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透视金融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_金融论文

试用系统分析法透视金融领域的几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透视论文,分析法论文,领域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系统分析法透视金融问题的特殊意义

(一)系统分析法的含义

系统分析法来自系统经济学,它是系统经济学的核心部分。系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依据其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可以定义为:系统经济学是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以使系统达到预计目标的学科。

所谓系统,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要素构成的一个集合体。一般情况下,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拥有若干个子系统。系统分析法就是要在系统存在的各个阶段,并针对不同的子系统,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反馈,对与系统相关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以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

(二)金融产业的特征

简言之,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作为经济领域中的主导产业,从系统科学概念出发进行分析,它具有三大明显特征。

1.庞杂性

金融产业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这一庞大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子系统。但金融产业本身无论从其构成要素、组织结构、监控功能以及信息交换等方面看,它仍算得上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金融产业的这种大系统性能,呈现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的特点。

2.渗透性

金融产业通过货币资金融通这一被称之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循环”,贯穿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宏观、微观和市场三个层面,其渗透力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部门、企业以及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可以断言,没有这种“血液循环”,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就会立刻停顿。

3.相关性

金融产业经营的是称之为特殊商品的货币,货币量的吞吐、投量、投向以及运转状况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平衡、物价水平的波动、企业的经营成本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趋势的发展,金融产业的地位不断提高,以上特征也日趋明显。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神经中枢,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魔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活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①]

(三)系统分析法透视金融问题的特殊意义

上述分析表明:系统分析法以具有系统性质的复杂大型的对象作为研究标的,而金融产业的庞杂特性恰与其相吻合;系统分析法着重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要素“胶合”时所产生的连锁效应,而金融产业的渗透特性恰与其相吻合;系统分析法偏重于研究诸因素的“关系”,从中探索系统的运行规律,而金融产业的相关特性恰与其相吻合。可见,用系统分析法透视金融问题确实有特殊意义。

二、透视一:从金融机构体系角度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含义

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金融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所谓金融机构体系是指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金融机构或单位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框架

需要说明的是,从纵向分析,金融机构体系中的众多子系统,特别是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合作商业银行等,每一子系统又有几个梯阶层次的分支机构,所以金融机构体系实际上是由众多子系统及其分支机构编织起来的庞大复杂的网络结构。

(二)金融机构体系职能分解及相互关系

依据上述金融机构序列图,从各子系统拥有的职能看,中央银行作为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中枢或主体地位。国家外汇管理局是在中央银行直接领导下统一管理国家外汇的职能机构。政策性银行主要经营政策性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在西方国家亦称存款货币银行,它是对创造存款货币起重要作用、从事存贷等经营业务的盈利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银行业的附属和补充也各自有其职责。

作为在一个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虽各司其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中央银行以“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的身份处在系统的统帅地位,是领导和驾驭整个金融机构系统的龙头。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分离,目的是解决国有专业银行身兼二任的问题,割断政策性贷款和基础货币的直接联系,确保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动权。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虽属两大融资体系,但并不能否认两行在投资、资金和业务上的互补关系。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具有自我约束机制的金融企业,是实现整个金融产业市场化的基础所在。众多的金融机构参与金融市场活动,作为联系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纽带的金融市场,它的完善、健全和规范,是整个金融机构体系正常和高效运转的必备条件。可见,由各子系统组成的集合体,既呈现“多层递阶”状态,也存在相互促进和“制轮”关系。

(三)用系统分析法评价金融机构体系

以上分析表明,金融机构体系是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金融机构或单位组合而成的各具有规定功能的整体。依据系统科学的观点,不断对系统的设计和更新尤为重要。实行改革以来,我国已形成一个新型的金融机构体系。这里,建立一个能总揽和控制全局的中央银行是关键所在。这样做,有利于协调和处理金融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行为和关系,有利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制衡,也有利于对宏观金融的操纵和调控。

当然,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还必须依据其他各子系统不同阶段的特征,有区别地加以监管和疏导,如加速实现商业银行的企业化、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合作银行的综合化等等。

总之,系统分析法就是运用有效手段,致力于系统的总体协调,实现系统的健全和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系统的最优化功能。

