进行详细的测量,但很多施工单位并未对其有足够的重视,所以就会造成施工材料的滥用等乱象。
1.3 质量控制需求缺少标准的监理模式
在我们国家当前的很多建筑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把控均不同程度的采用监理模式,但是从目前的建筑形式来看,很多的建筑工程主要以高层、居民住宅楼等要求更为严苛的建筑,因此传统的仅仅依靠监理模式的质量控制已经逐渐暴露出很多现实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就难免对其中的技术要求产生疑惑,从而直接影响到对质量的监控。
2 建筑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混凝土强度不够
在所有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不仅要用合格的施工材料,更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材料的调配,从而进一步保证混凝土材料整体的强度和耐久性。在对混凝土进行前期搅拌时,需要砂石、水泥、水分等多个因素的参与,所以为了让这些材料能够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材料的组合。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程环境,甚至要加入一定剂量的外加剂进行侵染,从而保证其在不同的环境下均能避免裂缝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混凝土搅拌方式不合理
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其搅拌方式也有比较严苛的条件限制,如果其搅拌的时间、方式等不正确,均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均匀程度、粘稠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影响其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以及对后期建筑物整体的强度、耐久度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混凝土搅拌时间太长就会导致混凝土离析,当这种混凝土在后期成型之后特别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此外,如果搅拌时的温度太高,水泥原料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大量的热量分布就会使得混凝土产生不必要的裂缝事故。
2.3 温度变化对裂缝产生的影响
温度变化也会使得房屋建筑工程产生裂缝,其中主要诱因还是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的温度收缩主要引发原因是混凝土内外存在温差,原理是在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发生水化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高于外部,而混凝土外部由于自然的降温温度会进一步变低,从而更加导致温差加大。温差加大会使得混凝土的表面拉应力不断增大,在这个温度变化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人员必须要进行一些养护工作,不然会使得裂缝在初期就形成,导致后期的房屋裂缝越来越大。
2.4 地基沉降导致建筑工程裂缝
由于工程前期需要进行基础的深基坑施工,但是由于深基坑施工的底端会有大量的框架存在,而这些框架往往由于工程安全需要会设计的很紧密,但这种紧密的框架结构设计就会不同程度导致骨架向基坑的中心挤压,当这种挤压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时就会导致基底中心的隆起,从而就会使得地基发生一定沉降,而沉降产生的剪应力和拉应力使得建筑物出现裂缝。
3 建筑工程施工中裂缝的处理办法
3.1 对混凝土进行标准搅拌和维护
因为所有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就像人体身体上的肉一样,填充在整个建筑物,所以混凝土的标准施工最终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所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制作和维护。建筑施工人员要按照建筑环境特点以及建筑形式、特点等进行混凝土最佳配比的深入研究,要保证混凝土制作中水分、砂石、水泥等内容要素的比例要合理,并且在进行搅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方式进行。此外,还要采用覆盖湿水的方法在施工后期对混凝土进行定期保湿,防止裂缝的出现。
3.2 合理规避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避免温度变化导致建筑工程裂缝的产生,主要是通过科学设置伸缩缝来进行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科学设置伸缩缝可以使得混凝土在温度收缩过程中只发生一定情况下的形变但不会导致裂缝出现;此外,因对选材与维护给予充分的重视,墙体与楼板的隔离可使用油毡或者铁皮;与此同时,要在女儿墙的墙根预留一定的空隙,保证结构伸缩更加自由,增加建筑结构的抗拉强度。
3.3 地基沉降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对于建筑施工中基坑边坡容易失稳的现象,可以采取相应的削坡削坡,适当增加内部架构的支撑力度等来避免。在对基坑的坡度进行放缓的过程中,就会使得基坑周围的土层不容易滑落,防止内部基坑的塌方等事故;另外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从而进一步稳定边坡的强度;目前在对边坡进行内部强度支撑的技术为锚杆技术,因为该技术能为基坑开挖提供较广阔的空间优势,因此在我国各地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经常被使用。当地基的沉降有效解决之后,就能够保证建筑物不再因为其地基沉降产生的剪应力、拉应力等对建筑物造成裂缝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在推进建筑工程裂缝处理技术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实践的归纳总结与试验工作,要能够及时发现建筑施工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与此同时更要加强对施工过程、施工标准等的监督与落实工作。
参考文献:
[1] 佚名.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J]. 时代农机, 2018, v.45;No.307(05):99.
[2] 林应淦.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J]. 四川水泥, 2018, No.262(06):289.
[3] 佚名.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方法探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1):106-106.
论文作者:王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就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对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