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实施乳腺癌手术的88例患者,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躯体性与精神性焦虑、血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经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的各项应激反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显著的安全性问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stress reac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surgery. Methods:January 2015 -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implementation of breast surgery,88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umber,even numb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4 cases). Take regular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o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tress reaction conditions(physical and mental anxiety,blood pressure,heart rate,and adverse reactions,etc.).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stress response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use of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tress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surgery,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and no significant security problems,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Breast cancer surgery patients;Stress reaction;Clinical effect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1],虽然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容易脱落,随后游离的癌细胞借着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并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和综合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手术必然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严重者甚至干扰和阻碍手术的正常进行[2]。我院通过临床实践,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取得较明显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实施乳腺癌手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年龄34~68岁,平均(45.3±4.6)岁。观察组,年龄35~67岁,平均(46.1±3.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居住地以及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检查和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额外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过程如下:①术前心理干预:安排参加手术的巡回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到病房中与患者进行交流、熟悉。在仔细询问患者的状况后,耐心、温柔地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中麻醉的过程与方式方法、手术的常规流程以及手术前后的应对措施。期间用语需亲切、真诚、和蔼,并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尽量降低患者的抵触和恐惧心理,增加患者在手术实施过程中的依从性和主动性;②术中护理干预:由之前的巡回护士前往病房进行接床,并帮助患者更换手术服以及协助完成术前的常规检查和麻醉,期间多进行鼓励性交流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此外手术室应提前调试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安排好所有的术前准备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心理;手术进行过程中,巡回护士应在患者一侧,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体征的变化;对于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应多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鼓励以及分散患者注意力;手术过程中,应尽量最大程度减少患者隐私部位暴露时间,以减轻其心理负担与压力;③术后,应当及时清理患者手术过程中在皮肤上所遗留的各类痕迹,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及床单,送回病房后,并细心向病房护士介绍手术情况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并发症的出现以及应对措施;向患者家属通报手术结局以及术后的饮食和注意事项等情况,并定期完成随访以了解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变化。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紧张与焦虑情绪变化(统一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手术过程中血压(收缩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紧张与焦虑情绪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比较,观察组在躯体性焦虑以及精神性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中血压、心率的比较
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压(收缩压)、心率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经过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乳腺癌对于患者不仅造成了机体上的痛苦,而且由于多数的乳腺癌采取切除术,还会对女性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自卑压力。应激反应其本质是机体在遭遇伤害时所采取的机体以及心理上的各种防御,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伤害。但是其在医疗过程中有时又起着适得其反的效果,特别是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机体而言属于创伤性的伤害,必然导致其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3]。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4],手术效果所达成的程度从一开始的手术本身延伸到了手术前后护理干预的实施情况。正确、及时、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恐惧心理和抵触心理,从而使得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效果均能取得更佳的效果。
本研究中,通过对乳腺癌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不仅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机体和精神焦虑,表1中观察组的HAMA每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其次,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术后也起到明显的改善,表2的观察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最后,实施护理干预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远远低于对照组的34.1%。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显著的安全性问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方玉蕊.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4):1576-1577.
[2] 杨婵萍,刘翠月,吴小凌,等. 手术室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00-201.
[3] 唐海燕.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0):35-36.
[4] 程瑶. 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14(33):101-102.
论文作者:罗剑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乳腺癌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