三、透视二:从货币流通角度

(一)货币流通问题的实质

人们将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流通比作一条不断流动的货币长河。这条货币长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向来为人们所密切关注;这条货币长河,大体上可分为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转帐结算)两大系统;这条货币长河,主流、支流和大小干渠纵横交错,首尾衔接,相互沟通,贯穿于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编织成互相关联的网络。以个人、企业等经营单位、财政及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外为中心的五大货币收支运动,构成统一的货币流通系统,银行是这一系统的中心环节;在这条货币长河的千千万万个点上,一方面,它不断地受到外界的作用(直接的作用因素有商品流通、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货币流通速度、信贷收支平衡、经济体制变化等);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在千千万万个点上作用于外界,推动着经济过程的实现。

由上可见,货币流通问题应该是一个与社会各种经济因素相互联系的牵涉面宽又复杂的问题。一句话,货币流通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国民经济问题。

(二)通货膨胀成因的剖析

以上对货币长河的简要描述,只是说明货币长河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历史证明,这种关系可以是正相关,也可以是负相关。当流通中的货币量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时,它对经济发展则有促进作用,即正相关;当通货过度膨胀时,它对经济发展则有促退作用,即负相关。不论何种社会制度,只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违背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从一个经济发展过程分析,货币的超量发行都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当今世界,差不多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过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究其原因,说法甚多。但不管怎样,通货膨胀表面看来确是个货币问题,但归根到底是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以我国1984~1988年出现的持续高通货膨胀为例分析,一是因为固定资产投量膨胀,大大超过了国力的承受能力;二是因为消费基金膨胀,个人收入的增长超过了生产的增长。具体见表1。

表1 1984~1988年通货膨胀情况

注:表中国民收入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通货膨胀率用全国零售物价上涨指数代替。

资料来源:周正庆:《中国货币政策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第83、84页。

从更深层面分析,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还在于: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痼疾,我国没有认真搞好按比例发展的综合平衡,没有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运行机制,因此,整个经济在总量扩张和结构不合理前提下往往处于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

(三)用系统分析法评价货币流通状况

系统分析法要求依据系统的固有特征对系统存在的各个阶段和各方面进行考察和剖析。现实生活中的货币流通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个角落,它既受制于国民经济,又作用于国民经济,归根结底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事实证明,用系统分析法透视货币流通,一定要与货币流通的相关因素紧密联系才能给予解释,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找到切实解决问题的途径。那种惯常就货币论货币、就货币流通论货币流通、就金融论金融的偏向必须纠正。

用系统分析法认识通货膨胀,既然认定其诱因来自多个方面,那么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决不是银行一家之事,而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方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依靠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治理。

四、透视三: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角度

(一)货币政策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全面、科学表述货币政策的内涵,应注意到以下三个方面,即货币政策的执行主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依据这一要求,货币政策即是国家货币管理当局(通常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运用某些工具,变动某些金融变量来作用于整个国民经济,从而实现预期经济目标的行为规范。

货币政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经济活动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货币政策的变化至少引起以下几方面发生变化:(1)由币值变动而引起价格的变化;(2)资本流动及其投向和投量的变化;(3)社会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4)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

(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机制的组合与分解

货币政策实施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货币供应量宏观调控模式。实践证明,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直接型调控模式难以克服“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弊端,而间接型调控模式能有效地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适时、适量、有弹性的调控,起到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因此,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化已是历史的必然。

间接型宏观金融调控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间接型金融调控机制图

图中:(1)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经济部门为3个调控主体。具体地说,中央银行被称为发动主体,因为中央银行供应给商业银行基础货币的多少决定整个调控机制的规模。商业银行被称为放大主体,因为中央银行将基础货币贷入商业银行后,通过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倍数放大效应(货币乘数原理),会创造出多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以提供给非银行的经济部门。非银行经济部门被称为目标主体,因为信用创造货币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其供应适量的货币。(2)基础货币和倍数放大效应被称为基本因素,因为整个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乘积。(3)法定存款比率、超额存款比率、财政性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比率和现金漏损率均为若干金融变量,它们共同作用于倍数放大效应,即货币乘数。

(三)用系统分析法评价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机制

系统分析法注重以模型为基础,从多因素的关联和制约中把握系统内各种要素的构成和“制轮”关系。上述对宏观调控机制分解表明,整个机制运转的核心问题是向社会供应最适货币量,它由两个基本因素即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所决定。虽然基础货币在总体上能由中央银行控制,但影响倍数放大效应的诸因素(亦称若干金融变量)不全是由中央银行的意向所决定,除法定存款比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外,超额准备比率由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决定,而财政性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漏出率则由非银行经济部门的经济行为决定。

