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与策略探讨论文_胡树清

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与策略探讨论文_胡树清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协调者、计划者,同时肩负着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任务,不仅关系着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增长,同时也关系着学生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德育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构建更加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作出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对策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树立过程中,可塑性较强。同时,初中学生逐渐走进青春期,有了更强烈的自我意识,期望能够摆脱束缚,获得更多自主决定的权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像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观念,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既能够认真遵守校纪校规,也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才能够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班主任是班级发展的带头人,是整个班级的灵魂,对于学生的发展、班级精神面貌的树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过程中,仅仅将纪律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以及心理状况的关注,在工作中容易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正常的班级秩序,同时还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的今天,班主任需要更加重视对班级的科学管理,积极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将管理工作建立在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信任的情感纸上,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发自内心地尊重和信任班主任,积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为班级的进步发展共同努力。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而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更长、交流更多,因而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大。因此,要想使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首先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为学生作出正面的示范,这样一方面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够带给学生正面的影响。首先,教师需要有“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的意识,例如准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再如言行举止文明规范、礼貌待人,以及衣着整洁、精神面貌积极等,只有教师以身作则,达到学校的行为规范,才能够带给学生好的影响。其次,对学生讲诚信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诚信是为人之本,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倘若教师无法做到言行一致,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同时也会使学生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因此,教师在一言一行中都需要做到以诚相待,例如做出的承诺一定实现、工作出现失误时及时自我批评等,这样才能争取到学生的信任。最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开诚布公。初中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在某些复杂问题上可能无法理解教师的用心,此时教师需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也打开心扉,实现双方的良好沟通,并促成问题的最终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交流,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大多以权威的形象出现,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许多学生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同时也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新形势下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全面、客观地了解班级学生的真实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管理,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使管理工作更加顺畅。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建与学生构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匿名表达自己的想法,既可以在班级群中发言,也可以与班主任一对一地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无论是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还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抑或是不期而遇的喜悦,都可以与班主任或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交流,这样能够使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就学生的困惑提出更加全面的建议,引导学生快乐生活、高效学习。长此以往,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与教师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推动班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班级干部培养制度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仅凭班主任一己之力难以估计所有的班级事务,因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帮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也有着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可以积极创新班干部的培养制度,使学生也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为班级的良好运转出力。首先,班干部的选拔需要突破传统思维,不仅仅是选择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也需要做到知人善任,关注不同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例如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以达到鼓励和约束自己的作用。同时班干部的职位设置也需要多样化,根据班级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岗位,并尝试轮岗制,让更多学生体验班干部的角色,形成一定的带动效应。其次,在班干部的选拔方面可以多样化,每一位学生都应当有着平等的竞选集会,并将任命和自由竞选相结合,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最后,对于已经上岗的班干部,班主任要善于培养其威信,锻炼其工作能力。例如对班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够为其他同学做出表率,在班集体中起到带头作用;再如给予班干部一定的权力,鼓励其大胆工作,并指导其科学的工作方法,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培养一支能力强、觉悟高的领导班子。

四、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的管理是一门学问,需要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秉持科学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做到刚柔并济、形式多样,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艺术水平,才能够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班集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班主任专业水平也能够得到不断地提升,实现教育教学的真正革新。

参考文献:

[1]张含,孟伟伟.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30-31.

[2]周五杰. 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成功(教育),2010(4):213.

论文作者:胡树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与策略探讨论文_胡树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