用系统分析法可以较为清晰地回答长期争议的“银行作用究竟有多大”的问题。我们说,过分地、盲目地夸大银行的作用至少在目前是不切实际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量固然取决于其自身的完善和独立性程度,但客观上还受制于来自多方的制约因素。当然并不排斥中央银行运用必要手段(如利率)作用于这些变量,力求使宏观调控的目标得以实现,但这毕竟是间接的,在体制改革进度迟缓情况下,这种间接作用更是有限的。

总之,要科学回答“银行作用究竟有多大”的问题,可用系统分析法如实地对影响宏观调控的诸因素进行权衡和综合,这样才能给调控的“困难”以正确的估价,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透视四:从金融环境角度

(一)金融环境的含义及实质

一般而言,金融环境是指金融领域内外多方所采取的政策、方针、方法、手段的配套协调关系及由此而产生的影响。

金融环境的实质最终可归结为货币总供给和货币总需求的对比状态。因为货币总供给和货币总需求的矛盾大体可演化为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矛盾,所以金融环境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金融环境一般有内外之别,对于金融内部环境,前面的透视已涉及较多,这里试用系统分析法谈谈金融外部环境问题。

(二)影响金融产业的外部环境

1.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

我国前期的企业制度改革只在“放权让利”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上下功夫,因此长期凝固在原企业制度中的分配、用工、人事等制度无实质性变化,从而直接影响金融改革的进展。银行和企业命运相连,它们站在同一立场,拥有同一目标,共同关心着信贷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的获取。可以设想,工商企业没有“企业化”,商业银行也无法“企业化”。企业经济效益不佳,银行经营必然受损。“金融活,企业活;金融死,企业死”,这早已是银行和企业的共识。

2.财政与信贷

我国社会产品的总值绝大部分是通过财政和信贷两个渠道进行分配和调剂的。在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作为社会产品的价值表现,以全额代表相应的物资。但因种种原因,如财政支大于收、财政收支虚假、财政应支未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配套等等,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两者的平衡,由此造成财政和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从而加剧国民经济的失衡。实践证明,如果财政不平衡,信贷就未必能平衡。反过来,如果财政平衡,而信贷不平衡,那么这种财政平衡实际上也是假平衡。

3.价格与金融

物价与币值互为因果:物价涨,币值减;物价落,币值升。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必然会冲击银行信贷。据有关部门测算,前几年企业的新增贷款中,有30%左右来自于物价的上涨。通货膨胀,一方面促使宏观金融调控失去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因价格信号的失真而导致信贷投向和投量的错位,进而造成经济结构的扭曲和综合效益的下降。

4.投资与金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现行经济机制运行中存在扩张因素,加上投资体制的不健全,投资冲动难以抑制。伴随而来的投资行为趋同化、轻型化和短期化,形成了在投资总量扩张下的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和承受能力的低下。这种情况既影响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构造,又不能为金融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其他还有如金融与法制建设、金融与对外开放度、金融与政府职能转变等等,都会对金融产业和金融改革产生影响。

(三)用系统分析法评价金融环境

系统分析法注重从系统的内外关系中寻求解决系统所面临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设法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将系统的内外关系有机联系起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组合。上述分析表明,金融这一系统虽在国民经济这一庞大系统中举足轻重,但并不排斥与其相关系统的正负面影响。这就告诫我们,研究金融问题,一定要将之放在国民经济这一总系统中去考察;论及金融体制改革,一定要结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探讨。单个系统功能的发挥是不能低估的,但更重要的是发挥诸系统的“合力”作用,以避免在相互牵制中发生内耗而贻误良机。

本文着重用系统分析法透视金融领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目的有二:一是试图通过应用分析,探索系统分析法的科学内涵,进而明确它在系统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试用系统分析观点来寻求金融这一主导产业中几个重大而繁难问题的科学解释。

系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生命力在于应用。只有在应用中不断加以总结和丰富,它才能以全新的姿态立足于经济学科之巅。

我国系统经济学的发展,必须结合改革实践和本国国情,只有这样,才能对系统经济学所涉及的“具有系统性质的复杂大型的含有大量未知要素的问题”给以科学回答。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36~367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透视金融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